论劳动力价格竞争存在的原因 弊端及对策——基于中国出口竞争模式的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大贵 时间:2010-06-29
  [关键词]劳动力价格  利益集团  相对贫困化增长  博弈地位对等化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的竞争力优势,是以劳动力价格竞争优势为主导力量的  然而,根深蒂固的劳动力价格竞争不仅会加剧贸易摩擦 ,而且会使我方陷入“比较优势陷阱”,造成相对贫困化增长,阻滞产业结构升级,不利于转变方式。这种单一的竞争策略难以改观,在于缺少完善的劳动力市场,而这又源于劳资双方博弈地位的不对等,因而,使 劳资双方博弈地位对等化,是改变这种竞争策略的单一性,优化竞争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
  一、我国出口贸易存在劳动力价格竞争的原因
  (一)出口贸易劳动力价格竞争的含义 
  出口贸易劳动力价格竞争,是指为了增强出口竞争力,扩大出 口,而采取尽可能地降低劳动力价格 (在这里把工资 、加班费、各种保险、工作环境等所有涉及劳工权益的因素都归结为劳动力价格)的方式以降低出 口商品价格的出口贸易竞争模式? 
  我国长期存在的居民消费不足归根结底就在于劳动力价格太低,正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我国尤其是其中的中小企业所采取的最主要竞争策略就是基于充裕劳动力优势的劳动力价格竞争策略,这使得我国的出口竞争表现为劳动力价格竞争? 
  (二)我国出口贸易存在劳动力价格竞争的原因
  实际上,我国的劳动力价格水平,还远不是劳动力市场价格水平,这是由于劳资双方博弈地位的不对等,我国不存在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所谓完善的劳动力市场 ,是一个不存在垄断势力的劳动力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劳动力的供需双方针对价格的博弈地位必须是对等的,以保证供求原理的顺利运行和劳动力价格的真实体现。这是因为供求原理是指在一个充分竞争的自由市场,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价格确定 的过程就是供给和需求随着价格的变化达到最终平衡的一个过程。而劳动力供需双方的博弈地位不对等的市场,不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自由市场和完善的劳动力市场,而是一个单方垄断市场。而造成这种原因又是工会规制的弱制度性。这种弱制度性表现 为以下几个方 面 : 
  第一,《工会法》的处罚规定有其不足。处罚 的责任含糊不清 ,即使企业拒不建立工会或违反《工会法》的相关规定,也无法依据其中条文对这种行为进行处罚。
  第二 .工会存在体制不足。通过工会维护劳工的权益,其实质就是增强劳动利益群体(依附于资本,靠出卖劳动力维生、发展的劳动者)在劳动力价格市场中的博弈力量,促进两大博弈力量博弈地位的对等化。既然工会的博弈对象是资本利益集团(企业 、雇主),那么工会力量的强大就必须 建立 在 工会 独立 于企 业 这一 基础 之上 ;否则,如果工会受制于企业.那么它就无法使劳动利益群体形成劳动利益集团(利益集团是有特定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能以特定的方式追求特定群体共同利益,具有严密结构和明确分工的组织。劳动利益集团是劳动利益群体为与雇主这一资本利益集团和/或雇主联合(如行会),这一资本利益集团在劳动力市场中相抗衡而组成的利益集团),无法代表工人的利益与企、 进行平等的博弈。
  第三,执行力弱:一些地方政府过分关注以 GDP为主要指标的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为创造 良好的投资环境招商0l资而忽视劳动者权利的保护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地方政府政策的右倾化 .加之执法体制的不完善和不成熟 ,使现行法律和政策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实践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司法、行政不相互独立,是法律执行力弱化的根源;而右倾化的地方政府政策和工会组织的非独立性,则是法律执行力弱化的直接诱因。 
  总之,工会规制的弱制度性造成_r工会力量的弱小.并造成劳资博弈中博弈地位的不对等 ,并使得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力价格长期严重扭曲。 
  二、我国出口贸易劳动力价格竞争的弊端 
  (一)造成“相对 贫困化增长” 
  1.“相对贫困化增长”的涵义
  贫困化增长是由巴格 瓦蒂捉出的著名观点 ,该理论指出,对于一个出口导向的国家而言,在其出口产品国际需求的价格弹性不高,并且进口需求并没有出现显著增加的条件下,其充裕要素的大幅增加所导致的出 口供给大幅增加,将会带来本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并最终导致国民福利水平的绝对下降。
  但是,我国和其他一些出 口导向型发展家发展的事实表明,贫困化增长并非处处与现实吻合,贸易条件的恶化可以换来国民福利 的绝对提高。但是,这种提高却对应着相对于其贸易对等国(高端贸易产品国,在贸易中获得高得多的附加值)来说一方福利水平的下降。因此,“贫困化”增长是存在的,但不是巴格瓦蒂所说的绝对“贫困化增长”,而是“相对贫困化增长”。所谓相对贫困化增长,是指某出口导向型发展中国家,在其低端出口产品国际需求的价格弹性不高的情况下,如果依靠充裕要素的低价供给维持出口竞争力,那么,其贸易条件就会处于劣势地位,而其出 口规模的大幅增长甚至会带来本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并最终导致国民福利水平相对其低端产品进口国(高端产品出口国)的持续下降。相对贫困化增长虽然可以短期内换来 国民福利水平 的改善,但长期来说,却会导致与贸易对等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福利的差距逐步扩大;这样,相对贫困化增长国家(发展 中经济体)永远也追赶不上其贸易对等 国(发达经济体 )的发展水平。 
  只要一国满足:(1)该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贸易,因此贸易条件的劣势地位对福利关系重大,足以抵消因为能供应更多商品而取得的利益;(2)该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偏向于出口拉动型;(3)该国依靠充裕要素的低价供给维持出口竞争力;它就具备了贫困化增长的必要条件如果它又满足:(1)该国是贸易大国,它的进出口数量变化会影响世界商品价格;(2)国外对该国出口商品的需求是缺乏价格弹性的,因此出口供给的扩大会导致价格的下跌。 
  那么该国又具备 了贸易条件恶化的诱因,会加速相对贫困化增长。 
  2.我国出现相对贫困化增长的现实条件 
  (1)经济对国际贸易的依存度高 
  以2004年为例,我国的外贸依存度高达 59.77%,远远高于美国和日本的 19.99%和 23.37%,甚至比印度也高出近两倍。2005年外贸依存度更是高达63.87%。 
  (2)偏向出口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我国 1990年以后实行的是出口导向政策,它是受重商主义思想影响的“重出口而轻进 口”的战略,通过扩大制成品出口来带动经济发展。这表现为 20世纪 90年代我国的 GDP增长率保持在 8%左右,而出口增长率除 1996年、1998年增长不明显外,其他年份的出口额增长率均超过 GDP的增长率(见表 1),出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言而喻,符合相对贫困化增长的前提条件之二。
  (3)贸易大国的地位 
  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达到创纪录的 17606.9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 23.8%,稳居世界第三位。据海关初步统计,2007年 1~12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 21738.3亿美元 ,同比增长 23.5%,其中:出 口 12180.2亿美元,增长25.7%;进口9558.2亿美元,增长 20.8%。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增速已经连续 6年保持在 20%以上。
  
  (4)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 
  现在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出口的现实状况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要出口品,如食品、纺织品等初级产品和制成品。并且,在一段时期内由于 自身条件和国际环境的限制,不会改变这种出口商品结构。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是竞争激烈,需求价格弹性小,且进入门槛低,容易引起供给过剩和无序竞争,从而带来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符合相对贫困化增长加速的条件。    3.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持续恶化,出现相对贫困化增长,根据《统计年鉴》1990~2005年相关数据,选取43个出口商品作为出口价格指数样本、26个进 口商品作为进 口价格指数样本,出了我国 1990~2005年价格贸易条件,分别为 1130.0、103.1、101.5、133.3、99.9、90.997.7、94.4、90.2、82.7、81.3、79.8、77.1、72.0、60.9、60.3可以看 出,1990~2005年,我 国价格贸易条件除了 199年、1993年和 1996年三年有所改善外 ,一直处于恶化态势。而且,根据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的数据,2007年 7月份,当月全国出口价格总指数为 104.4(费氏指数,上年 =1130,下同),进口价格指数为 108.8,贸易条件指数为96,不仅低于上年同期的 98.5,也是自2007年 1月份 以来的最低水平。 
  可见,我国不仅具备了比较优势陷阱和相对贫困化增长的条件,而且已经开始陷于“比较优势陷阱”,出现相对贫困化增长。 
  (二)抑制技 术创新和品牌塑造,阻滞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方式以及贸易战略的转变 
  从主观上来说 ,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劳动力价格竞争优势,大大减弱了其培养其他方面竞争力的动力,不太注重研发和品牌的塑造。 
  从客观上来说,我国中小企业的比重相对发达国家过大,由于劳动力价格竞争优势相对于技术和管理等优势来说容易获得,凭借劳动力价格这一竞争优势也能比较容易生存,因而不利于由技术和管理等带来的优胜劣汰机制的顺利运行,从而不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大,阻滞了大企业的产生;技术创新和品牌塑造是以大量资金为前提的,企业规模的限制又进一步抑制了技术创新和品牌塑造,最终阻滞产业结构升级,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和贸易战略的转变。 
  三、关于我国出口贸易劳动力价格竞争的对策 
  (一)完善劳动力市场,使劳资双方博弈地位对等化
  要改变我国劳动力价格竞争的现状,就必然面临按照经济发展速度相应提升劳动力价格的问题 ;但劳动力价格的提升,不能依赖于资方的善心和觉悟,因为资本从来就是不停地追逐利润最大化的机器。要改变劳动力价格被不合理压低的状况,只能依赖完善的劳动力市场。而劳动力市场的完善,关键又在于劳资双l方搏弈地位的对等化,这也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原理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因为,供求原理的实现过程,亦即价格的决定过程,是一个供求双方博弈的过程,而非简单 的供求原理所说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原因。只有博弈双方地位对等才能实现合理的价格。但这又并非对供求原理 的简单否定,这个问题的解决又恰恰依赖于供求原理;当劳动力供求双方博弈地位的对等化之后,将由供求原理真实反映出较高的劳动力市场价格。 
  因此,要变革工会法规,使工会组织独立化。推进工会建立与运行机制的改革,使工会组织独立化,要做到以下几点 : 
  第一,加强工会的独立性。改变依赖企业建立工会组织的现状,通过保障劳动者的结社权,规定劳动者组成工会的具体程序、要件,让劳动者自己直接依法组成工会;禁止私营类企业 的企业主、其他主要管理人员 ,例如对其他工人的雇用、解雇、提升或调动有直接权限的处于监督地位的人员等参加工会;必须防范企业主利用提供工会活动经费来控制工会 ,使工会经费来源与使用独立化 。 
  第二,加强工会的民主代表性。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在工会组织中落实 民主选举和决策制度,使工会真正反映会员的利益和愿望,切实为职工群众服务。 
  第三,依法保障 民营企业职工和工会组织的合法权利,例如结社权、集体交涉权等。 通过上述改革 ,真正把工会组织建立成为敢于为劳动者说话,代表劳动者利益,与劳动者息息相关的组织。 
  (二 )快速发展服务业,作为提升劳动力价格的配套措施 
  我国转变劳动力价格竞争模式 ,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后 ,原有产业部门必然要产生相当大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如果我们积极发展服务业,将这部分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投入到服务业中,将会获取一举多得的效果 ,不仅能保证我 国优化竞争战略的顺利实施,而且又是产业升级的必要环节。加快服务业的发展 ,可以从 以下几方面人手: 
  第一,加强政府对服务业 的支持。应加强政府的组织、协调功能,发挥政府在服务贸易发展中的服务作用。 
  第二,改善 fJl{等、 发展环境。首先要推进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明确各i 业发展主管部门和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细化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其次要强化行业协会职能,发挥行业协会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规范、自律等方面的作用。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促进连锁、特许经营等服务业经营形式的发展。 
  第三,加快服务业人才培养。应该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加快培养新兴服务业所需的各类人才,特别是能够适应国际服务业发展要求的实用型服务人才;政府要引导、鼓励服务业职业培训、机构的发展 ,来保证服务业人才劳动技能的培养和更新。 
  [] 
  [1]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M].陈郁,郭宇峰,汪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何元贵.比较优势、贫困化增长与劳动要素收入[J].探 索与争鸣,2007(8).
  [3]汪洪涛.制度经济学:制度及制度变迁性质解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4]段国蕊我国出口贫困化增长分析[J].经济, 2007(5).. 
  [5]曹楠楠.劳动力成本变化对出口结构的影响[J].经济研 究,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