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58例
作者:刘子洪,刘远,马骏驰,么秀琴
【摘要】 58例Schatzker Ⅱ~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采用切开复位支持钢板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优良率89.65%。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
002年6月~2005年8月,对58例胫骨平台骨折采取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58例,男性43例,女性15例;年龄25~70岁,平均45岁。致伤原因:道路伤42例,坠落伤7例,压砸伤4例,走路摔伤5例。左侧胫骨平台骨折38例,右侧20例;闭合性损伤52例,开放性损伤6例;合并半月板损伤10例,内侧副韧带损伤5例,外侧副韧带损伤3例,交叉韧带损伤5例。按Schatzker分型[1],Ⅱ型15例,Ⅲ型17例,Ⅳ型13例,Ⅴ型9例,Ⅵ型4例。
2 手术治疗 58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和局部软组织的情况选择手术时机、手术切口和内固定物。术中用无创缝合线,尽量保留损伤的半月板,不能缝合的行部分切除;交叉韧带损伤及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均行Ⅰ期修复并同时行膝关节探查。
3 结果 经过6个月~3年8个月(平均2年3个月)随访,58例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结果根据Rasmussen评分[2]方法:优23例,良29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9.65%。
讨 论
1 术前评估和术中局部软组织的保护 术前应认真阅读X线片,对骨折类型、骨的质量、移位情况、内固定物植入的位置进行认真分析,对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做三维CT重建,以进一步明确骨折程度。设计切口遵循以骨折端为中心并同时兼顾局部软组织损伤的原则,术中应注意软组织的保护,避免广泛剥离。充分暴露骨折端,以便复位、植骨和内固定物的放置。
2 关节面的恢复与植骨 胫骨平台骨折失去解剖复位标志的可参照对侧X线片,测量胫骨骨髁的横径,作为患侧胫骨髁横向复位的标准。半月板能改善关节面的应力分布。本组8例关节面下骨质缺损>1cm3,行自体髂骨植骨,此方式能消除因骨缺损造成复位后关节面的不稳定,同时利于钢板的固定;消灭死腔,减少渗血滞留的空间,降低继发感染;减轻皮瓣下的压力,有利于切口和骨折的愈合。
3 支持钢板的固定 膝关节是全身负重最大的关节之一,因此胫骨平台内固定物需要较强的把持力,支持钢板对复位后的关节面能起到支持、固定、保护作用。固定方式的选择应根据骨的质量、骨折类型综合考虑。内固定物安放后,再以C臂机透视查看内固定物和骨折复位情况,位置不良者重新调整。
4 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 牢固的内固定为膝关节的功能练习提供了必要条件,但必须施行个体化功能练习。术后2~3天可行伤肢肌肉的收缩功能练习和临近关节的主、被动功能练习。对于无外固定、无植骨、无半月板、无韧带损伤者,可早期行膝关节功能练习。反之,应在3~4周后行膝关节功能练习。6周后复查X线片,查看骨折愈合情况,骨折线模糊的患者应在双拐扶持下行部分负重功能练习;骨折线清晰可见的,应继续行不负重功能 练习,并及时补充营养或应用药物,每隔2~4周复查X线片1次。X线提示达到骨性愈合时行关节负重的功能练习。
【】
1]Schatzker J,McBroon R,Bruce D.The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the Toronto experience 1968-1975[J].Clin Orthop Relat Res,1979,(138):94-104.
[2]Rasmussen PS.Tibial condylar fractures: impairment of knee joint stability as an indicator for surgical treatment[J].J Bone Joint Surg(Am),1973,55(7):1331-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