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治中咬合块辅助张口的护理
【摘要】 目的 观察口腔咬合块在洁治护理中辅助张口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咬合块为100例需要洁治的患者进行护理,对其使用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使用咬合块后,洁治中患者持续张口困难改善,关节、肌肉放松。结论 咬合块适用于洁治中辅助张口的护理。
【关键词】 咬合块;洁治;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outcomes of bite block in oral care and clean governance in support of opening mouth. Methods Bite blocks were applied to 100 patients who needed oral care and clean governance. The outcomes were surveyed via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ir difficulties in opening mouth were improved after the use of bite blocks, and the joints and the muscles were relaxed. Conclusion Bite block is appropriate to clean governance in auxiliary mouth care.
Key words: bite block; clean governance; care
随着牙周病知识的普及,人们对牙齿的日常清洁与护理日益关注,要求进行洁治的各类患者日益增多。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一次洁治平均需要40~60 min,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病人必须始终保持张口,这对任何一位普通患者来说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我们还常常会碰到一些持续张口困难的患者,如:鼻咽癌患者、年老体弱的患者、肌肉紧张的患者、口腔肿瘤及外伤患者等等。他们往往不可能张口持续40~60 min,有些患者在过程中口越张越小,在医护人员一次次“张大口”的要求下心情越来越烦躁,情绪越来越激动,这给洁治治疗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更好地进行洁治,自2007年7月始,我们在100例患者洁治护理中使用了咬合块辅助张口,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7月始来我科接受洁治治疗的患者100例,男60例,女40例,年龄42~70岁,平均54.3岁。其中咽喉炎及有咽部过敏史2例,鼻咽癌13例,口腔肿瘤7例,外伤6例,有颞颌关节脱位史13例,无口咽部疾患的患者59例。
1.2 材料 口腔咬合块如图1所示,在其中间部位有一圆孔可接吸唾器头也可与软橡胶挂唇钩组合使用。
图1 口腔咬合块
1.3 护理配合 (1)术前准备:向患者解释在洁治中使用口腔咬合块是为了放松患者颞颌关节肌肉、缓解长时间张口造成的肌肉疲劳。并向患者讲解咬合块是一种弹性塑料制品,简单介绍使用方法、过程,征得患者同意后,指导患者配合治疗。(2)器械准备:灭菌处理检查盘、口杯、吸唾器、一次性手套、洁牙柄、洁牙工作尖数个、咬合块、挂唇钩、牙线、慢速弯机头和橡皮抛光杯、适量抛光膏。(3)术中配合: 先安排患者躺于牙科治疗椅上,然后调整灯光,密切配合医生做好椅旁护理。操作时,嘱患者尽可能张开口。由护士将咬合块的闭合端朝内,牙槽端卡于患者下颌磨牙处,找到使患者最舒适的位置放置好后,嘱患者紧咬。护理人员将吸唾器置于咬合块圆孔内,医生即可开始洁治(为防止年幼患者吞食,可将挂唇钩的圆形接头插入咬合块圆孔内,而将吸唾器放于咬合块对侧进行操作,洁完一侧牙之后护士将咬合块自病人口中取出,置于对侧下颌磨牙处咬紧,医生即可进行对侧牙的洁治。咬合块每次使用完后及时消毒,并专人专用,可高温高压消毒也可用戊二醛浸泡消毒。
1.4 评价方法 (1)满意:咬合块在洁治使用过程中无滑脱,持续张口困难得到改善,颞颌关节无脱位,面部肌肉无疼痛不适,能坚持完整个洁治过程。(2)良好:咬合块虽有滑脱,但能马上调整不影响洁治,患者虽有不适,但能坚持完整个治疗过程。(3)不满意:导致病人恶心、呕吐,颞颌关节肌肉劳累感加剧,无法坚持完整个洁治过程。
2 结果
100名进行洁治的患者,经过问卷调查其满意度,结果见表1,2。 表1 洁治护理中使用咬合块辅助张口的效果表2 满意度在不同患者的分布情况(n=59)有口咽部疾患患者咽喉炎及有咽部过敏史者(n=2) 鼻咽癌患者(n=13)口腔肿瘤患者(n=7)外伤患者(n=6)有颞颌关节脱位史患者(n=13)满意3709548良好1803224不满意421001
本组中4例由于咬合块放置不当引起了患者恶心呕吐,(其中2例是放置太靠后,2例是放置过程中滑脱),3例是由于材料太硬压迫患者牙龈,1例是由于鼻咽癌放疗后期无法张口致使咬合块无法放入病人口中,引起了患者不适。但总体效果令人满意。
3 讨论
患者在洁治护理中使用咬合块的体会,充分说明了咬合块辅助患者张口的优点。 有指出:鼻咽癌患者放疗前门牙距离为4.4±0.5cm.,放疗后六个月为4.2±0.7cm[1]。咬合块高3cm,恰好能放进放疗前及放疗后六个月的鼻咽癌患者口中,使患者关节肌肉得以放松,更好的配合;口腔肿瘤患者由于肿瘤的压迫不能持续张口,使用咬合块后可延长其张口的时间;外伤病人下颌关节创伤导致肌肉功能失调,咬合块的使用恰好起到了对肌肉的调节作用。老年人身体衰弱、颞颌关节肌肉松弛常常不能坚持完全程的洁治护理,而使用了咬合块后明显感觉到轻松;颞颌关节紊乱并有过下颌脱臼病史的患者在洁治过程中当张口过大时,髁突转动变化加大,使下颌运动超过生理限度,导致颞颌关节咀嚼肌群功能失调,更有甚者导致下颌再次脱臼[2],使洁治无法再进行,而咬合块的使用能使患者在洁治过程中再次脱臼的几率大大降低,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但由于咬合块在放置过程中,有可能刺激到病人的咽喉,所以咽喉炎及有咽喉过敏史者不宜使用。
洁治中咬合块辅助患者张口对患者起到了安抚情绪的作用。患者在长达30~40 min 的张口过程中,常会感觉到紧张,特别是鼻咽癌患者在患癌后本就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忧郁焦虑等情绪,而洁治过程中的持续张口困难会使患者更加的烦躁不安,咬合块的使用在解决患者张口受限的问题的同时能使患者在更为平和的心境下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洁治中咬合块辅助患者张口给医护人员的操作带来了便利。患者张口过小或持续张口困难导致医护人员在洁治过程中视野不清晰,加大了洁治操作的困难。而使用了咬合块后医护人员视野更清晰,工作也就更为省时省力、细致、彻底。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得到了保障。
咬合块在洁治护理中的使用使洁治过程中的医患关系更为融洽。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处处从患者角度着想,从细微的小事上着手,关心病人、减轻患者痛苦,从而增强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护理中的注意事项:使用时尽量将咬合垫放于病人觉得舒适的位置,放置时不宜太靠后。有咽喉炎及咽部敏感者禁用,小儿慎用防止其吞食。后牙缺失过多者酌情使用。
【文献】
[1] 刘 源,陈 明.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后颞颌关节损伤及其影响因素[J].癌症,2007,15(1):64-67.
[2] 胡青梅.颞下颌关节紊乱病165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103(9):1549-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