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低体温48例诊治体会
作者:薛越,王仕玉,盖梅香,陈大仓,金兆清,刘长林
【关键词】 老年人;低体温
低体温是威胁老年人生命的一个症状,是一种老年人较多见的预后不良的病理状态,如处理不及时死亡率高达70%左右[1]。我院地处新疆高寒地区,2000年1月以来我院共收治老年低体温患者48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8例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62~87岁,平均71岁。所有患者腋下体温均在35℃以下,患者自觉畏寒怕冷42例,查体发现皮肤湿冷38例,四肢冰凉30例,皮肤灰白28例,面部肿胀17例,意识障碍10例包括昏迷4例,心跳缓慢血压降低8例,瞳孔散大,反射减弱或消失2例。
1.2 低体温诱因 用药不当22例,饮酒11例,保暖不足8例,热量摄入不足或消耗过多5例,不明原因2例。
2 诊断和
2.1 诊断依据 (1)排除低体温意外事件,如气温突然降低,暴风雪袭击,海上或高空失事,堕入冰水中等意外事件。(2)腋下体温均降到35℃以下。(3)有畏寒怕冷、皮肤湿冷、四肢冰凉、皮肤灰白、光滑,面部肿胀,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心跳缓慢,血压降低,瞳孔散大,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症状及体征并排除休克、脑血管病变等其他疾病。(4)有用药不当、饮酒、保暖不足、热量摄入不足或消耗过多等原因。
2.2 治疗和护理 (1)在用衣物被褥加强保暖的基础上,使用加热设备如电暖气、空调等加热设备迅速将抢救地域室温升高至25℃。(2)使用热水袋在颈部、腋下、腹股沟等躯干部位多处积极复温(注意防止烫伤)。(3)用温盐水(38℃)反复多次灌肠,每次200ml,保留15min。(4) 吸入加温(40℃)加湿的氧气。(5)外周静脉输入38℃的生理盐水,速度约150 ml~200 ml/h。(6)使用山莨菪碱等药物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四肢皮肤血流量。(7)预防高钾血症的发生。(8)复温成功后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2.3 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经上述综合治疗后,46例抢救成功,2例死亡。
3 讨论
在生理情况下,不管外界环境如何改变,人体始终处于恒温状态,通常是在36~37 ℃ 之间。60岁以上老年人对温度变化不敏感,且其调节体温的能力较低[2],当腋下体温降至35 ℃ 以下时,患者就自觉畏寒怕冷、皮肤湿冷、四肢冰凉,严重时皮肤灰白、光滑,面部肿胀,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心跳缓慢,血压降低,瞳孔散大,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本组病例提示老年人发生低体温与用药不当、饮酒、保暖不足、热量摄入不足或消耗过多等原因有关。有些药物诸如氯丙嗪、地西泮等可以不同程度地抑制体温的调节中枢,抑制周围血管收缩,降低老年人对寒冷的反应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3]。饮酒时虽然可促进血液循环,获得暂时的温暖感觉,但由于体表的血管舒张,增加了散热过程,因此酒后倍觉寒冷[4]。老年人由于慢性疾病长期卧床或活动减少导致热量摄入不足或消耗过多,也可引起低体温[5]。
低体温的关键是复温,我们在用衣物被褥加强保暖的基础上,采用提高室温、躯干部位多处使用热水袋增加热辐射和热传导提高患者体表体温。温水反复多次灌肠可提升体内核心温度,吸入加温加湿的氧气也可起到同样的作用。外周静脉输入温盐水既可使肢体局部温度提高,且温盐水在随血液流遍全身的过程中可提高全身体温[6]。我们选用的温度较正常体温稍高,不会发生“体温后降(afterdrop)效应”。使用山莨菪碱等药物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四肢皮肤血流量。在复温期间,可能会出现严重高钾血症,机制尚不清楚,一定要注意防治。
老年性低体温综合征目前尚无特殊药物治疗,故预防很重要。(1)要采取有效的防寒保暖措施。冬季要注意定时测量老人的体温,选择阳光充足的房间做居室,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增加营养,多吃产热量高的食物,保证机体热量需要。对于老年人来说,经常的锻炼是保存阳气的最好方法,清晨散步、跑步都能达到良好的效果。(2)循序渐进增强耐寒能力。(3)要合理用药。老年人服药要谨遵医嘱,避免使用如氯丙嗪等抑制大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药物,以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
[1] 李 明.1993年10月~1994年3月新墨西哥与低体温有关的死亡[J].疾病监测, 1996,(7): 271-272.
[2] 杨 丽,李晓辉. 体温的调节机制以及低体温对老年人的影响进展[J]. 中华内杂志,2006,(1):23.
[3] Cuddy ML.The effects of drugs on thermoregulation[J]. AACN Clin Issues,2004,15(2): 238-253.
[4] 黎艳鲜.纳洛酮治疗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护理[J].南方护报,2002,9(6):44-45.
[5] Avila J,Diaz Nido J.Tangling with hypothermia[J].Nature medicine,2004,10(5): 437-551.
[6] 常风云,赵文慧. 静脉输液加温效果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7,12(14)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