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综合征30例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干燥综合征的疗效。方法:5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6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替代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中药加味生脉饮,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1.53%,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两组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有更好的疗效。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中西医疗法;临床应用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以口眼干燥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除主要累及泪腺及唾液腺外,还可累及肾、肺、肝等内脏器官和血液、关节、皮肤等,是一种常见的风湿病,属于中医的“燥证”范畴。近年来,笔者应用加味生脉饮治疗干燥综合征30例,疗效较为满意,现将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56例为本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和住院病人,并经本院风湿免疫科、口腔科及眼科检查确诊,符合SS诊断标准。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女性26例,男性4例;年龄28~72岁,平均55.2岁;病程2~18年。对照组26例,女性24例,男性2例;年龄31~73岁,平均53.6岁;病程1~17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 主要症状为眼、口腔、鼻黏膜干燥,唾液腺及泪腺肿大。施墨试验低于5mm;唾液流量测定低于3ml;腮腺造影表现为唾液腺末梢导管扩张,排空功能减退;唇腺活检表现为腺小叶内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腺实质萎缩等;实验室检查可有血沉加快,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呈阳性。中医症状主要是口干乏力,眼干无泪,鼻腔干燥,皮肤干燥,舌质红少苔无津,脉细等,符合气阴亏虚证候。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辅以人工泪液滴眼及口服维生素C、B、E族;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服用加味生脉饮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后复查各实验室指标。
加味生脉饮组成:麦冬15g,五味子10g,黄芪15g,太子参15g,升麻10g,葛根10g,枸杞子15g,天花粉20g,生甘草10g,生地15g,当归10g,牡丹皮10g,山药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标准 显效:口眼干燥症状基本消失,全身症状改善,实验室检查指标有两项以上改善;有效:口眼干燥症状好转,实验室检查指标有1~2项改善;无效:治疗前后口眼干燥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无改变。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中显效8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中显效4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1.5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
4 讨论
根据病机特点,本病治疗大法是益气生津,养阴润燥。本方中黄芪、太子参、山药、甘草健脾益气助运,气运则津行,阴充则燥解为君药。枸杞子补益肝肾之阴;天花粉滋养肺胃;生地、麦冬养阴清肺生津,共为臣药。佐以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当归、牡丹皮补血活血,可使瘀去血活,气机调畅,津液条达;升麻、葛根载药上浮,升提诸药,使津液随之上浮,润其孔窍;且葛根的药理研究对Ⅰ、Ⅲ、Ⅳ型超敏反应均有免疫抑制作用,尚能扩张血管,活血通脉[3] 。
【】
[1]董 怡,赵 岩,郭晓萍,等.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断标准的初步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19996,35(2):114.
[2]黄萌高.干燥综合征的证治体会[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9):45-46.
[3]骆和生.免疫中药学[M].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