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长稳心颗粒治疗脑栓塞合并房颤60例疗效及预后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丹 赵丽英 张敏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比较步长稳心颗粒、倍他乐克脑栓塞合并心室率增快的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近期预后。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脑栓塞合并心室率增快的房颤患者分为步长稳心组30例与倍他乐克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心室率及心悸,胸闷,胸痛,心前区不适,乏力等症状控制效果、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近期及预后。结果 治疗1月后两组患者均可有效控制心室率,症状明显改善。稳心颗粒组总有效率93.3%,倍他乐克组总有效率73.3% ,且稳心颗粒组较倍他乐克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恢复好,近期预后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少。结论 步长稳心颗粒、倍他乐克对脑栓塞合并房颤患者均能有效控制心室率, 改善患者心悸,胸闷,胸痛,心前区不适,乏力等症状,且步长稳心颗粒较倍他乐克疗效更佳,同时步长稳心颗粒还可明显减轻脑栓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近期预后,是脑栓塞合并房颤患者的理想药物。?
  【关键词】步长稳心颗粒;倍他乐克;脑栓塞;房颤
  ?
  脑栓塞是脑血管病的常见类型,起病急,症状重,病死率高,即使存活,多遗留严重残疾。脑栓塞的常见病因为心房纤颤,约占60%~75%。心房纤颤不仅易引起脑栓塞反复发生,还易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或加重,从而使患者病情恶化、预后不良。因此控制房颤患者心室率,预防或减轻心力衰竭是脑栓塞患者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步长稳心颗粒自从1999年临床应用以来受到广泛关注,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广谱抗心律失常中药制剂。一年来笔者对脑栓塞合并心室率增快的房颤患者使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并与倍他乐克比较,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6年6月至2007年5月在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栓塞(发病3 d内)伴房颤患者60例,年龄33~62岁,男28例,女32例, 脑梗死诊断均符合1996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1],均经CT或MRI证实。纳入标准:入院时诊断脑栓塞合并心房颤动,静息状态下平均心室率>100次/min或患者有房颤引起的心悸,胸闷,胸痛,心前区不适,乏力等症状。排除标准:①静息状态下平均心室率不低于60次/min;②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度或者III度房室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③低血压;④阻塞性肺部疾患如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⑤应用三环抗抑郁药者、心功能Ⅲ级以上;⑥药物过敏者。?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及发病1个月时均根据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NFDS)进行评分,作为判断预后的依据。同时所有患者均予治疗原发病、抗凝、静脉滴注银杏叶制剂、维脑路通和胞二磷胆碱为基础治疗,以排除由于不同药物治疗造成患者预后不同的影响。每日6时、12时、18时测3次静息状态时心室率,其均值,为患者静息状态时平均心室率。?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稳心颗粒组(A组)30例,倍他乐克组(B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患者入院时CNF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其中A组用步长稳心颗粒(由步长集团山东恩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起始量9 g,3次/d ,温开水饭后冲服。B组用倍他乐克(由无锡阿斯利康生产)起始量6.25 mg,2次/d, 视患者情况缓慢加量。递增过程中如出现收缩压<90 mm Hg、心率<60次/min或者心力衰竭恶化, 则适当减量或者减慢加量速度,观察1~3 d, 如果病情无好转或者继续恶化,则停药。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药物治疗1月。所有患者予血、尿常规化验、肝肾功能,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部分患者进行Holter检查。在治疗期间1周查1次心电图。?
  1.3 观察指标 ①血压、心率、肝肾功能;②心性事件(心力衰竭、死亡、猝死);③心悸,胸闷,胸痛,心前区不适,乏力等临床症状;④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近期预后。?
  1.4 疗效判定?
  1.4.1 预后判定 根据患者入院和发病1月时的CNFDS评分数将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分为4级:①显著进步:发病1月时CNFDS评分改善在50%~99%或完全恢复正常;②进步:发病1月时CNFDS评分改善在16%~49%;③无变化:发病1月时CNFDS评分改善在15%以下或无恢复;④死亡。显著进步和进步为预后好,无变化和死亡为预后差。?
  1.4.2 临床疗效判定 ①显效:静息状态下平均心室率≤70次/min且症状(心悸,胸闷,胸痛,心前区不适,乏力等)消失/改善;②有效: 静息状态下平均心室率≤100次/min或症状改善; ③无效: 静息状态下平均心室率>100次/min或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测量数据以标准差(x±s)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效果比较,见表1。两组患者均可有效控制心室率,明显改善心悸,胸闷,胸痛,心前区不适,乏力等症状,稳心颗粒(A)组总有效率93.3%,倍他乐克(B)组总有效率73.3%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心颗粒组效果显著优于倍他乐克组。?
  
  2.2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比较,见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明显恢复(P<0.05),且稳心颗粒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明显好于倍他乐克组(P<0.05)。?
  
  2.3 两组患者近期预后比较,见表3。经过1月的治疗,稳心颗粒组近期预后明显好于倍他乐克组(P<0.05)。?
  
  2.4 不良反应 稳心颗粒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倍他乐克组3例出现疲乏和眩晕,1例腹泻,但不严重,不影响用药。两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3 讨论?
  脑栓塞患者大部分合并房颤,且大多为持续性心房颤动伴心室率增快,严重者可致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或加重,从而加重病情,预后不良。因此对脑栓塞合并房颤患者的病因治疗,应在抗凝治疗基础上,积极控制心室率,防止心脏情况恶化及栓塞性疾病再发,为神经功能的恢复打好基础、赢得时间。近年常用的西药如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等抗心律失常药,治疗房颤疗效有限且伴有一定程度的负性肌力作用,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步长稳心颗粒是第一个由国家批准的抗心律失常的准字号中成药。本研究发现步长稳心颗粒和倍他乐克均可有效控制脑栓塞合并房颤患者的心室率,明显改善心悸,胸闷,胸痛,心前区不适,乏力等症状,且稳心颗粒疗效显著优于倍他乐克。笔者分析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稳心颗粒可抑制交感神经活性, 提高迷走神经张力, 降低儿茶酚胺的兴奋性,从而减慢心率,改善心率变异性[2];②稳心颗粒可改善微循环、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减轻心肌耗氧,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3-4];③稳心颗粒具有增强窦房结功能,抑制和延长动作电位,阻断折返激动,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