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祛风散治疗眩晕113例疗效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眩晕 活血祛风散
【Abstract】Objective Discuss the cause of dizziness,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PEP.Methods 113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s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erapy, the treatment group add PEP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Results The efficient of treatment group is 94.7%, the efficient of control group is 87.5%. Conclusion PEP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to dizziness.
【Key words】Dizziness;Promoting Blood Flow and Eliminating Wind Powder(PEP)
眩晕即目眩和头昏的总称,以眼花、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为主要症状。常伴恶心呕吐、耳鸣耳聋、汗出等。在临床上高血压病、颈椎病、脑动脉硬化、梅尼埃病等,均可以眩晕为主要表现。随着人口老年化,心脑血管疾病增多,眩晕患者增多成为必然之势。因此探索眩晕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方法就变得十分必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活血祛风散组成 天麻7g,蜈蚣4条,全蝎7g,僵蚕7g。
1.2 一般资料 我院门诊及住院眩晕患者1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31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6.4岁,高血压病24例,动脉硬化18例,颈椎病11例,梅尼埃病4例。对照组56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32例,年龄39~74岁,平均年龄55.8岁,高血压病19例,动脉硬化18例,颈椎病13例,梅尼埃病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辅助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
1.3 诊断标准
1.3.1 以头昏目眩为主要临床表现,或伴恶心、呕吐、耳鸣耳聋、汗出等,但神志清楚。
1.3.2 因疲劳、思考过度、情绪激动等诱发。
1.3.3 查体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1.3.4 TCD示脑动脉供血不足或脑血管痉挛。
1.3.5 排除各种颅内占位性病变。
1.4 疗效评定
1.4.1 治愈 眩晕及伴随症状消失,TCD检查无异常。
1.4.2 好转 症状明显减轻、TCD检查好转。
1.4.3 无效 症状、TCD检查无明显好转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分别予中药煎剂口服,具体如下
2.1.1 痰浊中阻 眩晕伴胸脘痞闷、恶心呕吐、痰多且黏,舌淡苔白腻,脉滑。
治法:燥湿化痰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法半夏15g,炒白术15g,陈皮15g,茯苓20g,蔓荆子15g,大枣30g,生姜15g,甘草10g。
2.1.2 气血亏虚 眩晕伴气短、失眠多梦、纳呆、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方药:归脾汤加减。党参30g,白术15g,茯神20g,当归15g,熟地20g,龙眼肉15g,远志15g,酸枣仁30g,木香15g,夜交藤30g,炙甘草10g
2.1.3 肝肾精亏 眩晕、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健忘,舌红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补肾填精
方药:左归丸加减。淮山药20g,山萸肉20g,熟地20g,枸杞子20g,菟丝子15g,川牛膝15g,杜仲15g,鹿角胶20g(烊化),龟板胶20g(烊化)。
2.1.4 肝阳上亢 眩晕耳鸣、头痛且胀,目红面赤、烦躁易怒、少寐多梦、小便赤、大便秘结,舌红苔腻,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钩藤20g,石决明24g,川牛膝15g,寄生15g,杜仲15g,黄栀子20g,黄芩15g,益母草30g,茯神木20g,夜交藤30g,龙骨30g,牡蛎30g
2.2 治疗组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加用活血祛风散,2日1剂,分6次研末冲服。 3 结果
两组均10天,治疗组治愈29例,好转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治愈18例,好转3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7.5%。两组比较,疗效有显著差异。
4 体会
4.1 眩晕作为中医内科常见疾病,为历代医家所重视。《素问 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与肝脏关系密切,《诸病源候论 目眩侯》指出:“脏腑虚,风邪乘虚随目入脑,则令脑转而目系急,则发而眩也。”金代刘完素指出:“所谓风气甚而头眩运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风火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眩转。”强调了“火”的作用,也注意到了“风”在其中的作用。肝肾阴虚,无以制阳,而需风内动,亦可发为眩晕。故祛风为治疗眩晕的主要治则。另脑络瘀阻,致脑失所养,脑络之气升、降、出、入异常,络气郁滞、营卫不和,逐渐至络脉瘀阻。脑络瘀阻,使清窍不得气血之濡养。而脑为至清至纯之腑,血瘀壅塞,内不得散,外不得泄,影响脑之气血平衡。瘀血结聚,日久不散,遂化而毒。毒从瘀结,变从毒起,毒损脑络,又进一步加重络脉淤滞,而形成恶性循环。故无论风、痰、虚所致之眩晕,成瘀为病变必然,则化瘀为必要之治法。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高血压病、颈椎病、脑动脉硬化、梅尼埃病等,发病因素均有循环供血不足、血液黏稠度增加。治疗当以改善血供。
4.2 活血祛风散以天麻为君,辅以全蝎、蜈蚣、僵蚕,其祛风之功效不再细说。虫类药性善走窜,对于久病久痛,凝痰败瘀混处经络,草木药物不能攻逐者,有很好疗效。故清代吴鞠通说:“以食血之虫,飞者走络中气分,走者走络中血分,可谓无微不入,无坚不破”。 研究证明,天麻对中枢神经有镇静催眠、镇痛、的作用,能改善血管顺应性,使动脉弹性增强,从而增强血管对血压的缓冲能力。并能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蜈蚣具有调节脂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保护心肌免受脂质过氧化损害作用,能有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强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全蝎提取物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有明显抑制作用,可通过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而抑制血栓形成。
4.3 全蝎、蜈蚣属中医有毒之品,但在临床应用中,未发现患者有中毒表现。其药物毒性及其蓄积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彭延古,雷田香,等.全蝎抗凝活性成分研究.湖南中医学报,05.06
2 郝小方,彭延古,等.全蝎提取液对血液凝固的影响.血栓与止血学.2001.04
3 司秋菊,王鑫国,王亚利,等.蜈蚣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素的影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