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术前的心理护理
【摘要】 为了使病儿能接受手术,安全渡过手术期。本文通过对282例手术患儿进行术前心理干预的同时,对其家属或监护人做好术前的解释工作,使患儿成功安全地渡过了围手术期,因此,小儿术前的心理干预其实就是对其家属或监护人的心理支持。
【关键词】 小儿术前;心理护理
患病和住院对小儿和家庭来说,都是一种危机,而手术无论大小、无论何等重要,对病人都有较强的紧张刺激,为了使病儿能接受手术,安全渡过手术期,医护人员须对患儿及家属或监护人作好解释工作。本文通过对2007年1~12月282例手术患儿进行术前心理干预,安全地渡过了围手术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82例手术患儿,最大的14岁,最小的1个月。通过进行术前心理干预,都成功安全地渡过了围手术期。
2 护理
2.1 小儿的生理、心理特点 手术既是一种措施,也是一次创伤[1],而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他们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也在发育,因其年龄小,对疾病缺乏深刻认识,心理活动多随治疗情境而迅速变化,而他们注意力转移较快,情感表露直率、外露而单纯,只要依据其心理活动特点进行护理,易于引导他们适应新的环境。
由于日常生活环境,健康状况和作息均发生改变,而且儿童处理应激事物的应对能力十分有限,尤其幼小的儿童特别容易受到这一危机的危害。
在不良因素的侵袭下,尤其需要手术的病儿,适应能力不如成人,他们可能不能理解自身疾病是怎么回事,但已学会察言观色。如果提供有利条件,小儿机体在疾病或创伤后恢复比成人迅速。此种情况下,我们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各项检查、治疗,减少对患儿的打扰,以保证睡眠质量和时间,这样,既满足了小儿的生理需求,还有利于患儿充分放松。
2.2 评估心理状况,正视病儿的情绪反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小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育不一,患病时的反应也不一样,在新生儿期易发生惊厥、哭叫和痉挛,此时我们应动作敏捷、熟练、轻巧以减少刺激,婴儿期已有欲求、喜怒、惊骇、烦闷等情绪,要予以爱抚和亲近,并留陪护,让他和最亲近的人在一起,减少分离性焦虑情绪。幼儿期病儿入院后易产生恐惧与对立情绪,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展开心理护理[2],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态度和蔼可亲,从生活各方面体贴关心他们,能使病儿感到和家中一样舒适、和谐,了解其生活习惯,特殊爱好等,予以必要的照顾,允许带入或提供无毒安全的玩具。学龄前期病儿有依恋家庭情绪,情感较为复杂,个性也在形成,要作具体分析来采取心理干预。学龄期病儿入院时有恐惧心理,表现孤僻、胆怯、悲伤、焦虑等,要予以热情安慰,有的放矢地作好心理护理[2]。对学龄前期和学龄期病儿,病情轻的可把他们组织起来,通过讲故事方式讲卫生常识,介绍环境和规章制度,使他们熟悉和亲近医护人员。
2.3 重视术前访视 和他们谈话时,尽量避免使用病儿不太懂而又害怕的词句。例如:麻醉就是把人矇过去,手术就是用刀把坏肉割掉,而应使用良性刺激语言。例如:麻醉就是扎一针或闻一种带味的气体,让人舒服的睡觉,在睡觉的时候,就能把病块拿出去,以后就能健康成长了。在病床安排时尽量让年龄相近、病种相同的病儿住在一起,多加鼓励,不要训斥,用同病室或同病种的实例来证明术后恢复健康的道理,树立信心,使他们接受治疗[3]。在做各种治疗处置时,操作要稳、准、轻、快,尽量减少其痛苦,使病室内保持比较轻松的气氛,有助于病儿接受各种治疗护理措施。
然而,心理护理对象除了患儿还包括其家属及监护人,要把他们看成一个整体,患儿年幼,不愿或不善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家属及其监护人就成了孩子不恰当的代言人,周围人的喜怒哀乐直接影响患儿的情绪,监护人或家属的言行会诱导患儿,使手术不能顺利进行。在我国目前的现实生活中,病儿大多是独生子女,一旦生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他们的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的要求,所以病儿的心理护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家属及监护人的心理支持,家长的心理状态对病儿有着直接的影响,父母对医护人员的不满可以变成患儿对医护人员的不满,父母亲的倾向性可以变为儿童的倾向性等[2],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要有良好的态度,还要有精湛的技术。
3 讨论
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他们的心理和精神活动也在发育,一方面受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另一方面与家庭、社会和周围环境密切相关,他们对陌生的环境和人缺乏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初到往往会产生恐惧和探究的心理,并且思念父母和家人,甚至十分忧郁、焦虑,尤其需要手术的患儿,如此就需要家长在入院前和医护人员配合对患儿做好解释说服工作,以减少患儿入院后的情绪波动。
总之,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体格心智均未发育成熟,术前的心理干预其实就是对家属的心理支持。因此,在做好术前小儿心理护理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家属及监护人的心理支持。
【】
1 郭桂芳,姚兰.外科护.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72-80.
2 胡佩成.医护心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164-165.
3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