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预防手术感染的讨论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曾昭如 时间:2010-07-13

【摘要】  感染是手术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也是近代医学中的重点问题。手术室属于感染的高危区。感染是来自于病人的皮肤、医护人员的手、器械、敷料、输血、输液以及空气等方面,也和医护人员职业道德、缺乏预防知识有关。预防感染不仅体现在手术全过程中,而且贯穿于手术室一系列工作的各个环节中,稍有疏忽都可导致感染发生。因此,应加强手术室管理,避免手术感染,尽力减少病人痛苦和负担。本文分析了外科手术感染的成因,并概括了医学上手术感染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感染;手术;预防

    Discussion on prevention of surgical infection

    ZENG Zhao-ru.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of Hanyuan County, Hanyuan 625302,China

    [Abstract]  Infection is a common surgical complication, and it is the key issue on modern medicine. Hospital operating room is high-risk areas of infection. Infection comes from the patient’s skin, hands of medical personnel, equipment, dressings, blood transfusion, air, medical ethics and lack of prevention knowledge. Prevention of infection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entire process of surgery, but a series of working in the operating room in every aspect. A slight negligence can lead to infection. Therefore, we should strengthen management of the operating room to avoid surgery infection and try to reduce pain and burde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surgical infection and outlines a medical surgical infection prevention measures.

    [Key words]  Infection; operation; prevention

    人们对手术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感染十分重视,所以避免手术感染是医院整体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关键环节之一[1]。手术感染的原因很多,既有环境因素也有人的因素,手术感染与人们对手术感染的成因和途径的错误认识有很大关系,要较好的预防手术感染就必须首先明确手术感染的原因和途径。

    1  手术感染的成因

    感染的发生主要有以下三个基本要素:感染源,感染途径或传播方式,易感寄主。

    感染源可分为内在源和外在源。内在源是指来自患者皮肤、呼吸道、尿道等自身的内源性菌群所引发的内源性感染,又称为自身感染,它在医院感染中占有很高的比例,而且控制较难。外在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人,其次是受到感染的无生命环境物体。医院的易感寄主较多。来到医院的患者,本身已受到各种不同疾病的困扰,通常他们比健康的人免疫力差,抵御病菌、病毒侵入的能力要弱;一些患者因外科手术或因导尿、导液管置留体内,导致人体防御机制的第一道防线已崩溃。如果他们免疫力几乎丧失,如艾滋病患者,他们必然易受到感染。总之,这些入院者处于汇集着各种各样病的患者、病源,微生物也高度聚集的医院环境中时,他们发生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特别是体弱的老人、免疫力功能不全的婴幼儿更易成为病源微生物攻击的对象,他们都属于易感人群。

    感染传播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飞沫和液滴传播、空气传播、接触传播、公用媒介传播、带菌动物传播。

    手术感染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手术时间长,致污染创面的细菌数量和机会增多;伤口长时间的暴露、干燥、牵拉、组织挫伤,使局部抵抗力降低;长时间的手术致施术医师因疲劳而可能疏于无菌操作而增加感染的机会。(2)急诊手术因患者病情危重、术前准备不充分而使切口感染的几率增大。(3)全麻患者气管插管时全身抵抗力较低,易致切口感染。(4)切口污染性越大,细菌的数量就越多,细菌的毒力越强,而导致切口感染。感染患者中的恶性肿瘤放、化疗的患者抵抗力低、重症感染的细菌毒力强等。(5)手术间管理不当,消毒不彻底,术者无菌意识不强,手术医师的无菌操作、手术技巧、伤口术后的换药等均是引起切口感染的关键。

    2  防止手术感染的发生

    手术间每日进行紫外线空气照射消毒,每次照射60min以上,连台手术之间照射30min。手术间的桌面、台面、地面、无影灯等每日用消毒液擦拭。严格区分无菌手术间与污染手术间。对污染手术间要固定专用清洗工具;凡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等一律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后毁形焚烧处理:布类如用后的无菌巾单也要用消毒液浸泡、清洗再高压蒸汽灭菌。污染手术间每立方米用甲醛溶液2ml和高锰酸钾1g即能产生蒸气进行空气熏蒸灭菌,12h后打开窗户通风。

    手术人员按手术通知单上各外科手术医生的名单及胸卡,发放手术衣裤、口罩、帽子、拖鞋,严格限制无关人员进入手术室。手术人员进行每项操作规程时均要衣帽整齐、戴好口罩。严格执行手术室的各项无菌技术操作常规。严禁同一台手术器械应用于不同手术病人。

    在正确时间使用正确剂量的正确抗生素,可以降低术后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美国感染病学会公布预防手术感染指南,提出两项重要建议:必须在术前1h给予抗生素,用药持续时间不超过术后24h[2]。

    但是仅仅用药还是不够的,预防切口感染要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和皮肤消毒,还须在手术操作时注意以下几点。

    2.1  切开手术区后的处理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在切口边缘上铺上手术巾(用薄膜粘贴皮肤者可不用手术巾)。并将手术巾边缘用布巾钳固定于皮下筋膜上,或用丝线缝合于皮肤边缘上。目的是避免残留在皮肤毛囊内的细菌进入伤口。切开胸腔、腹腔或其他深部手术区前后,还要用纱布垫掩护伤口边缘,使皮下组织不直接暴露,以免受来自深部的沾染。

    2.2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组织损伤  因为失活的组织残留在伤口内,将增加感染的机会。因此,不应用止血钳夹或用线结扎大块组织。拉钩一般要垫以湿纱布,并不可用力过大,以免损伤组织和细胞缺血。

    2.3  处理化脓病灶、切开胃肠、切断阑尾或支气管前  必须先用纱布防护周围正常组织。如果脓液或消化道内容物等较多,应用吸引器迅速吸除,以免横溢沾染伤口。有腔器官开放后,可用消毒剂如碘伏等处理。

    2.4  所有接触过脓液、肠内容物、支气管分泌物等的纱布和器械  用后应立即撤离手术台。手术人员在处理化脓灶或其他有菌部位时,尽量用器械操作。手套一旦沾污,继续进行非污染区操作之前,应更换手套;衣袖沾污后,要加用无菌套袖或更换手术衣。

    2.5  沾染较重、创伤较大或时间较长的手术缝合伤口前  用等渗盐水冲洗(需要时加抗生素),可减少沾染程度。

    2.6  明显污染的伤口,或伤口内渗液较多  缝合同时皮下留置适宜的引流物,或者暂不缝合伤口、引流,之后延期缝合。

    对于外科感染,医师应注意寻找原因,改进手术操作,规范、有序、缩短手术时间,从而有助于降低各类切口的感染率。

【】
  1 陈静洁,杨康正.当前我国洁净手术室的.医疗器械信息,2000,6(4):5-6.

2 美国感染病学会公布预防手术感染指南, 中国医学报版,分类新闻,临床实践http://www.cmt.corn.cn/index.ht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