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慢性疲劳综合征与体育锻炼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佚名 时间:2010-07-13
摘要:通过对157例溃疡病患儿的分析,认为有学习负担过重、精神紧张等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药物因素、应激性及其他诱因存在,为提高治愈率,作者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强调针对患儿不同的特点、心理需求施护,培养患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利用与患儿接触的机会,采用各种形式,指导并督促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注意观察和精心护理易发生应激性溃疡疾病的患儿及用药的反应。加强科普知识宣传,阻断幽门螺旋杆菌传播途径,及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儿等有关措施。 
关键词:慢性;疲劳综合征;锻炼;溃疡病

Abstract: 157 cases of abuse of ulcer patients, learning that there is an excessive burden, factors such as stress, bad habits, drugs, stress and other incentives exis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ure rate,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Strategy. Stressed that for children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needs psychological care facilities, children with foster good psychological health; use of the opportunity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children, using a variety of forms, guidance and supervision of children develop good eating habits of life; observation and attention to the Care prone to stress ulcer disease in children with drug use and response. To strengthen the promotion of popular science knowledge, to block routes of transmiss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the timely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children, and other measures. 
Key words: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physical exercise; canker


前言
  溃疡病可发生于儿童的任何年龄,由于纤维内窥镜技术日臻完善,确诊率不断提高。为提高小儿溃疡病的治愈率,作者对我院1995~1997年经胃镜确诊的157例患儿进行诱发因素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57例,男104例,女53例,男女比为2:1;年龄3~15岁。其中3~6岁学龄前儿童41例,7~15岁学龄期儿童116例;有独生子女101例,不良生活饮食习惯89例,有饮酒习惯3例、有吸烟习惯5例。服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35例,服用非甾体类药物20例;患有重症肺炎5例、大面积烧伤2例、脑挫伤2例、感染性休克1例;胃溃疡33例,十二指肠溃疡124例;病史最长6年,最短1天;有家族史49例;父母离异4例。全部患儿经精心治疗和护理,症状基本消失,其中92例患儿1~3月后胃镜复查结果提示已治愈。

  1.2 临床表现:均有上腹部隐痛不适、饱胀、嗳气、泛酸;31例学龄前患儿消瘦、发育迟缓;86例患儿有呕吐,其中16例为咖啡色液或暗红色血性液,其余呕吐物为胃内容物;60例大便潜血呈阳性;26例有黑便史。

  2 诱因分析(表1)

表1 157例儿童溃疡病的诱因分析

       诱因                      例数                                百分率(%) 
学习、精神紧张等因素             118                                  75.16 
不良生活饮食习惯                  89                                  56.69 
药物因素                          55                                  35.03 
应激性溃疡                        10                                   8.62 
其他                              55                                  35.03 

  溃疡病患儿常由某一诱因致病或几种诱因共同致病,几种诱因往往同时并存。

  2.1 学习、精神紧张等因素:从表1可见达75.16%,学龄期患儿较学龄前显著增多,本组占73.89%,可能与此年龄段患儿学习任务重、竞争激烈、各方面压力大,长期持续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抑郁及部分患儿的父母期望高,经常打骂,方法粗暴或父母长期争吵、离异有关。因患儿长期受到心理应激可诱发溃疡。[1]

  2.2 不良生活饮食习惯:表1达56.69%,本组中独生子女占64.33%,可能与独生子女普遍娇宠,养成挑食、偏食、喜吃零食、少吃主食、爱吃冷饮、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有关。因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可使儿童胃黏膜抵抗力下降、易受刺激损伤而发生溃疡。[1]

  2.3 药物因素:表1达35.03%,本组服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占22.29%,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占12.74%,可能与此有关。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引起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胃黏液分泌抑制,胃肠黏膜的抵抗力降低,易使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形成,[2]短期内大量使用可以促使溃疡出血穿孔;非甾体类药物可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及抑制胃黏膜合成内源性前列腺素分泌引起溃疡。[2]据有关报道服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药物引起上消化道溃疡者为正常人的2~7倍。[1]

  2.4 应激性溃疡:表1达8.62%,本组中重症肺炎占3.18%,大面积烧伤、脑挫伤各占1.27%,感染性休克占0.64%,可能与这些疾病有关。因这些疾病可引起交感神经强烈兴奋,大量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使胃肠道血管平滑肌、黏膜缺血缺氧损伤致通透性改变,垂体—肾上腺轴释放大量糖皮质激素,使胃酸分泌增加,蛋白质合成抑制,阻碍黏膜上皮细胞的再生修复引起溃疡。[3]

  2.5 其他:表1达35.03%,其中有家族史的占31.21%,可能与遗传因素及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有关。有报道7岁以下儿童Hp感染占35%,10岁占50%,且Hp感染往往有家庭聚集现象,通过接吻、口嚼喂食等传染[4]。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Hp对十二指肠溃疡的作用比胃溃疡大[5]。此外本组男性发病显著高于女性,为2:1[6];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124例)显著高于胃溃疡(33例),这些与有关文献相符[5]。

  3 护理对策

  3.1 针对患儿不同的特点和心理需求施护,培养患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本组典型病例1,女,13岁,该患儿年年是三好生,父母的期望很高,每天除学校的学习任务外,还学钢琴、,一天的时间排得满满的。据此分析认为该患儿长期持续的学习负担过重、精神紧张是引起本病的诱因之一,入院后我们除常规护理外,详细了解患儿的兴趣、爱好,给予关心、帮助和鼓励;针对患儿的好胜心,耐心说教,正确引导患儿自我意识的,克服易兴奋、易冲动、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与患儿交知心朋友,诱导其倾吐内心的担忧、顾虑,多鼓励、多表扬,以减轻其心理负担;同时争取家长、老师的支持帮助,合理布置学习任务,切不可苛求孩子,应保证其足够的睡眠及玩耍时间,并将家长和老师的积极态度反馈,使患儿的紧张心理得到松弛和缓解,半月后症状缓解。

  对患儿方法粗暴的父母,我们耐心说服其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应避免打骂,多进行循循善诱的说理开导,耐心教育患儿,以减轻其心理压力;对父母长期争吵甚至离异的孩子,我们根据情况做好其父母的工作,尽量减少对孩子的心理创伤,主动关
心、照顾患儿,并鼓励患儿专心学习,保持乐观的情绪,以利身心健康。

3.2 利用与患儿接触的机会,采用各种形式,引导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同时重视家长的配合,将预防及易导致溃疡病的正反面资料,编成活泼有趣的卡通片、科教片,每周2~3次定期在宣传室播放,请家长和患儿一起观看。让家长及患儿明白,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的重要性,使家长懂得不能用溺爱代替理智的教育。

  3.2.1 养成的生活习惯:在家长的配合下,指导并督促患儿养成晚上按时睡觉、早晨按时起床;定时、定量进餐;合理安排玩耍时间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有针对性地给患儿讲沉迷玩游戏机的危害、边看电视边吃饭的不良饮食习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道理;耐心教育有饮酒、吸烟等坏习惯的患儿,讲明饮酒、吸烟的危害,劝其戒除。出院后随访证实5例吸烟患儿没有再吸烟现象;3例饮酒者已有2例戒酒。

  3.2.2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本组典型病例2,男,5岁,脾气执拗,夏天长期吃冰淇淋,每天6~8合,几乎不吃主食。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该患儿主要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引起。入院后我们从以下6个方面着手向家长及患儿进行健康宣教:①转变观念。不是患儿要吃什么就给什么,而是患儿应吃什么,保证各营养比例合理,品种齐全。②定时进餐。本文来自范文网www.fw789.com。合理安排进餐时间,从小养成细嚼慢咽,专心进餐的吃饭习惯,纠正边吃边玩、边说、边看电视的不良习惯。③创造安静、舒适、轻松的进餐氛围。调节良好的进餐情绪,避免家长在吃饭时打骂训斥孩子。④重视早餐。早餐应吃饱、吃好,纠正不吃早餐、随便塞点食物或给钱让孩子自买的不良习惯。⑤家长以身作则,带头吃营养合理的各种 饮食。吃好主食,少吃零食、冷食、甜食,纠正偏食、暴饮暴食、喜食刺激性强的酸辣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⑥让孩子参与饮食安排。让孩子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尽可能为患儿提供温、软、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通过我们反复耐心的宣教,逐渐使患儿改掉了不良的饮食习惯,其症状入院2周后就缓解了,1月后复查已痊愈。

  3.3 精心护理易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患儿,注意观察有关药物的副作用:对患易发生应激性溃疡疾病的患儿,除输液、吸氧等常规护理外,还合理掌握禁食时间,对食欲差的患儿,予以少量多餐,鼓励进米汤、豆浆等易消化的流质,切断垂体—肾上腺轴释放大量糖皮质激素,改善胃黏膜缺血缺氧。对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药物的患儿,重视此类药物的副作用,正确掌握其剂量、用药时间,予以饭后服用。同时注意观察此类患儿有无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必要时 按医嘱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和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胃舒平、硫糖铝、雷尼替丁等,以减少上消化道溃疡的发生。

  3.4 加强科普知识宣传,阻断Hp传播途径,及时Hp感染的患儿:我们通过广告栏、宣传室等各种途径,让患儿及家长了解有关饮食卫生知识。有家族史的实行分餐制,餐具予以严格消毒,不口嚼喂食、不接吻孩子,以切断人—人传播。对Hp感染的患儿实行消化道隔离,按医嘱服用灭滴灵、阿莫灵、三钾二橼酸铋等能杀灭Hp的药物,并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促进痊愈。

  文献

  1,杜嗣廉,郑明新主编.小儿胃肠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1.

  2,江明性主编.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版.1995.288.

  3,徐晓华,刘凤霖,高敏.儿童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急诊胃镜检查.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8,15(2):169.

  4,黄爱芬,胡伟国,林冬女,等.溃疡病高发地区幽门螺旋杆菌与小儿胃病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消化病杂志,1998,10(1):37.

  5,彭孝伟,林棱,吴芳,等.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的不同特点.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8,15(1):38.

  6,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主编.实用儿.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1996.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