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1例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巩长铭 韩继龙 吴林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 原发性甲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癌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是临床上少见病,由于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因而临床医生容易延误诊断,从而影响。而PHPT同时合并甲状腺癌,临床上更是少见。临床医生很容易满足PHPT的诊断和治疗,从而忽略了其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就我院遇到的1例PHPT合并甲状腺癌患者情况报道如下。
  1病历资料
  患者,女,48岁,因乏力,厌食,易怒半年入内分泌科。入院后化验血钙4.57 mmol/L(正常范围2.25~2.75 mmol/L),血磷0.45 mmol/L(正常范围0.65~0.97 mmol/L),血清碱性磷酸酶237 U/L(正常范围45~135 U/L)。请普外科会诊化验甲状旁腺素(PTH)567 Pmol/L(正常范围0.7~5.6 Pmol/L),并行甲状腺彩超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均发现甲状腺左叶背侧上部一1.1 cm×0.8 cm大小实性肿物,并行全身骨关节X光片检查回报未见异常。追问病史既往曾两次患肾结石,均行碎石治疗。诊断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完善术前准备,实施甲状旁腺肿物切除,术中证实为甲状旁腺腺瘤。同时术中发现甲状腺左叶上极一直径0.5 cm大小质硬肿物,切除后送冰冻回报甲状腺癌。再行左叶甲状腺全切,峡部切除,右叶部分切除,并行局部淋巴结清扫,未见转移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回报甲状腺滤泡状腺癌。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声音嘶哑,无饮水呛咳,无手足抽搐,术后6 d出院,已嘱其终生口服甲状腺素片,并定期复查。

  2讨论
  PHPT在临床上并不常见,且症状不典型,因而容易延误诊断。其是由于PTH过度分泌而引起血钙增高,血磷降低。它包括甲状旁腺腺瘤、增生、腺癌。主要由甲状旁腺腺瘤引起,本例即为甲状旁腺腺瘤。PHPT包括无症状型和有症状型。无症状型仅表现为骨质疏松,多在体检时被发现。有症状型按症状分为骨型、肾型、混合型。诊断主要根据血钙和PTH值确定。上外科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方法。PHPT术前应做好定位诊断,它可以决定手术的成败。甲状旁腺位置深在,体积小,颈部体检无阳性发现,即使在术中通过触摸也十分困难,因此术前定位诊断十分重要。本例患者术前通过彩超和MRI已明确肿物部位,因此术中迅速找到肿物并切除。目前定位诊断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放射性核素扫描。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MRI和放射性核素扫描。MRI对发现颈根部,纵膈内异位和较小病灶更有优势,较CT定位准确,且能确切显示病变在三维空间中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为制定手术计划提供详细的解剖学信息[1]。MRI也常用于复发特别对首次手术失败后的PHPT的检查。不足之处是肿大的淋巴结和甲状腺内肿物常可导致较高的假阳性,对显示甲状旁腺癌中钙化灶的敏感度不如CT,且价格昂贵[2]。放射性核素扫描对术前定位诊断也十分有帮助,99MTc–MIBI是当前临床最常用的核素显像方法。PHPT在临床上本已少见,同时合并甲状腺癌更是少见,因此临床医生很容易满足于甲状旁腺肿物的切除,从而忽略了其他部位的探查。本病例中甲状旁腺肿物切除后经冰冻证实,并继续探查发现甲状腺左叶小肿物,肿物质硬,故切除后术中送冰冻,证实为甲状腺癌,遂行甲状腺癌根治术。从而避免了漏诊给患者带来更大的伤害。
  从本病例的治疗中我们的体会是: 对于PHPT为临床少见病,且症状不典型,容易延误诊断。因此临床医生对泌尿系结石和病理性骨折应想到除外本病,以防遗漏诊断因而延误治疗。并要明确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方法,牢记术前定位诊断的重要性,对异位甲状旁腺要有认识。不要满足于少见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而忽略了其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1]Lopez HE, Vogl TJ, Steinmuller T, et al. Preoperative contrastenhanced MRI of the parathyroid glands in herparathyroidism[J].Invest radiol, 2000,35(7):426–430.
  [2]王夕富,白人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影像学检查[J].医学影像技术,2002,8(6): 608–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