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SP法检测EM36例异位内膜组、EM32例在位内膜组和2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中MMP-2的表达。结果 MMP-2在正常内膜组、在位内膜组和异位内膜组中阳性率分别为36.36%、65.63%和86.11%,异位内膜组MMP-2阳性率高于在位内膜组和正常内膜组(P<0.05或P<0.01)。在位内膜组中,分泌期MMP-2表达强于增生期(P<0.05);正常内膜组和异位内膜组中,分泌期与增生期MMP-2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 MMP-2的表达异常与EM的发病有关。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明胶酶A 免疫组织化学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 是生育期妇女的常见病,特点是子宫内膜在子宫腔被覆面以外的地方种植生长,包括内膜间质和上皮细胞在子宫腔以外部位的异位生长[1],其发病机制尚不明了。本研究检测EM患者异位及在位子宫内膜组织、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以探讨MMP-2在E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2月~2007年5月期间在广西田阳县人民及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经开腹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EM的患者。其中异位内膜组织36例(异位内膜组),年龄(36.3±4.5)岁,增生期22例,分泌期14例。同时通过刮宫或切开手术取EM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组织共32例(在位内膜组),年龄(35.8±6.2)岁,增生期16例,分泌期16例。选择同期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的2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正常内膜组),年龄(36.1±5.8)岁,增生期12例,分泌期10例。所有病例均无内分泌和感染性疾病,术前3个月无激素史,手术均在增生期或分泌早期进行。三组年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实验试剂
兔抗人MMP-2单克隆抗体、SP免疫试剂盒和山羊血清、DAB显色试剂盒均购自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3 标本制备
所有组织术后立即取材,经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5μm连续切片5张,1张行常规HE染色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其余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1.4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切片常规二甲苯脱蜡,梯度乙醇至水。采用St reptavidin Peroxdase Conjugated Method 免疫组化方法,即SP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以0.01M 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以已知阳性标本为阳性对照。
1.5 结果判定
MMP-2阳性信号为腺上皮细胞胞浆呈棕黄色着色,间质中也有表达。按[2]半定量的方法评定每一张标本:随机选取高倍镜(×400)下至少5个视野,计数阳性细胞的百分率,并按以下方法进行计分: 阳性细胞百分数为0%~4%者记为0分,5%~24%者记为1分,25%~49%者记为2分,50%~74%者记为3分,75%~100%者记为4分。阳性细胞免疫染色强度按如下方法计分: 无色为0分、浅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棕褐色为3分;阳性细胞百分率评分和染色强度评分相乘产生每个病例的加权分数,即免疫组化染色评分=阳性细胞百分率评分×染色强度评分。0分为阴性(-),1~2分为弱阳性(+),3~4分为中等阳性(++),4分以上为强阳性(+++)。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三组内膜中MMP-2的表达情况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在正常内膜组、在位内膜组和异位内膜组中均可检测到MMP-2的表达。三组阳性率比较:异位内膜组高于在位内膜组和正常内膜组(P<0.05或0.01);在位内膜组高于正常内膜组(P<0.05),见表1。表1 三组内膜中MMP-2的阳性率比较(略)
2.2 MMP-2的表达与月经周期的关系
正常内膜组中,分泌期与增生期MMP-2表达较低,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位内膜组中,分泌期MMP-2表达强于增生期(P<0.05);异位内膜组中,分泌期与增生期MMP-2表达较强,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表2 MMP-2的表达与月经周期的关系(略)
3 讨论
EM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内膜种植学说为大多数研究者推崇的理论,即脱落的内膜细胞经血逆流入腹腔并种植,完成粘附—侵袭—血管形成过程。
MMP是一锌离子依赖的中型蛋白酶家族,可以降解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成分,其活性可被TIMP和α-巨球蛋白抑制,MMP的活性调节在组织重建、炎症及肿瘤生长、侵袭、转移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子宫内膜细胞的侵袭与转移需要降解细胞外基质,其中MMP起重要作用。MMP-2又称明胶酶A,被活化的MMP-2可降解IV、V和X型胶原及纤维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蛋白聚糖、弹性蛋白,并影响新生血管形成,调节细胞粘附,促使异位内膜细胞与腹膜接触,有利于种植。内异症的形成与MMP-2对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的降解密切相关[4]。目前的研究显示[5,6],在EM患者的病灶组织中,异位内膜比在位内膜表达更高的MMP-2、MMP-3、MMP-9,同时MMP-3在异位病灶的表达不具有正常妇女在位内膜表达的周期性变化,而是呈持续性高表达。另外的研究则表明[7],间质细胞中的MMP-2可能在EM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Braundmeier等[8]从内膜重塑的角度来研究MMP,研究者用免疫组化和RT-PCR 的方法在异位和在位内膜中均检测到细胞外MMP诱导剂(EMMPRIN)的表达,同时用EMMPRIN来刺激子宫内膜成纤维细胞,发现有MMP-1、MMP-2的mRNA水平的升高,并发现EMMPRIN的mRNA水平在整个月经周期中随着雌二醇的变化而变化,认为EMMPRIN促进了子宫内膜成纤维细胞分泌MMP,从而介导内膜的重塑及异位内膜的形成。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在正常内膜组、在位内膜组和异位内膜组中均可检测到MMP-2的表达,其阳性率分别为36.36%、65.63%和86.11%。三组阳性率比较:异位内膜组高于在位内膜组和正常内膜组,在位内膜组则高于正常内膜组(P<0.01或P<0.05)。此外,在MMP-2的表达与月经周期关系的研究中,正常内膜组分泌期与增生期MMP-2表达较低,而异位内膜组表达较强,但两组分泌期与增生期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在位内膜组分泌期MMP-2表达强于增生期(P<0.05)。
总之,EM的发病机制复杂,参与的细胞因子多种多样。有关EM血管生成的研究应进一步从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进行研究,以阐明其发病机制,也为从分子水平或基因水平EM提供理论基础。
【】
[1]乐杰.妇产[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54.
[2]Krajewska M, Krajewski S, Epstein JL, et al.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of bcl-2, bax, bcl-X and mcl-1 expression in prostate cancers [J]. Am J Pathol,1996,148(5):1567-1576.
[3]齐漩,辛晓燕.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2,13(1):14-16.
[4]曲银娥,杨梅,王毅峰.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J].妇幼保健,2007,22(20):2839-2841.
[5]Uzan C, Cortez A, Dufournet C, et al. Eutopic endometrium and peritoneal, ovarian and bowel endometriotic tissues express a different profile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 -3 and-11, and of tissue inhibitor metalloproteinases-1 and -2 [J]. Virchows Arch, 2004, 445(6):603-609.
[6]Kaylon L, Bruner-Tran. Steroid and cytokine regulat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expression in endometriosi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experimental endometriosis in nude mice [J]. Clin EndocrinolMetab, 2002, 87(10):4728-4791.
[7]Kim HO, Yang KM, Kang IS, et al. Expression of CD44s,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and Ki-67 in peritoneal, rectovaginal and ovarian endometriosis [J]. Reprod Med, 2007, 52(3):207-213.
[8]Braundmeier AG, Fazleabas AT, Lessey BA, et al. 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 regulates metalloproteinases in human uterine endometrium[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6, 91(6):2358-2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