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8例效果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黎静华,韦爱新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方法 将11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8例)和对照组(n=54例),两组常规治疗(强心、利尿、给氧、静卧)相同。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卡托普利和倍他乐克治疗,观察其效果。结果 治疗组心率、血压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后心率、血压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1),总有效率(91.38%)明显优于对照组(61.12%),P<0.01。结论 在传统治疗基础上,联合用卡托普利和倍他乐克口服治疗CHF效果显著。

【关键词】  心力衰竭,充血性/ 治疗;卡托普利;倍他乐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采用卡托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5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为我院2001~2005年住院病人,根据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1]诊断标准确诊的CHF 112例,其中男75例,女37例,年龄31~75岁,平均58岁;冠心病53例,高血压心脏病22例,风湿性心脏病18例,扩张型心肌病14例,退行性心瓣膜病5例,病程1~20年。所有病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8例,Ⅲ级83例,Ⅳ级2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上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CHF心功能级别分布(略)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常规治疗(强心、利尿、给氧、静卧)相同,在此基础上,治疗组联合卡托普利和倍他乐克口服。卡托普利初始剂量为6.25mg,1周后逐渐增到25mg,每天3次,6周后12.5mg,每天3次,维持用药,根据病情长期用药。倍他乐克,初始剂量6.25mg,每天2次,1周后逐渐增到25mg,每天3次,最大剂量为50~100mg,每天2次,具体剂量视病情而决定,6周维持用药。

  1.2.2  检测方法  入院后常规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功能检测,心电图及心率,血压检测,6周后复查上述项目。

  1.2.3  治疗效果评定  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心功能无明显改善;恶化:心衰加重。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8%、61.1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对比(略)

  a:与对照组比较,χ2=14.37,P<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对比  治疗组心率、血压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见表3。

  表3  两组心率、血压治疗前后比较(略)

  与治疗前比较,a:t=24.18,b:t′=20.27,c:t′=8.76,d:t′=5.47,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e:t=9.64,f:t=8.92,P均<0.01

  3  讨论

  3.1  心衰发生的机理和  对心力衰竭发生机理的认识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明确心脏重塑是心衰发生的基本机制,采用神经内分泌拮抗剂阻断心肌重塑是心衰治疗史上的里程碑。其中β受体阻滞剂被重新广泛重视和应用。它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循环血压和心肌收缩力来减少心肌耗氧量,β受体阻滞剂在降血压的同时可减慢增加的心率,并可改善自主神经影响降低心率,同时具有抗心律失常、抗缺血作用。心功能不全时直接、间接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避免过量血管紧张素对心肌的损害。上调已下降的β受体密度,恢复功能β-受体,并减少内皮素分泌,防止和延缓心功能恶化和心衰的发展。

  3.2  卡托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CHF的效果  已有大量的临床试验实证表明,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可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病残率,并能改善和逆转心肌重塑。其中的药物主要是ACEI和β受体阻滞剂,且联合应用还有协同作用[2]。ACEI同时抑制RAS和交感神经系统(SNS),兼有扩张小动脉和静脉的作用;抑制心脏组织的RAS,有可能防止心室重构;还有保钾、保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作用[3]。而近几年来倍他乐克治疗心衰的随机干预试验(MERIT-HF)均表明心衰患者使用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并逐渐加量,可阻止症状恶化、降低病死率,从而改善患者症状、心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4]。且β-受体阻滞剂长期治疗能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左室功能,并可降低病死率[5]。本组资料表明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而且治疗组治疗后在心率、血压上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在心率、血压上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1)。考虑联合用药是通过降低血压、减慢心率来起作用的。联合用药能使心衰患者心室腔减少,射血分数增加,具有逆转心室重塑作用,且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对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抑制作用。单独用药其药理作用均不能完全覆盖心衰时所有病理生理方面,而二者合用时通过多个途径、多个靶点、不同环节起协同作用。联合应用治疗的重要不良反应是低血压,通过心衰的改善可弥补[6]。因此,卡托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CHF疗效显著,适合基层推广应用。

 

【】
    [1] 陈厚柏.心血管诊疗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152-156.

  [2] 戴闺柱.心力衰竭治疗的新问题:神经内分泌不协调[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1-2.

  [3] 陈灏珠.内[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42.

  [4] 胡大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现代观点与最新进展[J].实用内科学杂志,2002,20(1):6.

  [5] Doughty RN,Rodgers A,Sharpe N,et al.Effets of beta-blocker therapy on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a systematic over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Eur Heart J,1997,18(4):560-565.

  [6] 潘思伦,唐福明,陈新娣.卡托普利和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衰的疗效评价[J].实用心脑肺血管杂志,2004,12(4):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