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囊三腔管前列腺药物灌注治疗非淋菌性前列腺炎100例临床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游秀英,宋万蝉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观察双囊三腔管前列腺药物灌注非淋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治疗组(n=100) 在完全无菌条件下将双囊三腔管从尿道插入膀胱。自充气管注入空气,在膀胱制一个气囊,在后尿道制一个气囊,使前列腺形成封闭腔,然后在另一个腔注射药物,使药物在腺体内产生高压,冲开阻塞的小腺管,从而将敏感药物大剂量、高浓度地导入前列腺内。对照组通过药敏试验,选用高敏药物,口服或静脉滴注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χ2=7.92,P<0.01。结论 双囊三腔管前列腺药物灌注治疗非淋菌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前列腺炎;非淋菌性;双囊三腔管药物灌注


  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症状较轻,容易忽略或漏诊,往往耽误治疗,使炎症波及到前列腺,此病理特点造成各种常规治疗的效果不佳。我科近四年来采用双囊三腔管前列腺药物灌注治疗非淋菌性前列腺炎10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80例均来自我院性病门诊部2002年6月~2006年6月的患者,年龄25~48岁,平均32.5岁,病程1~3年,平均13.5个月,所有病例均有非婚性交史。180例患者中有142例曾用过中西药物治疗,25例尿道微波治疗,3例前列腺穿刺治疗,10例为初诊病人。自觉症状:尿频、尿急82例,尿不尽65例,小腹胀痛59例,会阴部坠胀感64例,腰骶部疼痛35例,性功能低下42例。肛门指检:前列腺光滑144例,有结节感36例。质软108例,质硬28例,质韧44例。前列腺明显肿大44例,中度肿大62例,轻度肿大74例。

  1.2  实验室检查  取前列腺按摩液分别做:①细菌培养;②衣原体快检;③支原体培养;④涂片(MDI)检查。结果:支原体59例,衣原体98例,真菌15例,以上细菌单独或混合感染8例。前列腺(EPS)涂片(MDI)检查:卵磷脂小体<60%32例,<75%148例,WBC≥15个/HP 30例,WBC≥10个/HP 130例,并有成堆脓细胞20例。

  1.3  治疗方法  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让病人排空膀胱,取仰卧位,对外生殖器进行彻底消毒铺无菌洞巾,先用5ml利多卡因注入尿道,提起阴茎,顺尿道向根部轻轻按压,使尿道粘膜充分麻醉,然后用无菌三腔管并涂以液体石蜡(无菌),左手提起阴茎,右手持管向尿道口徐徐插入尿道,当插至还有十余厘米时,用20ml注射器抽吸20ml空气注入相应管腔内,同时缓缓向外牵拉三腔管,当出现阻力拉不出时,说明气囊已堵住膀胱括约肌口处,再用同一注射器抽3~5ml空气注入相应管腔内,这样三腔管即被固定,然后在另一腔内注射敏感药物20ml,保留30min,每周2次,4~6次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药物一般为药敏试验中的高敏药物,喹诺酮类(0.2g/100ml)32例,大环内酯类(0.2g/100ml)42例,庆大霉素(24~32万u/100ml)11例,氟康唑(0.2g/100ml)15例,拔管前将气囊内的空气抽干净,缓缓拔出导尿管,术毕排尿,注意尿液颜色有无异常。根据序贯原则,将年龄、病期、病情相当的同类病人80例作为对照组,病原种类与灌注组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方法为通过药敏试验,选用高敏药物,口服或静脉滴注1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  灌注结束后3个月判定疗效。痊愈为临床症状消失,肛门指检前列腺大小正常,无触痛,EPS检验指标在正常值范围;显效为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肛门指检前列腺正常大小,轻微触痛,EPS检验指标在正常值范围;有效为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肛门指检前列腺轻度肿大,有触痛,EPS检验指标接近正常;无效为临床症状无变化,肛门指检前列腺比正常大,触痛明显,EPS检验指标超出正常值。总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灌注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2  不良反应  灌注组有的患者拔管及拔管后通常有尿道疼痛,一般为一过性的,1~2天症状消失,如发现导尿管或尿道口渗血,或者尿液呈红色,可能是尿道粘膜损伤引起,也可能与尿道长期炎症刺激引起尿道狭窄,或者医务人员操作不规范,以及病人过度紧张有关,若仅有少量血丝,而没有进行性出血,可不作处理,若出血量多或尿液颜色呈淡红色,用生理盐水5ml+肾上腺素0.5~1ml注入尿道,保留10min,必要时肌注或静脉点滴止血药,同时嘱病人注意休息,忌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严禁性生活,不骑摩托车或自行车。

  表1  两组疗效比较(略)

  a:与对照组比较,χ2=7.92,P<0.01

  3  讨论
    
  前列腺炎之所以难治,这和前列腺的特殊位置与独特结构有密切关系,它深藏于男子盆腔里,比较隐蔽,其外部有一层脂质包膜,血循环很微弱。另外,前列腺管与尿道成直角或斜行进入尿道,这不仅不利于腺体引流,反而有利于尿道细菌进入腺体,一般杀菌药物很难穿透包膜进入腺体,加之病灶周围纤维化,药物更不易以有效浓度向病灶内扩散。我们采用双囊三腔管能准确将敏感药物大剂量、高浓度地导入前列腺等泌尿生殖系统各部位,导药时患者平卧,药物可经前列腺渗透到射精孔、输精管、精囊、附睾、睾丸等各部分,能及时将腺体内的代谢产物,经导管向外引流,迅速清除。它克服了前列腺疾病常规治疗的弊病,避免了单纯使用口服药和静脉点滴药难以直接达到病灶;肛门、会阴部注射疗法有污染、易出血;微波、射频难以杀灭细菌,温度过高可引起直肠壁烧伤、纤维化等缺点。通过临床观察,双囊三腔管前列腺药物灌注是一种安全、有效、无痛苦的治疗方法,对急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炎合并急性尿道炎者,应先全身用药,待急性感染控制之后,再考虑作药物尿道灌注。对前列腺炎伴有尿道畸形或尿道狭窄者,采用此法应慎重,动作轻柔,最好由有经验的医师进行操作。

【】
    [1] 吴志华.性病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266.

  [2] 李磊.药物前列腺内注射治疗顽固性淋菌性前列腺炎[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8,9(6):35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