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治疗冠脉前降支长病变45例
【摘要】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CYPHERTM,Cordis)冠状动脉前降支长病变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前降支长病变(病变长度≥20mm)患者45例置入CYPHERTM支架55个,病变长度20~45mm,平均25.2±7.8mm,术前病变狭窄程度(87.9±6.5)%;血管直径3.0±0.75mm。其中前降支病变>28mm10例置入2个支架重叠,1个长支架覆盖病变35例。结果:45例均手术成功,术后造影病变残余狭窄(3.5±2.8)%,支架覆盖病变完全,支架近、远端无夹层,血流TIMI 3级。随访12个月,心绞痛消失39例,术后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无血管再狭窄发生。结论: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治疗前降支长病变是解决前降支长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 前降支 药物涂层支架 雷帕霉素
冠状动脉长病变的支架治疗一直面临着高风险、高再狭窄率的问题[1]。新近药物涂层支架的临床应用大大降低了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但是对其用于治疗冠状动脉前降支长病变的报道尚少。我们于2002年10月~2005年1月应用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CYPHERTM,Cordis)治疗冠状动脉前降支长病变(病变>20mm)45例,观察其长期临床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冠状动脉前降支长病变患者45例中男37例,女8例,平均年龄58.0±6.3岁;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20例,稳定性心绞痛8例,急性心肌梗死稳定期17例;合并症:糖尿病15例,高血压病27例,高脂血症16例;前降支长病变患者45例中双支病变27例,单支病变18例;其中高危病变21例。术前狭窄程度为(87.9±6.5)%;血管直径3.0±0.75mm,病变长度为20~45mm,平均25.2±7.8mm。
1.2 方法 术前常规服用阿司匹林300mg和氯吡格雷300mg。按常规支架置入方法:45例前降支长病变均用2.5mm×20mm球囊预扩张,支架释放压力13.0±1.5大气压(atm),扩张时间12.0±2.6s;支架释放一般只扩张1次,需要再次扩张时,支架球囊在原位比初次提高1~2atm进行扩张。置入支架的长度为26.7±5.1mm,支架直径为3.0±0.2mm。其中1个雷帕霉素长支架覆盖病变35例,前降支病变>28mm 10例置入2个雷帕霉素支架,支架重叠2~3mm左右,并用高压成形。药物涂层支架和普通支架同时置入同一患者不同血管病变13例。术后常规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及冠心病治疗药物,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至少6个月。观察手术成功率、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术后临床随访12个月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和12个月后复查冠脉造影和运动平板试验。
1.3 结果 冠状动脉前降支长病变患者45例共置入雷帕霉素支架55个,手术均成功,术后造影示:病变残余狭窄(3.5±2.8)%,支架展开良好,覆盖病变完全,无夹层,血流TIMI 3级。随访12个月患者心绞痛症状消失39例,运动平板试验阴性,无心脏事件发生,运动耐量增加6例。所有患者12个月后行冠状动脉造影均未见前降支长病变药物涂层支架后血管再狭窄。
2 讨 论
由于冠状动脉长病变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率高,影响冠脉支架对冠状动脉长病变的长期疗效。有报道冠状动脉病变>20mm时,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随支架长度的增加而呈正比增长[2],且认为普通支架治疗长病变是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3]。病变血管的直径、部位、撕裂、多个支架及支架重叠等也是引起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因素。前降支病变再狭窄率高于回旋支与右冠状动脉,同时有动物实验模型也表明前降支动脉病变是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4]。
药物涂层支架的出现不仅可以避免血管扩张后的冠状动脉弹性回缩、负性血管重塑,而且可以局部传递抗增生或免疫抑制药物抵抗内膜增生,而达到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作用。雷帕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药物,它与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相互作用,抑制细胞G1和S1期之间的分裂,可有效抑制新生内膜的的增生,从而有效降低了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
本文应用雷帕霉素涂层支架治疗前降支长病变患者45例,术中、术后效果良好,无并发症发生,12个月后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结果未见再狭窄,故该药物涂层支架对于前降支长病变的治疗和支架后再狭窄的预防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同样对其他冠状动脉长病变的治疗和支架术后再狭窄的预防也有重要意义。但是本文样本尚少,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
[1] Kastrati A, Schomig A, Elezi S, et al. Predictive factors of restenosis after coronary stent placement[J].J Am Coll Cardiol, 1997, 30∶1428-1431.
[2] Kobayashi Y, De Gregorio J, Kobayashi N, et al. Stented segment length 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restenosis[J]. J Am Coll Cardiol, 1999, 34∶651-653.
[3] Bauters C, Hubert E, Part A, et al. Predictors of restenosis after cornary stent implatation[J]. J Am Coll Cardiol, 1998, 31∶1291-1293.
[4] Hausleiter J, Sebastion M, Li AN, et al. A porcine coronary stent model of increased neointima formation in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J]. J Cardiol, 2002, 91∶614-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