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28例疗效观察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HSP)系儿科常见病,近年来其发病呈上升趋势。HSP发病机制不甚清楚,目前尚无特效方法。由于该病在急性期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紊乱[1,2],有关免疫治疗HSP的方法也时有报道。本文了1999年3月~2005年8月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HSP患儿28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的74例HSP患儿,临床均表现有皮肤紫癜、关节肿痛、消化道症状(腹痛或便血)等。诊断符合《实用儿》第6版HSP诊断标准。治疗分2组:常规治疗组46 例,男29 例,女17例,平均年龄(6.38 ±2.42)岁,入院前病程(5.27 ±2.16)天,其中尿常规异常者8例。丙球治疗组28例,男17例,女11例,平均年龄(7.11±2.43)岁,入院前病程(6.38 ±2.57)天,其中尿常规异常者1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组给予抗感染, 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抗过敏,改善毛细血管脆性(维生素C,芦丁)等治疗,有消化道出血者加用西咪替丁静脉滴注。丙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输注人血丙种免疫球蛋白400mg/(kg・d),连用3天。
1.3 观测指标
1.3.1 临床症状及体征 包括皮疹、关节肿痛、腹痛、便血等。
1.3.2 大小便常规 尿白细胞、尿蛋白及管型;大便隐血等。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1.5 结果 治疗后丙球组关节肿痛缓解时间与常规治疗组相当(P>0.05),但皮疹消退与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缩短(P<0.01,见表1),且丙球组尿常规检查恢复时间亦显著早于常规治疗组(P<0.05,见表2)。表1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控制时间表2 两组治疗后尿常规恢复时间
2 讨论
过敏性紫癜亦称亨-舒综合征(HSP),系一主要累及全身小血管的血管炎综合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相关的因素主要有感染、药物(抗生素、磺胺药) 、食物(鱼、虾、蛋)及花粉、疫苗等。机体对上述因素产生不恰当的免疫应答,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广泛的毛细血管炎。主要临床表现有出血性皮疹、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等,严重时可产生坏死性小动脉炎。该病目前尚无特异的方法,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抗过敏、改善毛细血管脆性等。国内报道HSP患者急性期存在体液免疫紊乱,表现为IgG水平低下[2,3],这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该病提供了理论依据,且已有成功应用的报道[4]。IVIG产生作用的机制可能有:(1) IVIG是从正常人血浆中分离提取的免疫球蛋白成分, 其IgG 亚类组成接近正常人生理状态, 可使患者血清IgG 及各亚类恢复正常;(2)含多种抗病毒、细菌及细菌毒素的天然抗体,可封闭细菌或病毒连接靶细胞的受体,从而阻断血管内免疫性炎症反应;(3)具有中和免疫复合物、过敏原,促进调理吞噬作用;(4)反馈抑制抗体产生,改变抗原与抗体比例,使免疫复合物变小,被机体清除而不易沉积,从而减轻Ⅲ型变态反应所造成的损伤。本文结果显示,在尿常规恢复情况及控制临床症状方面,丙球组优于常规组,提示IVIG治疗HSP疗效可靠。尽管国外有文献报道IVIG治疗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具有双重作用,既有疗效,又有肾毒性[5],但从本文的观察结果来看,使用IVIG安全,疗效确切,有利于促进症状消失及肾损害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文献】
1 钟在英,蒋瑾瑾,方超平. 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5):362.
2 常雪琴,陈莹,宋红,等.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 Journal of Postgraduates of Medicine , 2000, 23(6):48.
3 冒青,王章琴,张 义,等.过敏性紫癜急性期患儿免疫功能研究.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7):679.
4 郑天文,苏志强,郭芹梅,等.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功能变化与静注丙球疗效观察.小儿血液,2003,8(2):49.
5 Orbach H, TishlerM, Shoenfeld Y.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and the kidney-a two-edged sword. Semin Arthritis Rheum,2004,34(3): 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