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肱指数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关系的相关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ABI)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激光多普勒流速仪,对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ABI测定,以ABI<0?9为异常,分PVD组和非PV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白细胞、白细胞计数。结果 与非PVD组比较,PVD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餐后2 h血糖均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年龄、病程、甘油三酯对ABI有影响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踝肱指数
随着2型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增加,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病率也逐年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下肢截肢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0倍[1],因此早期诊断和下肢血管病变可部分预防糖尿病足坏疽的发生,减少糖尿病的致残率。而踝肱指数(ABI)是通过非侵入性血管检查来评估下肢血管血液循环情况的指标,本文对2型糖尿病患者ABI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进行相关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收集2006年3月~2007年7月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下肢血管病变(PVD)患者140例,男90例,女50例,无下肢血管病变者30例,男18例,女12例,两组均采用踝肱指数(ABI)测定患者下肢血管的功能及检测临床生化指标。
1?2 方法
1?2?1 测量指标 两组均测量血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白细胞、白细胞计数。
1?2?2 ABI测量方法 患者仰卧,采用激光多普勒流速仪,用12 cm×40 cm的袖带置于上肢和小腿,用听诊器分别置于肱动脉和胫后动脉处,测量双侧前臂血压并取最高值作为肱动脉收缩压,检测同侧胫前动脉、腓动脉和足背动脉的最高值作为踝动脉收缩压,两者比值即为踝肱指数(ABI),正常踝肱指数为休息时>1?0,ABI>0?9为非PVD,ABI<0?9为PVD组。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的比较 由表1看出,PVD组与非PVD组比较,年龄、病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餐后2 h血糖明显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D组吸烟者明显高于非PVD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白细胞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2?2 各因素对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 见表2。以ABI为自变量,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结果只有年龄、病程、甘油三酯进入回归方程,由标准回归系数b看出,年龄对ABI影响最大,ABI变化的31?3%由年龄、病程、甘油三酯解释(R2=0?313)。表2 患者年龄、病程、甘油三酯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外周血管病变(PVD)是糖尿病足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可引起下肢的缺血和坏死,导致足溃疡和截肢的发生,Peter[2]指出,ABI<0?9与血管造影阳性相比,诊断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几乎为100%。本研究结果显示有PVD组患者年龄、病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餐后2 h血糖高于非PVD组,说明高龄、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易发生PVD,且吸烟者较不吸烟者易患PVD,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高龄、病程长、吸烟者,应提高警惕,早期做ABI筛查,及时发现PVD,及早。而Dieter等[3]研究认为PVD与血脂紊乱有关,Rider等[4]对130例2型糖尿病随访11年,发现周围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有关。餐后2 h血糖升高可使大量糖基化经产物形成引起氧化应激,血液黏度增加,从而使血管抗血栓能力下降,血栓形成增加,血管基质增加,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这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机制,因此控制血糖是预防下肢血管病变的根本途径。从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示,高龄、病程、甘油三酯与ABI的关系最为密切,ABI的变化31?3%可由三者解释。由此可见,对糖尿病的高龄、病程长者进行筛查,可早发现PVD及早治疗,而降脂治疗是减少PVD发生的途径,因此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及血脂、戒烟是预防PVD的根本,从而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病率,减少糖尿病患者的致残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1 Siitonen OI,Niskanen LK,LaaksoM,et al.Lower extremity amputation in diabetic and non?diabetic patient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Easterm Finland.Diabetes Care,1993,16:16-20.
2 Peter S.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in people with diabetes consensus statement recommends screening.Clinical Diabetes,2004,22(4):179-180.
3 Dieter RS,Tomasson J,Gudjonsson L.Lower extremity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Vasc Med,2003,8(4):233-236.
4 Rider PM,Cushman M,Stampfer M,et al.Plasm a concentra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and risk of developing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Circulaition,1998,97:425-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