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巨细胞病毒耐药性研究进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高文波 翁国斌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人巨细胞病毒(CMV)是导致免疫缺陷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一种重要的病毒;该病毒感染能引起肺部、胃肠道感染、视网膜炎等疾病,并可能与移植受者发生的急、慢性排斥反应有关:通过产生一系列细胞因子、化学因子和生长因子共同作用于移植物,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当前能该病毒的药物很少,主要有核苷拟似物更昔洛韦、核苷酸拟似物西多福韦和焦磷酸盐拟似物膦甲酸钠[1]。目前对CMV感染的治疗方案[2]:(1)标准治疗:当CMV感染活动并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时进行治疗;(2)预防性治疗:在发现CMV感染之前即给予预防性治疗措施;(3)先占性治疗:定期监测CMV活动性感染,并在症状发生之前给予治疗;(4)延期治疗:在早期进行重点监测,发现活动性CMV感染后延长其治疗时间,并减少免疫抑制剂。自从1986年分离到第一例耐更昔洛韦的CMV病毒株后,随着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增加、较低的药物浓度以及患者体内高病毒负荷状况,耐药病毒株的数量也逐渐增多。CMV耐药性的出现是患者疾病进展和治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这一问题受到了临床广泛的关注。

  1  流行病学

    目前CMV耐药株的报道针对获得性免疫功能丧失综合征(AIDS)患者的较多,但由于高活性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能有效地诱导CD4+ T细胞数量增加,而使CMV感染降低,其结果是在人体免疫缺陷病毒-1(HIV-1)型病毒感染的患者中,CMV耐药株有所下降[3],在移植受者中进行CMV耐药株的估计比较困难。Seattle报道:1996~1997年的240例患者,其中有108例肝脏移植、101例肾移植、31例胰肾联合移植,所有患者均接受更昔洛韦预防治疗,在5例患者中出现CMV耐药株。Cleveland报道:1990~2001年的228例肺移植、790例心脏移植、495例肝脏移植和832例肾移植,其耐药性的发生率为11/2345。Chicago的研究:1994~2001年的99例肺移植、38例心脏移植、18例肝移植和45例肾移植,这些患者均接受更昔洛韦预防治疗,19例出现耐药株[4]。Pavia的研究[5]:包括721例心脏移植、210例肺移植患者,1985~1990年,患者只是在出现CMV相关的临床症状后才进行治疗,1990年后,所有患者均预先进行检测,并进行先占性治疗,结果只有1例出现CMV耐药株。这些资料表明,实体器官移植中,CMV耐药性变化很大,从0.1%~2.0%至10%不等(见表1);先占性治疗可能会降低耐药性的产生。kruger等[6]研究发现,耐药CMV感染在肺移植患者中占5.2%,他们认为这个数值可能由于预后性研究而有所低估。2004年有人报道耐药性CMV感染占肺移植患者的10%[7]。新型免疫抑制的应用能更好地控制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但同时也增加了CMV再激活的机会,而可能使实体器官移植中CMV耐药株的数量增多。表1  近年大型队列研究中CMV耐药株的发生率(略)注:D/R:供者/受者关系。

  2  相关的临床、病毒学特点

    在前高活性抗逆转录病毒时代,CMV是AIDS患者中的主要机会性病原体。CMV感染最常见于血液中CD4+ T细胞数量低于100/mm3时,其发病率、病死率均增加;外周血中CMV的出现是播散性CMV感染的标志[8],其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血液中CMV病毒的负荷量有相关性。当时一般是在出现CMV相关症状后才开始应用药物进行治疗,只能在一段有限的时间内抑制CMV水平,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一定会出现CMV感染的发生,当时经常在抗CMV治疗数周或数月后出现耐药株。在实质器官移植的研究中,应用了预防性治疗和先占性治疗方案,有超过94%的耐药株出现在D+/R-(供者CMV血清学阳性/受者阴性)的器官移植中,而且,肺和胰腺移植的受者出现耐药株变异的可能性较大。目前普遍认为,CMV耐药的危险因素有接受CMV血清阳性供者的器官(D+/R-)、长期口服更昔洛韦(>3个月)、高病毒含量 (>106拷贝/L)、高效免疫抑制剂应用等[9]。CMV耐药多发生在D+/R-的患者中。有研究表明,肺移植1年后,D+/R-的患者(27%)比单纯D-/R+(3%)患者出现CMV耐药更为普遍[7]。对于D+/R-的患者,移植后12个月出现耐药的概率:肝移植为0,肾移植为1%,肾/胰腺移植为21%,而肺移植为40%。所以,对于D+/R-患者应该进行有效的预防性或先占性治疗,即使对血液中CMV病毒负荷较轻的患者,也应该将病毒清除,以防止耐药病毒株的出现。临床上发现肺移植患者更易出现CMV感染或疾病,而且机体的高病毒含量似乎更易使更昔洛韦治疗中出现耐药的CMV,故推测肺移植患者耐药性高发的原因与其高水平的病毒含量有关;同时还发现在肺移植患者中,耐药CMV的出现较其他实体器官移植中出现的时间早(平均4.4个月∶10个月),以更昔洛韦进行治疗的时间短(平均100d∶196d)[10]。

  3  耐药性的靶点和机制

    CMV DNA多聚酶是当前治疗CMV感染的抗病毒药物的特异性靶点[11];此类药物针对的都是病毒编码DNA多聚酶的复制功能,临床常用的抗CMV感染药物主要有更昔洛韦、西多福韦和膦甲酸钠,其中最常用的是更昔洛韦;膦甲酸钠常用于更昔洛韦无效的情况下。西多福韦主要用于治疗AIDS患者的视网膜炎,阿昔洛韦及其前体valacyclovir用于预防疱疹病毒。耐药性的突变通常出现于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其原因认为很可能是因为病毒DNA多聚酶的校正读码功能极大地降低核苷酸的错参率。耐更昔洛韦病毒株最常发生的突变位点是磷酸转移酶基因(UL97)[12],在该处出现的突变抑制了药物的合成代谢,降低了更昔洛韦的磷酸化作用,因而抑制其转化成有活性的细胞内三磷酸盐复合物。编码 DNA多聚酶的基因为UL54序列,同UL97序列不同,UL54基因发生突变后可能导致对更昔洛韦、膦甲酸钠都产生耐药。UL54序列较为复杂,包括I~VI、δ-region C和A等几部分疱疹病毒科的高度保守区和间隔区。目前发现和证实的UL54耐药相关突变都位于高度保守区,主要有N408D、F412C、K513E、D588E等。通过重组病毒的研究已得到结论,突变若位于Ⅳ区和δ-region C (UL54序列N末端)及V区(UL54序列C末端)则导致对更昔洛韦和西多福韦耐药,若位于Ⅱ区和Ⅳ区(UL54中间)则对膦甲酸钠耐药。对西多福韦和膦甲酸钠耐药性的突变只出现于UL54基因上[13]。目前,对UL54基因耐药性突变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最主要的是对点突变的研究,其耐药性突变可发生于密码子300至1000之间的一段巨大的区域中。Mchrdad等[14]发现在UL54的保守区T419M、Q578H和L773V中有3个新的突变,导致对膦甲酸钠的耐受,而不产生对更昔洛韦的耐受性。总之,对更昔洛韦的耐药性来自于UL97、UL54或两者的突变,而对西多福韦和膦甲酸钠耐药性的突变只见于UL54。进一步分析发现,UL54中对更昔洛韦耐药性的突变能对西多福韦产生交叉耐药性,这种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使用更昔洛韦造成的。

  4  耐药性的检测

    对耐药CMV病毒株耐药性的检测分为表型和基因型两种方法。表型的检测方法是检测细胞培养基中的病毒复制,根据药物的浓度和病毒的生长状况来IC50,进而把病毒分为敏感型和耐药型。该方法的周期很长,因为病毒生长慢,并需要活的病毒。CMV耐药性检测的“金标准”是空斑降解检测方法[15],该方法是在药物存在的情况下,通过测定受感染的斑块而进行的,实验步骤包括病毒的分离培养、传代培养和扩增、量的滴定、耐药浓度的测定,完成整个实验需要1个月以上的时间,而且在传代培养中可能出现另外的耐药株,因而限制了该方法的广泛应用。目前已开发出采用流式细胞仪、放射探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检测方法,以缩短检测时间,这些方法都需要活的病毒株,并在分析过程中,还应有标准的耐药株和敏感株作对照,也限制了临床应用[16]。基因型检测是建立在CMV基因组中耐药性突变的基础上,耐更昔洛韦的CMV株主要是UL97基因的突变,这些突变集中于密码子460、520和590-607,因而可以用PCR加酶切的方法来检测。密码子460和594的突变导致内切酶位点的消失,而密码子520和595的突变导致内切酶位点的增加,通过电泳生成不同的内切酶图谱,只要突变的病毒株达到所有病毒株的10%,即可检测得到。这种限制性酶内切方法最大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快捷,在2d内即可得到结果,并且可适用于多种临床标本(血浆、脑脊液等),缺点是不能发现不导致限制性内切酶图发生改变的突变,例如少数突变只发生于UL54序列,不存在于UL97序列。所以限制性内切酶图阳性的标本可以肯定是对更昔洛韦耐药,而对于阴性的标本不能完全肯定绝对不耐药,有时需要做进一步的测序工作。目前,PCR加限制酶切的方法不仅限于检测UL97的突变, 也可以用来检测UL54序列中的L501F和A809V基因。由于基因测序技术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用PCR加酶切或DNA核苷酸测序以检测病毒株发生的基因突变,是当前的最佳检测手段。总之,对CMV耐药性的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导致了耐药株的产生,其交叉耐药性和与药物相关的毒性作用限制了药物的效果,因而当前急需研究新的作用机制,研制新的抗CMV药物。

【】
    1 Mehrdad M, Lottie SW. Lawrence D, et al. Variations in the cytomegalovirus DNA polymerase and phosphotransferase genes in relation to foscarnet and ganciclovir sensitivity. Journal of Clinical Virology, 2001, 23(1): 1~15.

  2 Boucher A, Lord H, Collette S, et al.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in kidney transplant recipients: evolution of approach through three eras. Transplant Proceedings, 2006, 38(10): 3506~3508.

  3 Jabs D, Martin B, Forman M, et al. Mutations conferring ganciclovir resistance in a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nd cytomegalovirus retinitis. J Infect Dis, 2001, 183(3):333~336.

  4 Lurain N, Bhorade S, Pursell K, et al. Analy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tiviral drug~resistant cytomegalovirus isolates from solid organ transplant recipients. J Infect Dis, 2002, 186(6): 760~767.

  5 Gerna G, Baldanti F, Grossi P, et al. Diagnosis and monitoring of human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in transplant recipients. Rev Med Microbiol, 2001, 12 (2): 155~162.

  6 Kruger RM, Shannon W, Arens M, et al. The impact of ganciclovir~resistant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after lung transplantation. Transplantation,1999, 68(9): 1272~1279.

  7 Bruyn De, Whelan TP, Mulligan MS, et al. Invasive Pneumococcal Infections in Adult Lung Transplant Recipi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 2004, 4(8):1366~1371 .

  8 Christoph S, Elisabeth P, Theresia P. Cytomegalovirus disease in the era of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Journal of Clinical Virology,2006,37: 1~9.

  9 Baldanti F, Simoncini L, Sarasini A, et al. Ganciclovir resistance as a result of oral ganciclovir in a 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 with multiple human cytomegalovirus strains in blood. Transplantation, 1998, 66(3): 324~330.

  10 Emery VC, Sabin CA, Hassan~Walker AF, et al. Viral~load kinetics and CMV disease. Lancet, 2000, 356:1353~1359.

  11 Jabs D, Griffiths P. Formivirsen for the treatment of cytomegalovirus retinitis. Am J Ophthalmol, 2002, 133(4): 552~558.

  12 Zhou L, Fan J, Zheng S, et al. Prevalence of human cytomegalovirus UL97 mutation in transplant recipients in China. Transplantation Proceedings, 2006, 38(8): 2926~2928.

  13 Chou S, Lurain N, Thompson K, et al. Viral DNA polymerase mutations associated with drug resistance in human cytomegalovirus. J Infect Dis, 2003, 188(1): 32~40.

  14 Mehrdad M, Lottie S, Britta W, et al. Point mutations induced by foscarnet (PFA) in the human cytomegalovirus DNA polymerase. Journal of Clinical Virology, 2003, 26(2): 301~306.

  15 Landry M, Stanat S, Biron K, et al. A standardized plaque reduction assay for determination of drug susceptibilities of cytomegalovirus clinical isolates.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0, 44(3): 688~693.

  16 Fausto B, Nell L, Giuseppe G. Clinical and biologic aspects of human cytomegalovirus resistance to antiviral drugs. Human Immunology, 2004, 65(2): 403~4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