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并存病的处理体会
作者:王小刚,余世才,高晓峰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围手术期并存病的处理。方法:回顾分析LC 1 670例中296例并存病的临床资料,其中高血压136例,冠心病74例,糖尿病86例。经围手术期正确处理后行LC术。结果:术中1例死于严重心率失常,1例术后9d死于恶性高血压,酸碱平衡紊乱,其余手术均获成功。结论:在重视避免手术严重并发症的同时,术前需对患者并存病作出合理评估和,以减少术中并存病引发的不良后果。加强围手术期并存病的处理,对降低LC围手术期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围手术期;并存病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以创伤小,术后患者痛苦小,康复快等优点被胆囊结石患者所接受。随着手术方法的改进,经验的积累,技术的提高,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越来越少。但是,高龄患者,尤其是伴有心脏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的患者,围手术的处理状况对手术有较大影响。现将我院开展LC5年来,处理围手术期并存病患者296例的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1年1月至2006年2月为1 670例患者行LC术,其中296例有并存病,男89例,女207例,12~93岁,平均48.6岁。胆囊结石247例,胆囊息肉49例。既往病史有高血压136例、冠心病74例、糖尿病86例,同时合并2种疾病19例,3种疾病10例。
1?2 手术方法 患者均在全麻及CO2气腹下行LC,手术时间25~180min,平均71min,气腹压10~11mm Hg。术前均常规做心电图、胸片、血常规、空腹血糖、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高血压患者术前血压控制在170/100mm Hg以下,冠心病患者术前予以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心肌功能、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的治疗;糖尿病患者术前空腹血糖控制在7.78~8.33mmol/L,尿糖(±~+),老年人空腹血糖<9.4mmol/L。
1?3 观察指标 围手术期患者血压、空腹血糖及心功能情况。其中,术中、术后血压舒张压>120mm Hg 27例,血压波动>40mm Hg 11例。术中出现恶性高血压1例,严重心律失常1例。术后空腹血糖>11.11mmol/L 6例。29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了LC术。
2 结 果
高血压病136例,经围手术期控制血压,135例手术获得成功,1例术后9d出现恶性高血压,并发中枢性呕吐,致酸碱平衡紊乱死亡。冠心病74例经围手术期营养心肌,改善心肌功能,73例手术获得成功,1例术中出现严重心率失常死亡。糖尿病86例,经控制血糖,手术均获成功。
3 讨 论
并存病增加了LC的手术风险,正确处理围手术期的并存病对成功实施LC具有重要作用,现将处理体会报道如下。
3?1 高危患者术前重要脏器及严重并存病的评估和改善 全麻时会发生CO2潴留、PaCO2升高,心脏后负荷增加,外周阻力增加,心肌缺氧,心率失常等生理变化[1]。术前应对患者全身情况有足够的了解,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不仅要重视外科疾病本身,还应考虑并存病的潜在危机,术前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术前对症处理可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保护和支持机体的应激能力。我们认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是老年人LC围手术期主要危险的并存病。术前应调整心肌供氧,改善缺氧、心功能和全身情况。术前对重度高血压(DBP>120mm Hg)患者检查心功能,使用药物,控制血压在170/100mm Hg以下,并稳定2周以上才可考虑手术。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应控制心衰1年以后手术。对血压过高的急诊病例,用硝普钠或硝酸甘油降压。术前要做好冠心病患者的思想工作,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必要时予以适当镇静剂,术前使用药物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及心肌功能,术后予以极化液治疗。其手术时机为:心电图证实没有明显的心肌缺血和心律紊乱,心功能良好。心绞痛者手术应延迟到心绞痛被控制,冠状动脉血供改善和心律正常。有陈旧性心梗者,应推迟6个月手术。近3个月内有恶性高血压、未控制的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者均暂不行LC术。术前对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对中—重度糖尿病患者,可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3?2 高危患者手术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及术中监测
3.2.1 缩短手术时间 手术时间过长,气腹压力过高,对患者呼吸、循环系统有较大影响,气腹后易引起缺氧[2],并可引起血气及酸碱平衡的变化,有潜在的血流动力学急剧波动、肺气压伤等危机。气腹后CO2使血钾升高,可产生心肌抑制、房室传导阻滞和异位心律,故高龄患者的手术时间应尽量缩短。
3.2.2 适当降低气腹压力 LC术中腹内压应低于2.67kPa[2]。气腹压力过高,CO2易经腹膜大量吸收,形成高碳酸血症,引起心律失常,发生率可达14%~15%,室性早搏和心动过速最为常见[2],适当降低气腹压力对减少手术风险有重要意义。有学者认为[3],气腹压控制在12mm Hg以下更为安全。
3.2.3 高碳酸血症的处理 术中加强心电监测,保证每分钟通气量,促进CO2从肺部排出。术中进行血气分析是最适宜的方法。资料显示[4],当PaCO2增高至49.5mm Hg时,潮气量增高50%持续20min,可使PaCO2降至正常水平。
3?3 术后监测和处理 术后24h监测和处理很重要,老年患者体质差,全麻拔管后CO2排出量较低,术后疼痛、气道分泌物等因素可致患者出现低氧血症,术后血压升高可促发心肌缺氧、梗死。术后24h应行血气分析,监测PaO2、PaCO2、pH值、常规心电图、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并予以止痛镇静药物吸氧,必要时予以胃肠减压,足三里封闭治疗。术后仍要纠正高碳酸血症,低流量吸氧极为重要,同时行血气分析。冠心病患者术后易发生心功能不全,应予以营养心肌,液体输入量控制在1 500~2 000ml,速度为2~3ml/min,注意钠的摄入并行心电监测。糖尿病患者术后监测血糖,控制血糖在正常略高水平,必要时可用胰岛素控制。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改善心肺功能,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总之,对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患者,术前要正确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及并存病的潜在危机,积极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和对手术的耐受力;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尽可能的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气腹压力,术毕尽可能排出腹内CO2;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积极给氧,继续治疗并存的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尽可能减少LC围手术期并存病所致的不良后果。
【】
[1] 杜立学,张煜,孙中杰.LC围手术期死亡原因的分析及对策[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6,11(3):247?249.
[2] 胡三元.腹腔镜临床诊治技术[M].山东:山东技术出版社,2001:30?67.
[3] 李建平,戴途,陈波.低腹压LC对呼吸循环的影响[J].手术学杂志,2004,8(4):239.
[4] 毛德志,倪文,于布为.长时间腹腔镜手术对呼吸循环影响的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1995,11(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