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F-Ⅱ基因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关键词】 IGF-Ⅱ基因 肝细胞癌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各种癌症中恶性程度很高的一种癌瘤之一,本研究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从mRNA水平检测IGF-Ⅱ基因在肝癌、癌旁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探讨肝癌的发生机制并探索可用于肝癌早期诊断及筛选的分子标志物。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为2002年12月~2003年12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及青岛市市立医院肝胆外科手术患者。30例患者为HCC组,男22例,女8例,年龄33~71岁,平均52岁,术中取癌区、癌旁区(距癌边缘2~5cm)组织标本,各30份。10例肝血管瘤手术患者为正常对照组,男11例,女5例,年龄35~59岁,平均52岁,术中取正常肝组织标本。
1.2 半定量RT-PCR (1)组织单细胞制备;(2)Trizol法提取组织总RNA;(3)逆转录合成cDNA:42 ℃ 1 h,99 ℃ 5 min,快速冷却至4 ℃;(4)PCR检测IGF-Ⅱ基因表达。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检测逆转录效率并作为内参照基因。
1.3 PCR产物定量及分析 采用德国Tanon Gis-1000凝胶图象分析系统,扫描并电泳条带光密度值作为PCR产物的相对含量。用IGF-Ⅱ基因与GAPDH光密度的比值代表IGF-Ⅱ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1.4 统计学处理 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χ2检验法、方差分析及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肝癌组、癌旁组和对照组IGF-ⅡExon4基因表达率分别为70.0%(21/30)、66.7%(20/30)和20.0%(22/30),IGF-ⅡExon4B基因表达率分别为:86.7%(26/30)、73.3%(22/30)和0。肝癌组和癌旁组比较:P均>0.05;肝癌组和对照组比较:P均<0.01;癌旁组和对照组比较:P均<0.05
3 讨论
人正常 IGF-Ⅱ基因为长30 ×103的单拷贝基因,位于11pl5,其转录与表达受4种不同启动子的调节(P1~P4),成人IGF-Ⅱ基因的表达主要受到肝组织特异的启动子P1的驱动,表达水平很低[1]。
近年研究发现,癌前病变状态的肝组织及HCC组织中常有 IGF-Ⅱ的异常表达[2],而且 IGF-Ⅱ可通过内分泌作用及自分泌/旁分泌途径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与分化[3],肝细胞在发生异常增殖和分化的某阶段再次激活已关闭的P2、P3、P4启动子而产生胚胎表型的逆转,导致类似胚胎样细胞的表达,间接促进HCC血管形成。本研究结果显示IGF-Ⅱ基因在30例肝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中均呈高表达;在对照组正常肝组织中IGF-Ⅱ基因的表达水平极低,IGF-Ⅱ基因的异常表达且呈渐增趋势,提示IGF-Ⅱ基因在HCC中的高表达与其发生密切相关。
IGF-Ⅱ基因共有7个外显子,其中P2控制Exon4及Exon5、6、7的转录,P3控制Exon4B及Exon5、6、7的转录,其区别在于Exon4和Exon4B的不同。通过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Exon4和Exon4B的表达,可以反映P2和P3的活性。本研究结果提示:P2和P3的高活性可能导致了IGF-Ⅱ基因的过量表达。IGF-Ⅱ基因在肝癌组织中胚胎性逆转表达可能存在多种启动子模式,最终的阐明还有待于更具体,更深层次的研究。
IGF-Ⅱ基因在癌前状态及肝癌组织中呈异常过量表达,可能是导致HCC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IGF-Ⅱ基因检测有可能成为肝癌早期诊断和筛选的手段之一。
【】
[1] Kim KW, Bae SK, Lee OH, et al. 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Ⅱ induced by hypoxia may contribute to angiogenesis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Cancer Res, 1998,58(2):348-351.
[2] Seo JH, Kim KW, Park BC. Different protein binding pattern in the P3 promoter region of the human 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Ⅱ gene in the human liver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issues[J]. J Korean Med Sci, 1998,13(2):171-178.
[3] Hartmann W, Waha A, Koch A, et al. Promoter specific transcription of the IGF2 gene: a novel rapid, non-radioactive and highly sensitive protocol or mRNA analysis[J]. Virchows Arch, 2001,439(6):803-8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