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复胃补脾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敖金龙 白淑玉 时间:2010-07-14

【摘要】  目的:观察太子复胃补脾汤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三年的门诊萎缩性胃炎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5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自拟太子复胃补脾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100例,显效46例,有效4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50例,显效15例,有效2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可病理疗效比较,两组对腺体萎缩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且两组间疗效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相关资料略。综合疗效判定:治疗组病理疗效显效26例,有效45例,无效29例,总有效率为71%。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20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46%。两组病理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副作用和禁忌症,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中医药疗法 太子复胃补脾汤

  萎缩性胃炎其发病机制多由感染、自身免疫、十二指肠液反流及老年体衰饮食因素所致胃粘膜炎症,继之腺体破坏萎缩之过程。而中医认为是寒热之外邪、饮食不节不洁、肝郁等所致脾胃阴阳俱虚,气弱律亏,日积月累所形成。临床属疑难之症,近年来本院多采用中医药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为近三年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50例。其中治疗组男68例,女32例;年龄42~71岁,平均51岁;病程1~23年,平均8年;症状积分(8.66±2.41);胃粘膜腺体萎缩程度:轻度25例,中度59例,重度16例;不完全性结肠型腺上皮化生程度:无化生21例,轻度33例,中度24例,重度22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39~68岁,平均49岁;病程1~25年,平均8年;症状积分(8.51±2.39);胃粘膜腺体萎缩程度:轻度14例,中度31例,重度5例;不完全性结肠型肠腺上皮化生程度:无化生10例,轻度18例,中度12例,重度10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00年5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井冈山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意见标准,经胃镜和病理诊断标准确诊。

  1.3  辨证分型标准  ①饮食停滞型:胃痛或微痛,但不适较重,脘腹胀满或吐或矢气后痛、胀、不适减轻或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②肝气犯胃型:胃脘胀闷,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情志因素影响较大,舌苔薄白,脉沉弦。③胃阴亏虚型:胃痛隐隐,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④脾胃虚寒型: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纳差,神疲乏力,甚至手足不温,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迟。⑤阴阳二虚型:胃痛隐隐,口燥咽干,舌红少津,但恶寒喜暖,得温则痛减,舌红苔薄,脉细数或虚弱。

  2  治疗及观察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以自拟太子复胃补脾汤为基本方,组成:太子参35g、白术15g、茯苓15g、石榴皮15g、石斛15g、白蔻10g、鸡内金15g、山药15g、沉香10g、党参15g。上方按症型相应加减变化:饮食停滞型减沉香、党参加枳实15g、山楂15g、六曲15g;肝气犯胃型减白蔻、山药加柴胡15g、厚朴15g、香附15g;胃阴亏虚型减石榴皮加沙参15g、麦冬15g、白芍15g;脾胃虚寒型加肉桂10g、良姜5g、黄芪15g;阴阳两虚型加吴茱萸14g、丁香5g、山奈10g、沙参15g、玉竹15,对照组各型均不合用太子复胃补脾汤。

  以上方药,每日1剂,水煎分上、下午各口服1次,3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伴有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加用西医常规抗菌药物治疗。

  2.2  观察方法  对照组100例根据症型分别用太子复胃补脾汤加减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对照组50例按常规药物治疗。根据症状积分及胃粘膜腺体萎缩程度判断疗效标准,疗效标准见本章结果部分。

  表  两组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病理改变疗效比较(略)

  注:治疗前,P>0.05;治疗后,P<0.05。

  2.3  随访  所有患者治疗后均进行随访,时间为1年~2年4个月。其中治疗组68例随访2~2年4个月,20例随访1年~2年,12例随访8个月;对照组35例,随访2年~2年4个月,8例随访1年~2年,7例随访8个月。

  2.4  观察  无不良反应。

  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x2检验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①症状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症状分值≥80%;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或明显减轻,症状分值≥20%而<80%;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症状分值<20%。②病理疗效标准:显效:粘膜萎缩改善2个级差以上或改善2个级差同时改善肠化生1个级差或粘膜萎缩改善1个级差同时改善肠化生2个级差或消失;有效:粘膜萎缩,肠化生各改善1个级差或单纯改善1个级差;无效:病理无改善或加重。

  3.2  两组症状疗效比较  治疗组100例,显效46例,有效4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50例,显效15例,有效2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

  3.3  病理疗效  两组对腺体萎缩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且两组间疗效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相关资料略。综合疗效判定:治疗组病理疗效显效26例,有效45例,无效29例,总有效率71%;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20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46%。两组病理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自拟太子复胃补脾汤中太子参取其补气养胃滋阴之功,为本方中之要药。白术、山药、茯苓均益气补脾健胃,石榴皮开胃进食之效,鸡内金消食化积运脾活胃,石斛滋阴养胃,白蔻行气和胃宽中,沉香温胃降气调中,因胃病之久影响血液之化生多出现阴血之亏虚,故用党参以补血益气,临床随症加减。总之,该方补气调气,滋阴补阴,温阳化积,寒热并用之多法。目的在于萎缩型胃炎是一种胃病之顽疾,单靠一症一法难以奏效。常规中西药治法亦有一定疗效。但是,通过观察在病理方面,粘膜萎缩改善和肠腺上皮化生该方有显著之效果,所以在今后临床上有一定研究推广之价值。

【】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分会.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R].胃肠病学,2000,5(2):77~7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第1辑.199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