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雾化吸入治疗肺心病疗效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肝素
【摘要】目的:探讨肝素雾化吸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肝素,12天后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肝素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80.5%,无效率19.29%。结论:治疗组加用雾化吸入肝素后可以改善肺心病的血液微循环障碍,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心肺功能。【关键词】肺源性心脏病 肝素 雾化 肺动脉高压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该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增高,且在冬春季易发病,发病时常伴随高粘滞血症,心肺功能衰竭。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内科采用肝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140例均符合199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原发病均为慢性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选择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肺心病病人,且排除下列情况:①出血或出血倾向;②活动性消化性溃疡;③血压过高,大于180/110mmHg(24/14KPa);140例患者中男120例,女20例,年龄50~82岁,平均66岁,心功能分级按NYHA分级,Ⅲ级102例,Ⅳ级38例。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对照组42例。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低盐饮食,吸氧、改善通气、抗感染、祛痰、利尿,洋地黄强心、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肝素每公斤10mg,用0.9%生盐水20ml雾化吸入,每日2次,每次间隔时间为6~8小时,疗程前和疗程结束后查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同时密切观察紫绀,咳嗽,气促,肺部音等变化。
1.3 疗效判断 有效:临床症状缓解,心功能改善,心悸、气促、呼吸困难消失,双肺音减少或消失,紫绀消失或减轻,心功能改善Ⅰ~Ⅱ级;无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呼吸困难不明显,心功能改善小于Ⅰ级。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组98例,有效98例,有效率1OO%,对照组42例,有效34例,无效8例,有效率80.8%,无效率19.2%,治疗组有效率大于对照组。治疗组中有67例用肝素雾化3~8天有效,有31例用肝素雾化8~12天有效,用8~12天均为年龄大于75岁,心功能多为Ⅳ级,肺心病病史较长(大于5年)患者。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未发现出血倾向及其它不良反应,治疗组在治疗前后血常规,PT、APTT无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肺心病患者由于缺氧直接使肺心血管平滑肌收缩,肺血管床减少,肺动脉痉挛,血容量增加及血粘稠度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心肺功能衰竭[1]。肝素通过抗激活因子Ⅱa和抗激活因子X a起抗凝作用,且肝素抗X a作用强,抗凝血酶作用弱,对血小板功能影响小,不引起血小板减少[2]因而在治疗组中未见出血并发症。它能减轻高凝状态,防治肺动脉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减少红细胞粘附,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心肺供血、供氧[3]。肝素雾化吸入还具有抗炎,抗过敏、清除痰液,直接解除支气管痉挛,降低或抑制肺动脉高压形成,而达到改善心肺功能治疗肺心病的目的,该药雾化在支气管和肺泡浓度高,且易吸收、作用时间长。对肺心病患者无不良反应、无痛苦、病人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
[1] 叶任高,陆再英,主编. 内[M].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6~91.
[2] 祁学成,王 梅。 肝素葛根素注射液合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J]. 临床医药杂志,2005,3(4):17~19.
[3] 黄东芳,冉大强. 慢性肺心病28例治疗会[J]. 医疗卫生,2005,27~28.
下一篇:龙珠软膏临床研究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