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珠软膏临床研究回放
【关键词】 龙珠软膏 临床应用 中医药疗法 综述
龙珠软膏是马应龙系列产品之一,主要用于疖、痈等病证。近年来,新的临床应用不断涌现,现概述如下。
1 肛门疾病术后疼痛与皮瓣水肿
肛门疾病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①肛门周围组织受到不同程度手术刺激和损伤;②手术后创面暴露,直接受到粪便、填塞物、直肠分泌物等刺激;③括约肌痉挛;④术后创面水肿或感染;⑤患者精神紧张、恐惧和机体对疼痛过度敏感等。龙珠软膏在体内体外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并显著抑制炎性肿胀和降低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消除水肿,明显提高疼痛刺激的耐受性,有较好的镇痛和加速创面愈合作用[1][2] 。
2 肛管溃疡
肛管溃疡,临床上常称为肛裂。肛管溃疡多为单发,沿肛管放射状呈棱形。肛管溃疡的发生,与局部解剖结构、外伤、感染、慢性炎症刺激、肛管狭窄等因素有关,病理改变主要有溃疡、裂痔、肛乳头炎、肛窦炎、瘘道、栉膜增厚。临床表现为疼痛、出血、便秘、瘙痒等。治疗上主要分为手术疗法及非手术疗法两大类。手术疗法因其有一定痛苦,部分患者不乐于接受。这一群体对痛苦小、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是期待的。龙珠软膏治疗肛裂疗效显著、后遗症较少,只是复发率比手术治疗要高。所以应结合内科治疗,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对肛管的损伤刺激,也就是减少复发从而提高远期疗效[3]。
3 肛肠病术后创面愈合
肛肠疾病术后良好的治疗与护理是手术疗法获得成功的必要保证。痔、瘘、肛裂、肛周脓肿术后换药对预防和控制感染、伤口祛腐、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至关重要。采用龙珠软膏术后换药,能促进手术创面的愈合[4~7]。
4 褥疮
褥疮又名“席疮”,因久着席褥生疮而得名。多见于昏迷、半身不遂或下肢瘫痪等病人。该病初起时多在尾骶部、背脊、足跟等部位的皮肤上,有一破损面或为一小褐色红斑,很快形成黑色腐败组织和溃疡,往往不易收敛。褥疮的换药,某些药物对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患处皮肤过敏,有的患者长期换药后易产生耐药性。龙珠软膏对久溃不敛的伤口,具有独特的祛腐生肌功能[8~9]。
5 结节性红斑
一般认为结节性红斑是由真皮中下部和皮下组织上部的脉管和脂膜炎症所导致的结节性皮肤病。多与感染、药物、某种全身性或内脏疾病有关,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一般采用寻找病因,对症处理的办法进行治疗。李青松等采用四妙勇安汤加味联合龙珠软膏治疗结节性红斑36例,对于疼痛的改善、皮损的消退疗效显著[10]。
6 皮肤化脓性感染
疖是致病菌侵犯单个毛囊深处及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其病变范围较毛囊炎为大,好发于头面部、发际、颈项部及臀部等常受摩擦的部位,多发于夏秋季节。龙珠软膏外敷,能有效预防皮肤脓肿形成[11]。此外,龙珠软膏能有效地清除化脓性皮肤病的细菌,对带状疱疹继发化脓性皮肤病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2]。
7 小腿顽固性溃疡
静脉曲张为较大静脉干及其分支因静脉压增加,而产生扭曲性延长和扩张,所引起的慢性炎性皮肤损害俗称淤积性皮炎或静脉曲张综合征。长期从事站立和重体力劳动者容易引发静脉瓣膜病变。下肢静脉曲张诱发的溃疡,在抗感染的同时局部给予多种药物,如龙珠软膏、营养疗法和抗过敏治疗能提高治愈率[13]。
8 静脉炎
静脉炎是浅表静脉的一种非化脓性急性炎症,主要是由于刺激性或高渗性液体、细菌毒素作用及静脉内插管机械性刺激等引起,病变主要发生于头皮及四肢的浅表静脉。受累部位表现为皮肤红肿、疼痛,可扪及有压痛的条索状硬结,严重者可造成局部坏死。
龙珠软膏对浅表性静脉炎不仅可消肿化瘀,同时具有抗炎作用,还可促进伤口愈合,特别在初期可直接软化硬结,促进局部炎症的消退,不留疤痕,且可明显缩短红肿、硬结消退时间[14]。
9 坏疽性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发。初次或原发性感染为水痘,常见于儿童,再次感染为带状疱疹,多见于成人。坏疽性带状疱疹多见于年老体弱或患恶性肿瘤及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表现为局部溃烂坏死及所属淋巴结肿痛,病程较长,疼痛剧烈,难以忍受。皮损完全消退后,易发生带状疱疹后疾病,后遗神经痛可持续数月之久。中药煎剂内服、口服阿昔洛韦、外用龙珠软膏治疗带状疱疹,能明显缩短水疱干涸时间及疼痛时间,促进坏死面早期愈合,加速痊愈过程,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15]。
10 尖锐湿疣术后
尖锐湿疣是一种难治性的性传播疾病,临床主要是利用电灼或激光去除疣体。然后使用抗病毒药物去除体内残存的病毒以防止病情复发。疣体电灼后留下的创面比较难恢复。龙珠软膏可以明显减少创面分泌物,控制创面感染从而使创面加速愈合,但同时又不会抑制局部兔疫而加重尖锐湿疣的复发[16]。
龙珠软膏系武汉市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马应龙系列产品之一,由麝香、牛黄、冰片、珍珠、琥珀、炉甘石、硼砂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腐生肌的功效。药研究表明,该品有一定的抗炎、镇痛和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
龙珠软膏对肛肠病术后有较明显的镇痛、消退皮瓣水肿的作用,对肛管、腰背部、下肢溃疡的皮损有明显的修复和促进愈合作用,对化脓性皮肤病的致病菌有一定的清除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作用机理的探索似应加强。
不少采用了严格的随机分组、阳性对照的原则,方法,数据可信。因其良好的抗炎、镇痛、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龙珠软膏的应用存在着一定的拓展潜力,值得进一步挖掘和发扬。
【文献】
[1] 何 锋,曹泮悬,陈凤兰.龙珠软膏对肛门疾病术后镇痛促愈作用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10):637.
[2] 秦建平,田 静,胡 勇.龙珠软膏治疗混合痔术后皮瓣水肿50例[J].新中医,2006,38(6):70~71.
[3] 陈淑芬.珠软膏治疗肛裂220例[J].医药导报,2005,24(11):1028.
[4] 陈惠华.龙珠软膏促进痔瘘手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J].药学杂志,21(10):622~623.
[5] 徐朝晖,张同义,姜荣良.龙珠软膏用于肛裂术后创面换药[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4):256.
[6] 徐永强.龙珠软膏合用甲硝唑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J].医药导报,2006,25(5):438.
[7] 肖天宝,姚媚芳,赖象权.龙珠软膏促进肛屡术后创口愈合50例[J].医药导报,2006,25(9):924~925.
[8] 艾惠兰,黄一宪,周银珍.珍珠粉、龙珠软膏合用治疗褥疮[J].湖北中医杂志,2000,22(10):38.
[9] 彭淑芬.辨证施护联合龙珠软膏外敷治疗压疮30例[J].护理学杂志,2006:21(15):36~37.
[10] 李青松,黎红梅,杨 军.四妙勇安汤加味联合龙珠软膏治疗结节性红斑疗效观察[J].华中医学杂志,2006, 30(4):338.
[11] 杜成忠,墙登梅,江剑华.龙珠软膏外敷预防皮肤脓肿形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3):186~187.
[12] 王海.龙珠软膏治疗带状疤疹继发化脓性皮肤病150例疗效观察[J].贵州医药,2003,27(1):70~71.
[13] 郭 荑.下肢静脉曲张诱发小腿顽固性溃疡63例治疗体会[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3,19(4):411.
[14] 许 敬,吴 燕,王巧玲.龙珠软膏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1,16(10):635.
[15] 张勇枚,籍 红.中西医结合治疗坏疽性带状疱疹[J].湖北中医杂志,2001,23(12):18.
[16] 晏洪波,王国芳,陈庆华.龙珠软膏促进尖锐湿疣手术后伤口愈合的疗效观察[J].医药导报,2006,25(3):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