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宁防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复发临床研究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中医药疗法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医学对该病的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及手术治疗3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应用最广泛,但患者停药后1~3年内复发率达40%~50%[1]。2001-06—2006-06,笔者应用甲亢宁治疗甲亢3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60例均为本院糖尿病科甲亢初发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16~40岁;病程3~6个月。对照组30例,男8例,女22例;年龄17~43岁;病程3~7个月。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内》[2]甲亢的诊断标准:①高代谢症状和体征;②弥漫性甲状腺肿大;③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增高,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他巴唑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用量。
1.3.2 治疗组 在服用他巴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亢宁(药物组成:浙贝母10 g,白芍药20 g,川芎20 g,生牡蛎30 g,夏枯草15 g,柴胡15 g,瓜蒌20 g,陈皮20 g,茯苓15 g,牡丹皮15 g,甘草15 g。本院制剂室加工成胶囊。制备方法:方中药物除川芎外加水浸泡1 h,煎1 h,过滤,药渣加水再煎1 h,过滤,将2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热测相对密度1.28 g/mL,加川芎(粉碎至20目)收膏,共同烘干后粉碎至100目,制粒,烘干后装入0号胶囊,分装即得。每粒胶囊约相当于生药5 g),前6个月每次6粒,每日3次口服;6个月后减为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
1.3.3 疗程 2组均2年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疗程结束2年后统计复发率。
1.4 疗效标准[3] 显效: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甲状腺肿大较前缩小2~3度;有效: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甲状腺肿大较前缩小1度;无效:甲状腺肿大无变化。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复发率比较 治疗组复发5例,复发率16.7%;对照组复发13例,复发率43.3%。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甲亢(Graves病)是一种多由情志刺激而诱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复发率较高。复发的原因较复杂,与自身免疫状态有关,具体原因尚不明确。从以往关于该病的临床研究分析,甲状腺肿大程度无明显好转者,甲亢的复发率较高[1]。甲亢属中医学瘿病范畴,多由气滞、血瘀、肝火、痰凝等所致。中药制剂甲亢宁中柴胡疏肝解郁;夏枯草清肝散结;瓜蒌、陈皮健脾理气,化痰散结;川芎、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牡蛎、浙贝母平肝潜阳,化痰软坚散结;白芍药养阴柔肝,理气化痰,防苦寒清热之药性太过;茯苓、甘草健脾理气,化痰消肿。诸药合用,共奏理气活血、清肝解郁、化痰散结之功。药理研究表明,瓜蒌可改善微循环[4];茯苓、白芍药可改善微循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4];牡蛎可镇静安神,减轻情志波动,降低甲亢的发病诱因[4];川芎可改善循环,镇静,降血压,减轻甲亢所致的高代谢状态[4];甘草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4]。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与单纯用西药相比,对甲亢的复发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其机制可能与中药通过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促使肿大的甲状腺明显缩小有关,其确切的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
[1] 冯凭.甲状腺疾病[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6:130,137.
[2] 叶任高,陆再英.内[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32-733.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163-164.
[4] 李希新.当代中药临床应用[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4:270,550,310,772,577,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