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巴韦林喷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贺双文 时间:2010-07-14

【摘要】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喷剂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疱疹性咽峡炎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喷剂喷咽腔,首日每2 h一次,共8次,第2日及以后每4 h一次,4次/d,2~3喷/次,共用5~7 d。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0.0%,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显效率38.9%,总有效率7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及疱疹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巴韦林喷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明显,依从性好,可作为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首选药物之一。

【关键词】  疱疹性咽峡炎;利巴韦林;病毒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疼、不能吞咽、流涎等症状,其主要病原为柯萨奇病毒感染。我科应用利巴韦林喷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40例,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2005年6月~2006年6月我科留院观察及住院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76例,病例选择条件[1]:(1)年龄4月~5岁,突然发热、咽疼、不敢吞咽、流涎;(2)咽充血,咽弓、软腭、悬雍垂的粘膜可见数个及十数个灰白色疱疹,直径1~3 mm,周围有红晕;(3)病变局限于咽峡部而不波及口腔前部,亦不发生于齿龈及颊粘膜;(4)局部淋巴结不肿大;(5)末梢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无异常淋巴细胞。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及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退热、口腔护理,静滴穿琥宁10 mg/(kg·d),合并细菌感染加用青霉素或大环内酯类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予利巴韦林喷剂(蓬莱诺康药业有限公司)喷咽腔,首日每2 h一次,共8次,第2 d及以后每4 h一次,2~3喷/次,4次/d,共用5~7 d。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略)

  1.3  疗效判断标准[2]

    显效:2 d内体温恢复正常,饮食好转,咽峡疱疹缩小,无溃疡形成;有效:4 d内体温恢复正常,饮食好转,咽峡疱疹缩小并逐渐消失,无溃疡形成;无效:治疗5 d以上,体温仍不能恢复正常,疱疹不愈,形成溃疡。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结果见表2。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略)

  2.2  两组退热时间及疱疹消失时间比较

    结果见表3。治疗组退热时间及疱疹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3  两组退热时间及疱疹消失时间比较(略)

  3  讨论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夏秋季发病率最高,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疼、流涎、不敢吞咽,可影响患儿进食,使病儿非常痛苦,其病原主要是柯萨奇病毒[1]。利巴韦林为核苷次黄嘌呤核苷类似物,其进入被感染的细胞后迅速磷酸化,其产物作为病毒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抑制肌苷单磷酸脱氢酶,从而引起细胞内鸟苷三磷酸减少,损害病毒RNA和蛋白质合成,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3]。利巴韦林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对RNA和DNA病毒都有作用,对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柯萨奇病毒也有抑制作用[4],是预防和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药物之一。利巴韦林可通过口服、静脉或雾化吸入方式给药。口服或静脉给药后,药物主要集中于红细胞内,半衰期长达40 d,而达到呼吸道表面浓度很低,且全身用药对血液及肝功能有不良影响。而通过雾化吸入给药,则70%的药物直接分布在呼吸道表面,局部药物浓度高,雾化吸入给药后,利巴韦林直接达口咽、鼻咽等部位,局部药物浓度高,起效迅速,抑制和杀灭病毒疗效更佳。雾化吸入药物半衰期短,仅为2 h,且用量小,明显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有研究表明,气雾剂呼吸道给药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副作用低、对肝肾等重要脏器损害小、治疗费用低、起效时间短等优点[5]。而且作为小儿,因无需口服用药,更增加了用药的依从性。

    本文结果显示利巴韦林喷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及疱疹消失时间亦明显短于对照组,故用利巴韦林喷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可有效控制症状,缩短病程,且具有用药量小、依从性好等优点。利巴韦林喷剂可作为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及其它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首选药物之一。

【】
    [1]胡亚美, 江载芳. 褚福棠实用儿[M]. 第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807.

  [2]甄娇岚. 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108例疗效观察[J]. 实用儿科杂志, 2002, 17(5): 317.

  [3]陈新谦, 金有豫, 汤 光. 新编药物学[M]. 第15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132?133.

  [4]万瑞香, 隋忠国, 李自普. 新编儿科药物学[M]. 第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73.

  [5]洪建国, 李 臻, 曹兰芳, 等. 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多中心临床观察[J]. 临床儿科杂志, 2006, 24(6): 525?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