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溴特罗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氨溴特罗辅助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对88例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采用抗感染、止咳、吸痰、雾化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氨溴特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咳嗽、咳痰、喘息、肺部哮鸣音、肺部湿口罗音等的消失时间和总治疗时间等方面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氨溴特罗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有效。
【关键词】 氨溴特罗;毛细支气管炎,儿童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较常见的疾病,多由呼吸道病毒尤其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感染引起患儿气道痉挛及气道分泌物增加。氨溴特罗是目前临床上唯一的解痉祛痰二合一药物,为了解其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特进行了88例患儿的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3月~2007年3月在我科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8例,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1]。全部病例均有咳嗽、咳痰、喘息、肺部哮鸣音、肺部湿口罗音,排除严重呼吸困难的病例。其中男47例,女41例,就诊时病程1~5 d,年龄1~18个月,其中≤6个月48例,~18个月40例。88例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略)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抗感染、止咳、吸痰、雾化等常规治疗,较重患儿临时给予3 d的糖皮质激素静脉给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氨溴特罗(易坦静,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口服,<8月2.5 mL/次,8月~1岁5 mL/次,2~3岁7.5 mL/次,4~5岁10 mL/次,6~12岁15 mL/次,2次/d。观察治疗前后咳嗽、咳痰、喘息、肺部哮鸣音、肺部湿口罗音等症状、体征变化情况及总治疗时间、不良反应等。
1.3 统计方法
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结果见表1。治疗组在咳嗽、咳痰、喘息、肺部哮鸣音、肺部湿口罗音等的消失时间及总治疗时间等方面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不良反应
组1例出现心率稍增快(<120次/min),1例出现双手轻微震颤,均未经过处理,停药后消失。表1 两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总治疗时间比较(了)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较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与支气管哮喘有相似的发病机理,其气道炎性改变与哮喘患儿气道炎症改变类似,较多见的病原体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病毒感染后可诱导气道内嗜酸性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和活化,通过促进上皮细胞表达趋化因子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增加炎性细胞的浸润;促进炎症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同时,病毒感染对气道的直接损伤,破坏气道上皮的完整性,增加气道致敏的概率和程度[2],结果是气道分泌物增加,气道痉挛,临床上出现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故临床上除常规治疗外,均要加强祛痰及解痉等辅助治疗。氨溴特罗是盐酸氨溴索和盐酸克伦特罗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中盐酸氨溴索为粘液溶解剂,可使痰液稀释并增加呼吸道纤毛的摆动,利于痰液排出[3];盐酸克伦特罗是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其支气管扩张用强于沙丁胺醇,并能增加呼吸道纤毛的运动,口服15 min起效,作用维持6 h以上[4],并作用于溶酶体,促进粘液溶解,有利于痰液的排出。本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溴特罗口服,治疗组在咳嗽、咳痰、喘息、肺部哮鸣音、肺部湿口罗音等消失时间及总治疗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因此,氨溴特罗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可减少服药种类及次数,缩短总治疗时间,临床上可考虑应用。
【】
[1]胡亚美, 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M]. 第七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1199.
[2]李昌崇, 郑吉善. 毛细支气管炎为哮喘的影响因素[J]. 实用儿科杂志, 2006, 21(4): 246.
[3]曹 玲. 婴幼儿病毒相关性喘息的治疗[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6, 21(4): 248.
[4]洪建国. 小儿喘息性疾病支气管扩张药物的应用和选择[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6, 21(4):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