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益心汤加减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关键词】 中医;中西医结合;病毒性心肌炎
摘要 目的:观察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西医结合的效果。方法:选用自拟益心汤为基础方临床辨证加减,辅以维生素、肌苷,10%葡萄糖配合治疗。结果:治疗组32例患者第一疗程治愈60.3%,第二疗程治愈87.5%,第三疗程全部治愈。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效果明显。
关键词 中医;中西医结合;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较常见的疾病,我院儿科自2003年10月~2005年6月以来运用中医辨证施治原则,灵活运用中药,自拟益心汤,配合西药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3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3年10月~2005年6月对我院住院的44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对照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在5岁~15岁,平均10岁,病程最短16 d,最长18个月,均为上呼吸道感染及过度劳累所致,诊断标准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心慌、心悸、活动后加重,心前区不适或疼痛、胸闷、憋气、乏力、头晕、烦燥易怒、夜寐多梦,重者浮肿喘促、气急、面色发青、脉结代、心肌酶检查均高于正常,心电图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出现ST-T改变,Ⅰ~Ⅱ房室传导阻滞,第一心音减弱, 心律失常,有奔马律,少数听诊心前区有Ⅰ级~Ⅱ级收缩期杂音。
1.2 治疗方法 自拟益心汤,其基本方:瓜蒌8 g~15 g,薤白8 g~15 g,桂枝3 g~6 g,党参2 g~15 g,黄芪10 g~15 g,当归8 g~15 g,川芎8 g~15 g,酸枣仁8 g~15 g,柏子仁8 g~15 g,五味子8 g~15 g,丹参8 g~15 g,炙甘草3 g~6 g。随证加减用药。心神不宁型,证见心悸、善惊易恐、苔薄白、脉结代,加用朱砂、龙齿、远志、茯苓。心血不足型:心悸、头晕面色无华、乏力、舌质淡红、脉细弱,加用龙眼肉、茯神、木香、大枣;阴虚火旺型:证见心悸不宁、心烦少寐手足心热、舌质红、脉红数,加用朱砂、生地、元参、黄连;心阳不足型:心中空虚、惕惕而动、形寒肢冷、舌淡白、脉虚弱,加用龙骨、牡蛎、附子、人参;饮邪上犯型:心悸眩晕、胸腔痞满、恶心吐涎、苔白滑、脉弦滑,加用云苓、白术、半夏、生姜;瘀血阻滞型:心悸不安、心痛时作或唇甲青紫、舌紫略有瘀斑、脉涩,加用桃仁、红花、赤芍、香附等诸药,辅以西药,转移因子6 mg/d,肌注,维生素C 100 mg/kg~200 mg/kg,肌苷0.2 g~0.4 g加10%葡萄糖250 mL,静脉点滴,1次/d,2 W为1疗程。对照组治疗方法:转移因子6 mg/d,肌注,维生素C 100 mg/kg~200 mg/kg,肌苷0.2 g~0.4 g加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2 W为1疗程。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体征、心电图等指征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等指征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减轻,心电图等检查有好转。无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心电图等检查无好转。
2.2 结果治疗组:1个疗程治愈20例,2个疗程治愈8例,3个疗程治愈2例,显效1例,有效l例,总有效率l00%,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对照组:1个疗程治愈3例,2个疗程治愈5例,3个疗程治愈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祖国医学属于心悸怔忡范畴,属于儿科临床常见症难治症之一。根据历代医家的论述,结合实践,我们认为本病的发生除了精神因素引起心主不安以外,多由气血阴阳不足,复感外邪,内含于心而成。本组32例患儿中91% 都有明显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可见感受外邪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其次过度疲劳也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原因,在治疗过程中重症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心悸初愈时禁止做剧烈运动。
在治疗方面我们认为中药治本为主:采用益气通阳,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自拟益气汤为基础方,其中瓜蒌、薤白、桂枝、取其温通心阳,宽胸理气散结之功;黄芪、党参、甘草取其补益心气、安心定志之功,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当归、川芎、丹参具有补血行气、活血祛瘀之功效,尤其丹参在活血祛瘀同时有助于新血管再生,调节机体反应性;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补血,养心神,五味子生津,收摄耗散之心气。诸药共奏心阳通、心气复,心血充盈,阳气有所依附,则心悸自止,在基础方的药味上根据不同证型,灵活加用药物使之药到病除,同时辅以西药转移因子增强或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增加助性T细胞数,维生素C,肌苷治疗,因维生素C为一种还原剂,在体内氧化还原过程能释放一种游离剂,可切断病毒核酸,阻碍病毒繁殖,从而起到抗病毒作用,并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肌苷可改善心肌代谢,促进心肌恢复,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
[1] 山东中医学院.黄帝内经素问校释.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859.
[2] 张酶焊.病毒性心肌炎分析.实用内科杂志,1995,11:341.
[3] 吕光荣.中医心病证治.昆明:云南卫生出版社,2002:48.
[4] 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08~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