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与母婴健康关系
作者:林楚容,庄佩华,刘丽东
【摘要】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分娩方式的关系及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分析206例胎膜早破孕妇发生难产和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围产儿死亡的例数,随机抽取同期无胎膜早破的健康孕妇206例作对照,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对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的影响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胎膜早破难产率升高,严重影响围产儿的生命健康。
【关键词】 胎膜早破;分娩方式;母婴健康
胎膜早破是妊娠晚期中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它对母婴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妊娠37周后胎膜早破发生率为10.0%,妊娠不满37周的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0%~3.0%。为探讨胎膜早破对孕产妇及围产儿的影响,现将我院于2005年3月至2006年10月所收住206例胎膜早破资料进行如下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5年3月至2006年10月在我科住院分娩的产妇总数。妊娠28周以上2 436例,其中胎膜早破206例,发生率8.45%;孕妇年龄19岁~37岁,平均年龄27岁;初产妇172例,占83.5%,经产妇34例,占16.5%;孕周<37周46例,占22.3%,孕周>37周160例,占67.7%。破膜后24 h内分娩者164例,占79.6%,24 h后分娩42例,占20.49%。阴道分娩者124例,占60.2%,剖宫产82例,占39.8%。
1.2 诊断标准 在临产前胎膜破裂,称为胎膜早破。
1.2.1 阴道窥器检查 见液体自宫口流出或阴道后穹窿有较多混有脂肪和胎粪的液体。
1.2.2 阴道液酸碱度检查 正常阴道液pH值为4.5~5.5,羊水pH为7.0~7.5。若pH值≥6.5提示胎膜早破。注意:黏液、精液及细菌污染可出现假阳性。
1.2.3 阴道液涂片检查 阴道液置于载玻片上,干燥后镜检可见羊齿植物叶状结晶为羊水。用0.5%硫酸尼蓝染色于镜下见橘黄色胎儿上皮细胞,用苏丹Ⅲ染色见黄色脂肪小粒,均可确定为羊水。
1.2.4 羊膜镜检查 可直视胎先露部,看不到前羊膜囊,即可诊断为胎膜早破。
1.2.5 胎儿纤维结合蛋白测定 fFN是胎膜分泌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当宫颈及阴道分泌物内fFN含量>0.05 mg/L时,胎膜张力下降,易发生胎膜早破,是胎膜早破的最佳检测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与分娩方式的关系及对围产儿的影响
见表1、表2。
表1 胎膜早破与分娩方式关系(略)
注:P<0.05。
表2 胎膜早破对围产儿的影响(略)
注:P<0.05。
3 讨论
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在妊娠晚期中占有一定比例,它对母婴带来很大程度上的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的难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高达3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3%,延长了住院时间,对孕产妇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胎膜早破对母亲的潜在危险是感染[1]。因此,对胎膜早破者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妊娠36周以内发生胎膜早破者需卧床休息、抬高臀部、安胎、抑制宫缩、促胎肺成熟等对症支持,破水12 h以上给予抗感染治疗,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及B超检查,减少阴道检查及肛查次数,本观察组没发生羊膜炎及产褥感染等现象,妊娠36周~42周者,应尽量在短时间内分娩,B超了解羊水量情况并行胎心监护,严密观察羊水情况,注意产程进展,适当选择分娩方式。胎膜早破对围产儿的生命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从表2可以了解到出生低体重儿占20.9%,新生儿窒息占23.3%,围产儿死亡占3.4%。由于胎膜早破导致早产不可避免,因羊水流失过多,造成了胎儿宫内窘迫,所以,早产儿生命力低下,新生儿窒息、围产儿病死率也明显升高。因此,要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必须积极预防早产及胎膜早破的发生。加强产前健康,重视产前检查,注意孕期卫生、孕期保健,妊娠晚期禁止性生活,避免发生负重及腹部撞击,合理饮食、适当休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安全渡过围产期。预防胎膜早破是减少产科并发症、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病死率、提高产科质量的重要措施。
【】
[1] 景琼玲.158例胎膜早破临床分析及护理[J].吉林医学,2005,2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