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电刀的体会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妍姝 时间:2010-07-14

【摘要】  目的:探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中配合使用电刀的情况。方法:对48例子宫增大>孕12周~18周的患者,行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手术中配合使用电刀,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休温、阴道残端出血的发生方面与传统的全子宫切除手术进行对比。结果:配合使用电刀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传统的全子宫切除术相比在多项指标对比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配合使用电刀具有多种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电刀;筋膜内子宫切除;子宫肌瘤


  2005年1月至12月我科在实施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中配合应用电刀共48例,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至12月我科在实施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中配合应用电刀共48例(研究组),年龄35岁~54岁,平均年龄44.5岁;其中子宫肌瘤39例,子宫腺肌症7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2例;子宫增大>孕12周~18周;选择2005年以前的传统的全子宫切除术48例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病种、子宫大小、木前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1.2  传统的全子宫切除术  取下腹正中纵切口长约10 cm~15 cm,逐层切开腹壁各层,结扎止血,放置腹壁拉钩,提出子宫;先处理圆韧带再处理附件,打开子宫膀胱反折腹膜,手指钝性下推膀胱至宫颈外口;处理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骶韧带和主韧带;沿阴道穹隆切除子宫后连续缝合阴道残端后再加固缝合,连续缝合骨盆腹膜,逐层关腹;皮肤用4号丝线间断缝合[1]。

  1.3  配合使用电刀的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  耻骨联合上两横指做横切口,长约8 cm(以拉出子宫为限)。冷刀切开皮肤后,用电刀切开正中皮下脂肪,筋膜约2 cm后,撕下皮下脂肪、电切筋膜同切口长,提起筋膜上下端,适当游离腹直肌,撕开腹直肌及腹膜,电凝出血点;进入腹腔,排肠,提出子宫。在阔韧带无血管区打洞,近子宫侧壁一并钳夹圆韧带、输卵管峡部及卵巢固有韧带,切断,10号丝线贯穿缝扎;剪开阔韧带前叶至子宫膀胱反折腹膜,用膀胱拉钩稍向下分离膀胱;打开阔韧带后叶,薄剪剪推疏松组织。在子宫峡部水平钳夹子宫动脉上行支,切断,10号丝线双重缝扎;不要缝到宫颈筋膜层。电刀做筋膜内脱袖式全子宫切除[2];用电刀在切缘稍高处做一环行深约2 mm~3 mm达宫颈筋膜层的切口,上提子宫,在宫颈筋膜层与肌层间隙电刀环行层层切开达宫颈阴道部,边切边电凝出血点;而子宫主韧带及子宫骶韧带均随宫颈筋膜下移。沿阴道穹隆部将宫颈外口移行带区及宫体一并切除,6把组织钳钳夹阴道残端,阴道填塞干纱布—块,碘酒、酒精消毒,用可吸收线先“8”字加固两侧角,然后连续褥式缝合阴道残端,再连续缝合宫颈筋膜,注意将子宫主、骶韧带一起缝上;4号丝线关闭盆腔腹膜(也可不缝);出血点电凝止血;层层关腹;皮肤层采用可吸收线皮内连续缝合。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体温、阴道残端出血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略)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术后疗效情况  所有患者均术后2个月复查,研究组宫颈残端愈合好,未见肉芽组织形成及糜烂面,性交、大小便均无异常;对照组有4例阴道残端肉芽组织生长,5例性交痛,2例小便不适,给予适当。

  3  讨论

  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保存盆底解剖结构的术式,它切除了宫颈管黏膜即最大限度切除可能带来隐患的组织,又保存了子宫主、骶韧带及阴道穹隆的完整性,不影响术后性生活。其不需要充分分离膀胱,减少子宫圆韧带、骶韧带及膀胱和宫旁组织的处理,降低了膀胱、直肠、输尿管损伤的危险,尤适于炎症粘连及子宫内膜异位症造成的宫颈周围粘连的全宫切除,同时由于子宫动脉下行支未切断,盆底神经丛损伤小,利于阴道残端的愈合,减少局部炎症反应及术后出血,减少术后病率的发生。我科在实施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中配合应用电刀,尤其在电刀环切宫颈筋膜切除子宫这一步更具方便快捷的特点,简化手术步骤,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结扎线头,缩短手术时间,从而减少术后发热率,减少感染。另外,耻骨联合上横切口位置低、切口短,对肠管干扰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和传统手术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部切口愈合好,具有美容效果,且皮肤可吸收线皮内连续缝合,勿需拆线,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的费用,加快了病床周转等,更增加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注意事项:应用电刀时不要触及皮肤,以免影响皮肤愈合,电刀功率要适当,不要过大或过小;电刀环切宫颈筋膜时,不要过深或过浅,过深则易出血,过浅则不易剥离,此步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缝合时不要漏缝宫颈筋膜,以免出血引起血肿;子宫有恶变倾向者不宜采用此术式。妊娠晚期局部血循环丰富及分娩过程中宫颈被动扩张,使宫颈筋膜组织学结构发生改变,界限不清,故产科也不宜采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3]。

【】
    [1] 苏应宽,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87.

  [2] 李健,柴东宁,杨淑花,等.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宫颈处理术式探讨[J].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1):60.

  [3] 赵铀.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0,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