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4

                             作者:邱旋英,陈妙盈,李晓辉

【摘要】  目的:肝癌患者的心理反应以及形成原因,以提供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根据访谈和观察结果对肝癌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恐惧焦虑、忧郁悲观、孤独忧伤是患者的常见心理。结论:针对性的情感支持和心理护理是肝癌综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肝癌患者达到预期康复目标必不可少的环节。

【关键词】  肝癌患者;心理特点;护理特点

  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心理护理可以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患者创立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身心状态。肝癌患者得知自己得了癌症,加上诊治过程的不良反应及难以忍受的癌性疼痛,就会产生强烈的恐惧、焦虑、悲观失望等情绪,导致不良的心理和病理、生理之间的恶性循环[1]。积极的心理活动会促进疾病的康复,而消极的心理活动会加剧病情的恶化,护理工作者应把患者的躯体疾病和心理情绪过程联系起来考虑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护理效果,下面将肝癌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在本科住院的150例肝癌患者,男110例,女40例,年龄33岁~65岁,其中首次住院患者26例,第2次住院患者56例,3次或3次以上住院患者68例。

  2  肝癌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

  在对肝癌患者的治疗护理中,突出的心理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恐惧焦虑  肝癌患者恐慌焦虑的影响因素是多维度的。患者第一次听到自己得了癌症,精神和心理受到强烈刺激,住院后治疗费用和治疗效果是最主要的应激源,其次为家庭因素及疾病相关知识缺乏的影响。肝癌患者多疗程的化疗及辅助支持治疗费用给患者带来较重的负担,特别付费方式是自费的患者。加上化疗毒副反应的影响及癌症治疗效果差,尤其是病情加重时或肝癌晚期患者,疗效更差,患者担心预后,感到对家庭的责任未尽(如子女未成年,父母年迈),或怕拖累家人,又因对肿瘤的片面认识和对癌症的恐惧,患者往往会产生恐慌、焦虑情绪,表现为紧张、急躁、烦闷、哭泣, 吃不下、睡不着,爱发脾气,对亲属和医务人员百般挑剔、无理取闹,影响对肿瘤的整体综合治疗。

  2.2  忧郁悲观  由于疾病和肿瘤治疗严重的毒副反应,如乏力、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疼痛等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当疗效不显著或没达到预期效果,患者产生无能为力感,随病情,忧郁悲观情绪日益加重,常见长吁短叹,少言寡语,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自卑感重,情绪压抑、苦闷、埋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平,对生活产生怀疑、失去信心。

  2.3  孤独忧伤  患者由于住院,离开了家庭和工作单位,接触的都是陌生人,医生只每天查房时和患者说几句,护士忙于打针送药,交谈时间也比较少,各种信息来源缺乏,而家属无法经常陪伴,对亲人的依恋需要不能满足,患者很易产生孤独失落感和感到忧伤。

  3  肝癌患者心理护理的对策

  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给予心理辅导  沟通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通过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有些患者沉默寡言,但沉默≠平静+安全,应及时疏导以调动患者内在应对危机的帮助,坚定他们与癌症斗争的意志,主动参与并配合治疗。肝癌患者因治疗花费大,经济困难,平时每天由护士向患者通知欠费,患者认为护士老是要钱,当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对医生不敢发脾气,常将一肚子怨气积在护士身上而影响护患关系。我们应该尽量为患者节约费用,用贵重药物和仪器前须让患者签知情同意书,每天送一日清单给患者,让其了解住院费用。平时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肝癌患者的影响,对患者的变态心理要雍容大度,克制忍耐,切忌发生口角,应耐心安抚,及时调整患者心态。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肝癌相关知识的健康,各种检查治疗、手术前向其介绍目的、意义、注意事项和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巡视病房时询问患者的感受和看法,并适时做好健康教育和指导,减轻患者焦虑恐惧情绪。另外护士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理论水平,及时准确完成各项治疗和护理任务。还需加强自身修养,注意语言温柔亲切,外表端庄,乐观,充满信心,给人一种安全感与信任感,以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愿意主动诉说心理话,从而及时给予疏导,帮助患者控制混乱的思维和情感,重建心理平衡,保持对良好结果的希望。

  3.2  处理疼痛,减轻患者痛苦  癌性疼痛对癌症患者来说是最常见且最痛苦的一种症状,与癌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形成密切相关,疼痛达到一定程度通常伴有某种生理变化与情绪反应,多为痛苦、焦虑,这种情绪反应正是抑郁的构成部分[2]。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易使患者丧失生活的勇气。护士应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熟悉常见止痛药的剂量、作用和副作用,配合医生选择有效的药物、合理的给药途径、个体化的正确剂量和的间隔给药时间,并经常对疼痛进行重新评估,以改变用药剂量和间隔时间,以取得最好的疗效及最少的副作用。并采用注意力转移法、积极的语言暗示法或生物反馈法、意念镇痛、针刺疗法、神经阻滞法、疗法等措施,减轻患者疼痛症状,从而有效解除患者的疼痛,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3.3  减轻患者孤独寂寞和忧伤  患者刚进病房时,护士应热情接待,主动向其介绍住院环境,进行入院宣教,向其介绍同病室的病友,使他们尽快熟悉环境,结识病友。住院后协调同房患者间的关系,使病友间团结,互相安慰、怜悯,相互帮助,解除患者的孤独感,增强安全感,还有助于活跃病房的气氛,调节患者的心境。动员家属和亲友在病情允许时经常来探望,安慰、鼓励患者,多给予关心和照顾,让他们感到自己被重视,生活在温暖和希望中。提供舒适、安静、整洁、温暖的病室,室内配置空调,以便随时调节室内的温湿度,保证空气的新鲜流通,病情许可室内还可放鲜花、植物,使室内生气勃勃,让患者感到像家一样舒适。病房内配置彩电、收音机等,悦目的画面,悠扬的,可吸引患者的注意力,减轻忧伤和内心的寂寞,愉悦其情绪。

  3.4  巩固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  患者和家属在影响其身体健康变化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肝癌家属身心负担沉重,多数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情绪压抑,在与患者的接触过程中很容易影响患者,因此我们也应给予家属更多关怀和心理安慰,减轻其焦虑心理。家人的反应、支持和理解能给患者在癌症的持久战中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临床工作中可看到,若家人精神乐观,经常开导患者并给予精心照料,患者能顺利完成化疗栓塞,康复快,再次入院的时间相对较长。指导亲属给患者精神鼓励,支持和精心的生活照料。安排乐观的患者用亲身经历去鼓励、影响患者。通过人际互动,引发特殊的集体反应机制,可使患者反馈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利于不良情绪、不良思维方式及不良行为的改善。

  3.5  做好基础护理和对症护理工作  帮卧床患者勤翻身、多拍背,做力所能及的活动,以防褥疮、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予饮食护理,基于患者食欲下降的特点,应和家属及营养师共同商量患者的饮食,既要满足患者的热量、病情需要,又要迎合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爱好,使患者感到在家一样,始终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化疗栓塞治疗引起的恶心、呕吐、乏力、疼痛、骨髓抑制等严重的毒副作用使患者自理能力下降,感到沮丧、绝望。按医嘱予止呕、镇痛等对症治疗,同时向患者解释这些是疾病治疗必然经历的阶段,使其有所心理准备,消除恐惧心理。当治疗不可能再积极进行时,要尽量满足家人及患者对舒适的需求,并作好临终护理。

  4  体会

  针对性的情感支持和心理护理是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护理,配合治疗能改善患者的复杂心理,使肝癌患者达到心理和生理功能的部分补偿,以减轻或消除症状,减少癌症对生活质量的损伤,是保证治疗康复计划顺利执行、达到预期效果必不可少的环节。

 

【】
    [1] 镰田ミツ子,陈淑英.新编护[M].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483.

  [2] 毛佩贤,贺佳丽,蔡焯基,等.肺癌患者抑郁状态的相关因素分析[J].心理卫生杂志,2000,14(6):418?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