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4

                    作者:陈晓玲,纪莉,吴晓燕,鱼红菊,王琳    

【摘要】  目的:重点分析卵巢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旨在探讨其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及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提高卵巢肿瘤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39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卵巢肿瘤声像图进行综合分析,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39例卵巢肿瘤患者中,卵巢恶性肿瘤6例,良性肿瘤33例;有3例与诊断不符;1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癌误诊囊腺瘤;1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误诊囊腺瘤;1例畸胎瘤局灶性癌变漏诊,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卵巢肿瘤诊断中有重要临床价值。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卵巢肿瘤;诊断;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39例均为2005年4月至2006年5月经本院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卵巢肿瘤的患者,本组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年龄16岁~78岁,平均年龄4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腹部胀痛16例,阵发性加剧7例;下腹部触及包块9例;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3例;无明显症状11例。

  1.2  仪器及方法  仪器采用GE?LOGIQ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扇扫探头频率3.5 MHz,阴道探头频率4.0 MHz~11.0 MHz。患者平卧位,适度充盈膀胱,在耻骨联合上方,下腹部纵、横、斜切面扫查,膀胱未充盈者取截石位,经阴道[1]扫查,必要时经腹、经阴道联合应用,仔细观察附件区肿块的形态、大小、内部回声,有无包膜、腹水及毗邻关系,彩色多普勒观察其周边及内部血流情况。

  2  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巢良性肿瘤33例,恶性肿瘤6例。彩色多普勒声像图主要特点如下:

  2.1  囊性肿块  19例,占48.7%,其中1例为双侧,肿块大小5 cm×4 cm×4 cm~35 cm×30 cm×30 cm。附件区探及包膜完整的囊性包块,囊壁厚薄较均匀,边界清晰,囊腔内显示均匀光带分隔3例,单房16例,表现为脂液分层征4例,星火征1例,瀑布征1例。彩色多普勒:13例包块周边显示较丰富血流信号;2例包块周边及分隔上显示少许血流信号;2例周边显示星点状血流信号;2例无明显血流信号。术后病理证实:囊性成熟畸胎瘤6例,卵巢囊腺瘤8例,卵巢系膜囊肿2例,卵巢冠囊肿1例,肿瘤蒂扭转6例;误诊2例:浆液性和黏液性囊腺癌各1例,误诊为卵巢囊腺瘤。

  2.2  囊实性肿块  17例,占43.6%,2例为双侧。肿块大小:6 cm×4 cm×4 cm~15 cm×10 cm×8 cm。附件区探及以囊性为主的囊实性包块,边界清晰或欠清晰,单房10例:腔内显示面团征7例,杂结构征3例,多房7例;多房腔内显示粗细不均分隔光带7例,腔内还可见均匀或不均匀中、低实质回声向腔内突起,基底部较宽,部分液腔不清晰,有弱光点回声;2例肿块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腹水3例。 彩色多普勒:单房肿块周边显示较丰富血流信号10例,其内团块状回声未显示明显血流信号,多房肿块内分隔光带及实性团块内显示较丰富血流信号6例,1例周边显示较丰富血流信号。术后病理证实:卵巢成熟畸胎瘤10例伴肿瘤蒂扭转1例;畸胎瘤伴局灶性癌变1例漏诊;卵巢黏液性乳头状囊腺癌3例,1例为双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1例;卵巢透明细胞癌1例。

  2.3  实质性肿块  3例,占7.7%;肿块大小8 cm×6 cm×6 cm~15 cm×10 cm×8 cm。附件区显示实质性低回声包块,有包膜,1例肿块内回声欠均匀,显示多个小的无回声;2例内部回声不均匀,1例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彩色多普勒:1例肿块周边及实质内显示星点状血流信号;2例周边及实质内显示丰富,紊乱血流信号。术后病理证实:卵巢颗粒细胞瘤1例;卵巢纤维瘤1例;卵巢转移癌1例伴腹水、腹膜及肠道粘连。本组病例中肿瘤周边彩色血流信号丰富24例,占61.5%,肿瘤周边、分隔及实性团块内血流丰富或较丰富10例,占25.6%;星点状血流信号或无明显血流信号5例,占12.8%。

  3  讨论

  3.1  超声诊断对卵巢肿瘤诊断的符合率  本组39例结果分析,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符合36例;误诊2例,漏诊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2.3%。这表明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卵巢肿瘤的诊断有其图像清晰、分辨率高,并能通过血流分布反映肿瘤血液供应情况的特点,尤其是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可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临床诊治及预后提供了很大帮助。通过分析表明卵巢良恶肿瘤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有其较明显特征性表现。

  3.1.1  卵巢恶性肿瘤  8例,占20.5%。声像图特征主要为:肿瘤边界清晰或欠清晰,以囊实性为主,囊壁增厚不均匀,其内有粗细不均光带分隔或/伴有不均质中、低团块突起,基底部较宽。彩色多普勒:本组6例恶性肿瘤周边及分隔和实质内均可见丰富、紊乱血流信号为主,相对中等速度及阻力,占75%。

  3.1.2  卵巢良性肿瘤  31例,占79.5%。声像图特征:肿瘤边界清晰,以囊性为主,囊壁光滑,以单房为多,囊内有分隔光带者则光带纤细均匀,少数肿块内有均匀实性光团,部分强光团后伴声影。彩色多普勒:本组26例良性肿瘤周边以较丰富血流信号为主,显示低速、中等阻力,占83.8%。

  3.2  误诊分析  2例囊腺癌误诊为囊腺瘤,原因可能是对肿瘤内结构观察不够仔细,忽视了乳头状突起及血流信号的仔细检测;另1例畸胎瘤伴局灶性癌变可能是病变范围小,只注重了肿瘤内部主要结构观察,彩色血流信号不敏感,这与检查者经验不足也有关。因此提醒我们在检查中对于卵巢良性肿瘤也要多切面、仔细检查、综合分析,警惕良性恶变或同图异病的可能,不断提高鉴别诊断能力,减少漏、误诊的发生。

  3.3  年龄分布  分析本组患者资料,在31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中,以中青年为主,年龄16岁~43岁,平均年龄31岁;在8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以中老年为主,年龄36岁~78岁,平均年龄56岁;6例已绝经,且3例已有腹盆腔转移;本组病例提示卵巢良恶性肿瘤的生长有着较明显的年龄特点。因此,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特点,而且要紧密结合临床,对于可疑病变和高危人群要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动态监测,提高卵巢肿瘤的早期诊断水平,促进患者生存质量不断提高。

【】
    [1] 常才.经阴道超声诊断学[M].北京:出版社,1999,1:117?133.

  [2] 李秀芳.妇产科超声诊断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2002,1:4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