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注地塞米松对扁桃体术后反应的影响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杜涛,周金红 时间:2010-07-14

【摘要】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扁桃体术后反应的影响。方法: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地塞米松组于扁桃体术后静脉输注地塞米松2 d,对照组则不使用激素,观察地塞米松对扁桃体术后疼痛、生活行为及口咽部体征的影响。结果:地塞米松组在扁桃体术后疼痛、生活行为及体征方面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扁桃体术后静脉输注地塞米松减轻其术后反应是安全和有效的。
  

【关键词】  地塞米松;扁桃体术后反应;效果

  Effects of Reactive after Tonsillectomy with Dexamethasone in Vein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reactive after tonsillectomy with dexamethasone in vein.Methods 160 case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dexamethasone after tonsillectomy.Pain、active daily and orpharynx of treatment group after tonsillectomy were compared with that of control group.Results  Pain、active daily and orpharynx were distinct difference in two groups.Conclusion Dexamethasone in vein after tonsillectomy is effective for reactive after tonsillectomy.
  
  Key words:Dexamethasone;Reactive after tonsillectomy;Effect
   
  扁桃体切除术后疼痛等术后反应历来是耳鼻咽喉科医师处理上较为棘手的问题。对此,我们对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诊治的160例扁桃体手术患者,80例手术后患者静脉输地塞米松,与未使用地塞米松的患者80例作对照,以观察其对缓解扁桃体术后疼痛等术后反应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与对照组,地塞米松组80例,男38例,女42例,年龄3岁~53岁,平均年龄23岁,均为慢性扁桃体炎,平均病程为6.5年,平均每年发作次数为4.8次。对照组80例,男35例,女45例,年龄4岁~57岁,均为慢性扁桃体炎,平均病程为5.7 a,平均每年发作次数5.6次。

  1.2  方法  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均采用1%利多卡因加少许肾素行局部浸润麻醉,行双侧扁桃体剥离切除术,小儿患者均采用全麻插管,行双侧扁桃体剥离切除术。术后输注抗生素及止血药物。地塞米松组术后加输注地塞米松10 mg 1 d~2 d,对照组则不使用地塞米松作对照。

  1.3  评估

  1.3.1  疼痛程度评估  采用自评表[1]形式评价,以4分法[2]统计术后24 h、48 h、72 h、1周的疼痛程度。完全无痛为1分;轻度疼痛:平静呼吸时不痛,深呼吸、咳嗽、吞咽时疼痛为2分;中度疼痛:平静呼吸时轻痛,深呼吸、咳嗽、吞咽时受限为3分;重度疼痛:平静时疼痛剧烈,拒吞咽,要求使用止疼药物为4分。

  1.3.2  行为测定评估  根据术后患者流汁、谈话能力及睡眠情况3项指标以自评表形式进行评估。以3分法统计术后24 h、48 h、72 h、1周的行为情况。术前与术后行为没受影响为1分;术后行为受影响但能忍受为2分;术后行为严重影响(患者疼痛不能进食、谈话、整夜不眠)为3分。

  1.3.3  口咽部体征评估  根据术后24 h白膜生长情况、软腭、悬雍垂、舌、咽腭弓水肿情况等进行评估。轻:白膜形成均匀,舌、咽腭弓无或轻度水肿;重:白膜厚薄不均,舌腭弓水肿,甚至波及软腭及悬雍垂。

  1.3.4  创面修复时间  指手术至白膜脱落天数,并发症主要统计出血、感染等。

  1.3.5  统计分析方法  术后疼痛及生活行为变化情况按评估情况,所有数值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口咽部体征评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地塞米松组、对照组术后疼痛情况及生活行为变化的评估结果见表1、表2。采用u检验比较术后24 h、48 h和72 h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术后1周两组之间的差异则无显著性改变。术后24 h口咽部体征情况:地塞米松组轻度76例,重度4例;对照组轻度38例,重度42例。行χ2检验(χ2=44.058,P<0.01)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术后感染、高热(>38.5 ℃)。白膜脱落时间均为5 d~10 d。

  表1  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评估表(略)

  表2  术后不同时间生活行为变化评估表(略)

  3  讨论
  
  扁桃体术后疼痛等术后反应在临床上历来是较难处理的问题,至今仍无很好的方法。临床上常用扑热息通、布洛芬等口服镇痛,但效果欠佳。近年有人主张用芬太尼透皮贴剂镇痛取得较好效果者[3]。April等对小儿术前、术中用地塞米松静脉输注取得较好效果[4]。但少有针对整个术后反应进行报道者。扁桃体术后疼痛主要为手术形成致创伤性炎症导致手术区域渗出、肿胀,致炎因子积聚刺激神经末梢的痛觉感受器所致,以术后两天内为最明显。而地塞米松有强大的抗炎作用: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性细胞向炎症部位移行,阻止炎性递质反应;与靶细胞胞质中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后再移动到细胞核,从而抑制炎性细胞活性;抑制Th2,减少IL?4、IL?5的产生,活化Th1,产生IFN;减少炎性递质(组胺、LT等)的合成。故我们术后以地塞米松静脉输注两天,以其强大的抗炎作用,减少致炎因子的积聚,减少渗出,减轻肿胀,减轻术后咽部疼痛,软腭及软组织水肿,从而减轻患者术后反应。从上述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比较,地塞米松组较对照组患者术后24 h、48 h、72h疼痛明显减轻,疼痛时程明显缩短,术后24 h软腭及周围组织水肿较对照组少见且明显较轻,术后24h、48h、72h生活行为较对照组明显好转,统计学显示差异有显著性改变,表明术后静脉输注地塞米松对减轻扁桃体切除术后反应有较好效果,但术后1周二者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我们观察到两组在术后出血、感染、白膜脱落时间均无明显差异。说明扁桃体术后使用地塞米松对术后远期恢复无影响,但对短期的术后反应有良好效果。另外,地塞米松等应用可减轻术后创面结缔组织增生,减轻术后瘢痕,可减少术后咽部不适等反应出现,但在80例对照组中患者因术中黏膜保留较好,与激素组一样,术后随访1 a均未出现术后咽部不适等反应。而在短时期应用地塞米松不会引起任何损害作用,故应用地塞米松缓解扁桃体术后疼痛等术后反应是安全和有效的。

 

【】
    [1] 赵俊,李树人,宋文阁.疼痛诊断学[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13?301.

  [2] 王杰,董钏,梁传余,等.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的临床研究[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382?383.

  [3] April MM.Arch Otolaryngol Heck[J]. Sury,1996,122:117?120.

  [4] 沈雄,王挥戈,毛晓梅.芬太尼透皮贴剂用于扁桃体术后镇痛[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