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饮食调控观察
【摘要】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与饮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饮食调控,控制嘌呤、蛋白质、脂肪等的摄入量,可使血尿酸下降,痛风症状改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不用药物也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痛风;高尿酸血症;饮食调控
痛风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所引起的代谢紊乱性疾病。患者除有急慢性关节痛外,还会引起通风石沉积,常导致关节强直或畸形,尿路结石等。高尿酸血症患者不仅可为痛风,侵犯骨和关节,而且容易累及肾脏和心血管系统,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餐桌上的鸡鸭鱼肉应有尽有,长期的三高(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使之与膳食有关的疾病也随之增加,痛风就是其中之一,人们形象地称其为“富贵病”。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特征。因为痛风是吃出来的“富贵病”,饮食调控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调控治疗观察的85例痛风患者及高尿酸血症患者报告如下。
1 资料
本院从2000年1月至2006年7月,在病房收住及门诊咨询的85例患者,其中确诊为痛风的50例,高尿酸血症而无关节炎症状者35例,化验尿酸最高达1 068 mmol/L,低者高达422 mmol/L,其中男性75例,女性10例,年龄40岁~83岁,平均年龄46岁。从病史询问结果显示,导致痛风发作及引起高尿酸血症的诱因,大部分患者均为参加盛宴及进食高嘌呤、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后导致痛风急性发作,个别患者为饮水过少、呆在空调房时间长、出汗及排尿少、劳累、受惊、局部受伤等因素诱发,与传统病因相符。
2 饮食调控治疗
2.1 饮食调控目的 控制外源性嘌呤的摄入,减少尿酸的来源,用一切治疗手段促进尿酸从体内排泄。具体方法是坚持“四低一高”的膳食原则,即低嘌呤、低蛋白、低热量、低脂肪和多喝水,以减少尿酸的合成,促进尿酸的排泄。通过饮食调控阻止病情加重和发展,逐步改善体内的嘌呤代谢,降低血中尿酸的浓度,减少其沉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2.2 饮食调控的方法 按急性痛风、慢性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而略有不同。
2.2.1 急性痛风饮食调控原则
2.2.1.1 严格限制嘌呤的摄入量 痛风急性发作期间,每日应控制嘌呤在150 mg以下。故应禁用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沙丁鱼、凤尾鱼、浓肉汁汤、黄豆及菌藻类等,可选用不含嘌呤或含嘌呤低微的牛奶、奶酪、蛋类及水果类、精制谷类、蔬菜类(除含嘌呤高的龙须菜、菠菜、香菇、鲜豌豆)等。
2.2.1.2 限制能量的摄入 维持理想体重,肥胖者减轻体重后,血尿酸水平下降,痛风发作可减轻。但减体重不可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以免体内脂肪过渡分解,引起痛风急性发作。
2.2.1.3 低脂肪饮食 因脂肪具有阻碍肾脏正常排泄尿酸的作用,同时由于脂肪产热高,易引起肥胖,对痛风患者不利,在痛风急性发作期更应严格限制。烹调方法易采用蒸、煮、炖、汆等少用油的方法,忌用煎、炸等烹调方法。
2.2.1.4 蛋白质摄入不易过高 根据病情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控制在0.6 g/(kg·d)~1.0 g/(kg·d)。以牛奶、鸡蛋为主,因不含核蛋白,可以随意选用。但酸奶因含乳酸较多,酸奶与尿酸竟争排泄,对痛风患者不利,故不宜饮用。同时尽量少用或不用肉汤、禽类、鱼虾类等,如一定要用,可将少量的瘦肉、禽肉等经煮沸弃汤后食用,因为嘌呤易溶于水,汤中嘌呤含量很高(约50%嘌呤可溶于汤内)。
2.2.1.5 以碳水化合物为主 对痛风患者而言,不论是平时还是过年过节,都应保证主食的摄入量占总热量的60%左右,决不能只吃菜而不吃饭,主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可选择大米、面粉、玉米及其制品。碳水化合物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可减少脂肪的分解,增加尿酸盐的排泄,避免产生酮症。但应尽量不用蔗糖,因为蔗糖分解代谢后,能增加尿酸的生成,蜂蜜同样不宜食用。
2.2.1.6 多饮水 鼓励患者多饮水(开水、矿泉水、果汁等),不渴也要主动饮水,尽可能做到饮水1杯/h,每日饮水量应在2 000 ml~3 000 ml。多饮水可稀释尿液,增加尿量,促进尿酸排出,防止结石形成。为防止夜间尿液浓缩,可在睡前或半夜饮水,心肾功能不全时水分宜适量。
2.2.1.7 维生素和矿物质 大量的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C促使组织内瘀积的尿酸盐溶解,故应多吃碱性并富含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类等,可促进尿液碱化,增加尿酸在尿中的溶解度。
2.2.1.8 限盐 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6 g以内,合并高血压、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严格限制在3 g以内。
2.2.1.9 禁酒 酒中的乙醇加快人体内嘌呤合成的速度,使尿酸产量增加,而且酒中所含的乙醇能使血乳酸浓度升高,后者可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降低尿酸的排出。啤酒中含有大量的嘌呤,极易诱发或加重痛风。
2.2.1.10 禁用刺激性强的调味品 不宜饮浓茶和浓咖啡,以免过度兴奋。
2.2.1.11 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
2.2.2 慢性痛风及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饮食调控 适当放宽嘌呤摄入量,但含嘌呤较多的动物内脏、浓肉汁、汤等仍禁用。给予平衡膳食,维持理想体重,限制脂肪、蛋白质的摄入量,并防止过度饥饿,体内脂肪分解产生酮体。肉、禽、鱼类煮沸去汤后与鸡蛋、牛奶交替使用,多食用碱性的蔬菜、水果,平时多饮水,少吃油炸食物、动物脂肪、过甜过咸食品等。
3 饮食调控观察
85例患者中(其中痛风50例,无关节炎症状的高尿酸血症者35例),除38例急性发作症状严重者短期(3 d~5 d)口服秋水仙碱等药物外,同时按以上急性痛风的饮食要求严格控制饮食,经1周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关节红、肿、热、痛症状减轻,继续治疗1周~2周,上述症状消失,化验尿酸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慢性痛风及无关节炎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亦按其相应的原则要求进食,在没有用任何药物治疗的情况下,经饮食调控1个月~2个月后,复查血尿酸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并在以后的跟踪随访中发现,凡能持之以恒坚持按要求控制饮食的患者,不用服药,长时间(1 a~2 a,甚至3 a~5 a)痛风没有再次发作,尿酸也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相反,经常暴饮暴食或偶尔参加宴会、聚餐等大吃大喝,未能按要求控制饮食者,尿酸就会升高,痛风经常反复发作而不得不再次住院。
4 讨论
痛风与饮食关系非常密切,通过减少富含嘌呤食物的摄入来预防痛风是可以做到的。食物中的嘌呤含量与食物的种类、烹调方法等有关,合理选择食物及食物的加工方法,有助于减少食源性尿酸的生成。严格的饮食调控,完全可以减轻痛风乃至痊愈。营养治疗无毒副作用,易行,只要有决心和恒心,每位患者都可以做到。无论从精神、肉体、经济、生活质量及社会负担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提倡。但有些患者管不住嘴巴,耐不得乏味,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控制饮食,导致痛风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发作。不仅患者痛苦,家人担心,而且也是造成家庭贫穷,社会负担大的重要原因。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患者喝水少,排尿也少,整天呆在空调房,不运动,出汗少或不出汗,也是痛风的诱因之一,应引起注意。因为尿酸是嘌呤的终末产物,它以一定的速度产生并且在体内形成尿酸池,约2/3由肾脏排泄,其余溶解于汗和消化液中排出体外。高尿酸血症可因产生增加,排泄减少或两者共同作用而发生。因此,要预防痛风的发作,一需要医务人员耐心详细的解释,具体的指导,使患者对痛风有详尽深刻的认识,并有家人的监督配合,相信对痛风的预防和治疗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
[1] 蔡东联.饮食治疗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237.
[2] 毛水珍,李健,梁大光.痛风患者应用低嘌呤饮食临床观察[J].实用营养杂志,1997,4(2):28.
[3] 罗彦玲,邓丽丽,王红,等.痛风的遗传度及遗传方式的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7,13(2).
[4] 生理会营养学会.营养学基础与临床实践[M].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