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手术体位中的运用
【摘要】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体位中的运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在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共同参与下,根据生理、解剖知识,以患者舒适为度,并借鉴国外体位专家的经验,实施标准手术体位。结果: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实施标准手术体位后,未发生因体位安置不当而引起的损伤。患者满意度为99%。结论: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保证了手术的顺利与安全。
【关键词】 舒适护理;手术体位;运用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1995年KoLcaba提出舒适概念,认为舒适护理应作为整体化护理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使基础护理与护理研究更注重患者的舒适感受和满意度[2]。我国传统的手术体位忽视了肢体生理功能和患者舒适度等问题,因此改进传统手术体位安置方法,制定新的标准手术体位,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舒适与安全,降低因体位安置不当给患者带来的风险势在必行。我院手术室自2003年起并借鉴德国手术体位培训专家的宝贵经验,在手术室实施标准手术体位,实施舒适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标准舒适手术体位的制定和安置方法
1.1 标准舒适手术体位的制定 手术体位的安置不仅影响手术操作,而且影响麻醉安全。因此,标准体位的制定应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共同参与和认可。麻醉医师关注术前体位,考虑麻醉风险,手术医师关注术中体位,手术室护士则充分考虑患者整个手术期的舒适与安全。三方应达成一致意见,根据生理、解剖知识,选择功能良好的正确体位附件,并参考和借鉴德国体位专家的宝贵经验,在传统常规体位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制定出标准手术体位,包括: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等,其他体位在标准体位基础上演变而来。
1.2 标准舒适手术体位的安置方法
1.2.1 仰卧位 体位姿势由传统直线型改为曲线型。躯干抬高30°,臀部处于最低位置,有利于全身压力不均匀分布,预防压疮;头部抬高3 cm~5 cm,以保持前驱,有利于放松颈部肌肉和静脉回流;肩部适当抬高,使颈部处于水平位置;双臂根据不同术式有不同的安置方法。如正中开胸手术,掌心向内,用手臂护板固定于身体两侧。泌尿内镜手术,双臂置于放有软垫的可调节托手板上,手掌向下,肘关节内弯45°。乳腺手术,手臂外展≤90°,防止臂丛神经损伤。后两种安置方法,手臂远端关节都高于近端关节,有利于上肢肌肉、韧带放松及静脉回流;膝关节下垫半圆型软垫,使膝关节屈曲20°,如手术时间长,足跟部也应垫软垫,防止压伤。
1.2.2 侧卧位 头、颈、胸下放置整体侧卧位垫支持,防止耳廓、臂丛神经及腋窝血管受压。并使头与身体保持水平,勿扭转、前屈或后伸;双上肢置于垫有软垫的可调节托手架上,外展≤90°。下位上肢远端关节高于近端关节,上位上肢稍抬高,使肘关节稍高于肩关节,双手臂似抱球状,有利于上肢及肩背部肌肉放松及功能的维持;骨盆处用前后挡板固定,挡板分别置于耻骨联合和骶尾部,不宜过紧,以免引起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血容量减少,引起生命体征改变。避免压迫股静脉,诱发静脉血栓形成[3],男性应避免压迫外生殖器;双下肢屈髋屈膝70°,似跑步状,用中空支腿垫支撑,上下分开放置;安置侧卧位一定要注意肩部、臀部牢固固定,防止身体过度前俯、前驱,压迫下位上肢,导致桡神经损伤及头静脉和腋静脉回流受阻。
1.2.3 俯卧位 头部置于有槽头垫上,以额部、下颌部作为支点,气管插管自槽内引出,头颈部保持水平位置,防止扭曲;双手臂置于垫有软垫的可调节托手架上,肩肘呈90°,远端关节低于近端关节;胸腹部用模块式俯卧位垫支撑,保持胸腹悬空,防止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双髋双膝关节屈曲20°,膝关节及小腿下垫软垫。踝部背屈,足趾悬空。
2 结果
我科自2003年实施标准舒适手术体位以来,未出现手术患者因体位安置不当而造成的皮肤、神经损伤和循环瘀滞等并发症。手术患者满意度为99%。
3 讨论
标准舒适手术体位在为手术提供保障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患者的舒适度。传统的手术体位存在忽视患者肢体功能位,以致肢体过度牵拉外展;忽视患者术中舒适度问题,易导致患者皮肤、神经、血管、肌肉的损伤,影响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4]。而标准舒适体位综合考虑麻醉、手术医生,手术护士和患者四方面因素,并经过医护多次讨论、实践、反复改进后共同认可,所以既能最大限度减少体位改变对患者生理的影响,降低麻醉风险,又能充分显露手术视野,便于医生操作,使手术顺利进行,更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舒适与安全。将舒适护理融于手术患者的体位整体护理中来,不仅使患者躯体舒适,避免了各种并发症,而且使患者心理舒适,故值得推广应用。
【】
[1] 廖红辉.拓展舒适护理研究,提供优质服务[J].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7(5):40?41.
[2] 张宏.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6):409.
[3] 郭祖艳,朱晓燕,宁芳.骨科手术体位损伤的预防[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9):35.
[4] 贾海燕.手术体位在手术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05,19(3):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