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4例痰液直接涂片与培养结果分析
【关键词】 痰;涂片镜检;培养
[摘 要] 目的:为探讨培养前做涂片镜检在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894例疑诊下呼吸道感染的痰标本,进行涂片镜检与一般培养,按镜下白细胞和上皮细胞数目的多少及有无细菌分为A,B,C三组。结果:A组447例,阳性402例,阳性率为89.9%,B组134例,阳性40例,阳性率为29.9%,C组313例,阳性31例,阳性率为9.9%。结论:痰涂片镜检在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在做培养前最好先做涂片镜检,以确定是否有培养的价值。
[关键词] 痰;涂片镜检;培养
现在感染率不断上升,且以下呼吸道感染比例最高[1],痰细菌培养是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的主要手段,然而由于痰液中细菌种类十分复杂,且常有数种细菌混合感染,以及标本留取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临床细菌室痰液培养阳性率不高,甚至出现培养结果与临床不符。因此,我们在细菌分离培养之前对标本先行涂片镜检,以提高检查阳性率及结果的准确率。我们分析了894例痰直接涂片与培养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标本来源
894份标本均为我院2003年3月至2003年9月门诊及住院疑有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留取的清晨第一口深咳的痰标本。
1.1.2 培养基
血平板巧克力平板TTC―沙保罗培养基麦康凯平板按[2]介绍方法配制。
1.2 方法
1.2.1 痰液标本的处理
用20 ml灭菌的试管留取病人的痰液2 ml~5 ml加盖送检。由于痰含有正常菌群,影响病原菌的检出,采用以下方法减少正常菌群。取与痰液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剧烈振荡5 s~10 s,然后用接种环将沉淀于管底的脓痰小片沾出。放入另一无菌试管内,以同样的方法反复2次,最后将剩余的脓痰接种在血平板巧克力平板TTC―沙保罗培养基 买慷慨麦康凯平板上。并分别放置普通培养箱,CO2培养箱,35℃孵育18 h~24 h,真菌48 h观察菌落。常规方法鉴定[3]。同时制成一张厚薄均匀的涂片。
1.2.2 痰涂片革兰染色镜检
为确定标本是否适合做细菌培养,采用的方法是直接涂片镜检,依据低倍镜下白细胞和上皮细胞数目的多少以及有无细菌进行分组。见表1。表1 各组病原菌分布情况组(略)
2 结果
见表2。表2 894份痰液直接涂片与培养结果比较(略)
3 讨论
从表2中可以看出痰直接涂片为A组的447例标本中,培养阳性402例,两者符合率达89.9%。说明痰液标本在培养之前,先行涂片显微镜检查是十分重要的。其阳性结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快速初步发出报告,提高和指导临床用药。因此,在做痰液培养前应先做涂片检查,只有镜检到白细胞和细菌标本才有培养价值。但是仍有45例阴性,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由于病人在留取痰液前使用过抗生素,以致病原菌生长受到抑制,不能检出。其次涂片所见到的细菌为厌养菌,在有氧环境下不生长。
痰涂片为B组的134例标本中,培养阴性94例,符合率为70.1%,可能为厌养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引起的炎症。所以镜检可看见较多的白细胞。阳性40例,其原因可能为痰液病原菌较少,涂片时取量较少且受口腔正常菌群的影响未能检出,但培养阳性。
痰直接涂片为C组的313例标本,培养阴性为282例,两者符合率也达到了90.1%。说明凡是未镜检到白细胞的标本,做细菌培养价值不高。因为没有白细胞的标本可以提示该病人没有呼吸系统感染。即使有感染,也不是肺深部的痰,那么留取的标本也不合格。应建议重新留痰。因此国内许多细菌室的痰液培养阳性率不高,这与培养前不涂片镜检有很大关系。如果所有的标本都通过镜检筛选,就能使细菌培养的阳性率明显提高。还有31例培养阳性,这些不合格的标本培养出的病原菌可能是由于污染等原因引起的。如果这部分结果报告发回临床后,就会误导临床用药,以致大量的正常菌群被杀死,导致菌群失调。这就是为什么根据痰培养结果应用敏感抗生素后,效果不佳,引起病情加重的原因。因此,只有合格的痰标本培养出的病原菌才具有临床意义,其药敏结果才具有价值[4]。
综上所述,对疑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在做痰培养前,应先做涂片镜检,对C组建议不做,A、B两组做培养具有临床意义。若B组培养阴性,可考虑可能是其他感染。
:
[1]邢玉斌,吕增春,朱士俊.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J].中华医院感染管杂志,2000,10:262264.
[2]李影林.中华医学检验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4]刘兰燕.痰直接涂片与培养结果比较[J].医疗设备,1999,12:44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