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关键词】 教学
[摘 要]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方法:角色扮演运用于学生素质教育及外科护理教学实践浅析。结果:在教育工作中的运用,启发了学生自我审视、自我管理、提高社会价值观;教学中的角色扮演,使学生在学习中活学活用,意义深刻。结论:角色扮演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教育教学;教学方法;角色扮演
Role Play”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be into the function of role play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Methods Analyzed the practice of role play in quality education and teaching of surgical nursing.Results Role play used in education enlightened students to scan and manage themselves and improved their social values;Role play used in teaching made students study and apply smartly,which brought a profound signification.Conclusion Rolepla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Key words:Education and teaching;Teaching methods;Role play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如何充分利用在校有限的时间,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是教育教学中值得教师重视的问题。教育教学中的“角色扮演”,为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起到事半功倍的实效。
通过中考进入我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对高职阶段的学习生活有诸多的不适应,表现在,自我学习能力的不足:由于早已适应了初中阶段的被动复习,习惯于课后完成“题海”作业,而相对于书写作业少、复习、预习作业多的自觉学习,自律性不够,影响学习效率;独立生活能力不够: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做,有些学生显得手足无措,无形中增加了心理压力,产生自卑感;人际沟通能力欠佳:由于父母等长辈的娇惯,大多数独生子女属于“自我中心型”,人际相处中,不顾他人感受,缺乏包容心,影响了人际关系。如何尽快改变现状,使学生在健康的学习环境中成长,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突显了“角色扮演”的特殊作用。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一种由学生扮演某一职务的担任者,从而处理这一职务中的某些工作,以体验各种类型人物的心理,使自己和其他学习者从“表演”中受到启示而改进自己的一种教学方法[1]。
1 角色扮演在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1.1 发掘典型角色
首先,通过与学生交流、批阅“周记”及学生日常行为的观察,选择学生反应较为突出的事件:如女同学间的人际相处矛盾、学生与宿舍管理员的矛盾、班干部与违规同学的冲突、不敢或不知如何与任课老师沟通;设计由任一学生,最好是“当事人”或知情者(易于进入角色)作为相关角色,再现模拟情境。
1.2 情境分析与讨论
观看角色扮演后,学生根据预先布置的思考题进行相关情境分析,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集思广益、换位思考,启发学生重新审视现象,感悟道理,找出自认为最佳解决问题的办法。
1.3 结论
通过角色扮演,学习资源与信息共享,学生从角色行为中,也深刻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增强对问题的敏锐观察力,学会活动中进行体验与创造。借助角色扮演,既表达了教师的思想,摆脱了令人厌烦的单纯说教,令学生心服口服,又增强了对事件的重视度,有助于学生换位思考,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念,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不失为一种明智的教育方法。
2 角色扮演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护士面临的工作对象是有着丰富情感、有思想的人。外科病人的整体护理的内容,尤为护理评估、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等内容,用传统的讲授法存在枯燥、呆板、教条式的缺点,教师以讲授式教学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根据心专家的研究,通常一个人的学习途径包括听觉、视觉、听觉视觉并用和自己动手实践等,其学习效率分别为:听觉20%,视觉30%,听觉视觉并用50%,自己动手实践90%。研究表明[2],手脑并用是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通过角色扮演的教学法,表演者为了给同学留下好印象,好奇心和表演欲望会驱使学生在课前充分准备,不仅自身努力预习、复习,领会教师的教学用意,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对话意识增强,人际沟通能力提高,应变能力、自信心增强,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为将来扮演好相应的角色也奠定基础。观看表演的学生借助模拟的“社会环境”,形象、逼真的角色演示,仿佛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角色,体验角色心理和感悟到角色的期待,激发了分析、想象、评判和创造等高级思维活动,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人际交流的锻炼。对表演情境的讨论和评价,能够促进整个班级的群体互动和彼此指导,视、听等多途径的学习活动,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用直接感受来培养角色意识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从被动接受知识逐步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3]。
角色扮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参与者的语言与非语言形式,表达了探讨的主题,将学到的知识与技能综合地应用于具体的事件中,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达到综合性教学的目的。当然,在教学中存在耗时、有效控制的难度,课前必须充分的准备,包括必要的角色辅导。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一种能力、方法的教育[3],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了特有的作用。
:
[1]张传明.角色扮演教学法探析[J].成人教育,2002,2:47.
[2]陈拂闻.浅谈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J].职教,2004,7:32.
[3]蔡敏.角色扮演式教学的原理与评价[J].教育,2004,20(6):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