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治疗新生儿和婴儿颅内出血的疗效观察
【关键词】 高压氧
[摘 要]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新生儿和婴儿颅内出血的效果。方法:将78例新生儿和婴儿颅内出血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高压氧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6.3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新生儿和婴儿颅内出血疗效显著、安全,减少后遗症,增加疗程可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高压氧;颅内出血;新生儿;婴儿
Effective Observations o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of Neonate and Infant with Hyperbaric Oxygen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with hyperbaric oxygen.Methods 78 cases o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of neonate and infa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with hyperbaric oxygen.Results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group with hyperbaric oxygen was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ere 97.5% and 76.32% respectively,ther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Treatment with hyperbaric oxygen is a safe and efficacious method,could reduced sequelae,increase period of treatment could enhance cure rate.
Key words:Hyperbaric oxygen;Intracranial hemorrhage;Neonate;Infant
新生儿与婴儿颅内出血是该期患儿的主要死因之一,死亡率高,预后差,目前无特效治疗。近年来,高压氧在儿科临床应用逐渐增多,但对新生儿和婴儿颅内出血的治疗研究报道较少。我科从1997年8月至2004年6月收治新生儿与婴儿颅内出血78例,其中40例经高压氧综合康复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8例全部为我科住院患儿,其中男50例,女28例。年龄1 d~56 d。病因:围产期窒息49例,维生素K缺乏症21例,早产儿5例,产伤2例,脑血管畸形1例。临床表现:全身或局部抽搐36例,烦躁48例,脑性尖叫16例,呕吐38例,偏瘫22例,呼吸不规则或呼吸暂停8例,昏迷18例,前囟紧张60例,两侧瞳孔不等大9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并经头颅CT检查确诊。将7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颅内出血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38例予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维生素K止血、抗惊厥、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病情稳定后用高压氧治疗。氧舱为船舶总公司701研究所生产的YLC/1.2型婴儿氧舱,以纯氧加压、婴儿氧舱加压、减压时间分别为15 min和20 min,维持0.15 MPa~0.17 MPa压力20 min~30 min,历时约1 h,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以内22例,多于3个疗程18例。治疗前后常规做眼底检查。
1.3 疗效评价
痊愈: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消失,各项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好转: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无变化。
1.4 随访 复查,电话联系。时间1 a~2 a。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略)注:χ2=6.043 9,P<0.05。
2.2 HBO治疗的疗效与疗程关系
见表2。表2 40例HBO疗效与疗程关系疗程(略)注:χ2=6.06,P<0.05
2.3 随访结果
了解智力、运动功能、语言、行为能力等情况,其中有一项有异常,则为后遗症,两组陈列随访结果,见表3。表3 组与对照组随访结果比较(略)注:χ2=7.453 6,P<0.01。
3 讨论
引起新生儿与婴儿颅内出血的原因较多,新生儿主要是围产期窒息[1],常引起新生儿死亡和神经系统的发育障碍[2],3个月内婴儿主要是缺乏维生素K导致凝血机制障碍所致。药物治疗可降低本病病死率,但不能减轻脑损害的严重程度,可遗留神经精神缺陷及后遗症。使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与婴儿颅内出血,明显改善患儿预后,本文分析高压氧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疗程越多治愈率越高,高压氧治疗机制是[3,4]:高压氧治疗能有效地提高血氧浓度和血氧分压,增强血氧的渗透能力,促进氧从血液向组织弥散,纠正脑部损伤区和全身组织的缺氧状态,从而改善机体组织尤其是脑组织的代谢功能,促进脑损伤修复;高压氧下,脑血管收缩,脑血流量减少,但由于血氧含量增加,足以改善脑缺氧状态,从而打断了脑缺氧和脑水肿之间的恶性循环;增加椎动脉血流,激活网状激活系统和脑干的血流量增加,氧分压增高,有利于昏迷患者的苏醒和生命机能活动的维持,高压氧促进有氧代谢的进行和能量的合成,损伤的脑细胞得到修补和康复,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一般认为[5]高压氧治疗小儿颅内出血时间应越早越好,但研究认为[4],高压氧可抑制血凝系统,激活抗凝系统,故选择高压氧治疗时机须慎重,为了避免出血加重,应在病情稳定及确保无活动性出血后进行。可根据两方面情况来判断有无出血:根据病情,病情日益好转,则出血停止;反之,就有可能有活动性出血;进行CT复查,直接从影像上了解。本组患儿均在应用止血药3 d~5 d后,于第5天至第7天进行高压氧治疗,无一例发生意外情况。因早产儿易出现氧中毒,高压氧治疗压力要根据患儿月龄、体重来选择,压力范围为0.14 MPa~0.16 MPa。本组高压氧治疗的早产儿于纠正胎龄满37周后进行,且压力偏低,一般选择0.13 MPa~0.14 MPa。
颅内出血对大脑的损伤较大,修复时间较长,故高压氧治疗也需要较长时间。本组患儿多数于治疗第二疗程末至第三疗程中症状才开始改善,因此,当第一疗程不见效时,不应轻易放弃治疗,而应适当增加疗程数。本组治疗三个疗程以上比少于三个疗程的治愈率明显提高,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提示延长高压氧治疗时间可提高治愈率。本组患儿中疗程最长者达5个疗程~6个疗程。疗程多,可以适当延长间隔时间。40例高压氧治疗患儿,均未发现气压伤、氧中毒等副作用。早产儿治疗后查眼底未发现眼晶体后纤维增生症。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高压氧治疗新生儿和婴儿颅内出血疗效显著、安全,延长高压氧治疗时间可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1]张家骧,魏克伦,薛辛东,等.新生儿急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23630.
[2]屠菊薇.颅内出血对小儿智能发育影响[J].初级卫生保健,1998,12(2):29.
[3]刘子藩.高压氧治疗的临床应用[J].新医学,1998,29(2):103104.
[4]李温仁,倪国坛.高压氧医学[M].上海:上海技术出版社,1998:9698.
[5]庞进军,潘桂华,龙凤娟,等.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高压氧治疗时机[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