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肠囊肿1例
作者:王晓青,蒋卫芳,刘凡隆,林建江
【关键词】 尾肠囊肿
关键词:尾肠囊肿;诊断;
我院去年收治经病理证实的尾肠囊肿1例,现结合相关,就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作一简要讨论。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5岁,于2005年8月因骶尾部酸胀伴排便不畅4月余入院,肛门指检发现距肛6cm直肠后壁肠外质中肿物,未能扪及全貌。CT及MRI提示盆腔囊性肿块。血肿瘤标志物正常。手术时患者取臀高俯卧位,于骶骨下缘至肛门后缘作长约7cm切口(Bevan切口),探查发现骶骨前直肠后囊性肿物,上极位于骶2~3水平,下极相当于齿线上水平,肿块约6cm×5cm大小,术中穿刺抽出清亮液体。完整剥离并切除肿物包膜。术后病理报告为送检囊肿镜示纤维囊壁,内衬移行上皮分化可,结合发病部位病变符合尾肠囊肿。
2 讨 论
尾肠囊肿又称直肠后囊性错构瘤,是发生在直肠后骶骨前间隙的一种先天性病变,起源于胚胎时期尾肠的残迹,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先天性良性病变。该病的病因尚不清楚,Hjermstad等人认为有两种直肠后发育期囊肿形成的胚胎学基础[1]。一种认为在胚胎发育早期,即35~56d时,直肠从头侧向尾部形成,原肠的尾部称为尾肠,尾肠蜕化不全形成尾肠囊肿。另一种胚胎学基础是神经管,神经管在脊索开始形成并向尾部生长时逐渐消失,如果神经管蜕化不全,可在尾部形成先天性囊肿。
尾肠囊肿多发于成人,偶见于儿童和婴儿,70%~90%为女性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上常因误诊而采取不当的治疗措施。文献报道最常见的是直肠局部的压迫症状[2],可有便秘、直肠充盈感、排便时疼痛、大便形状改变等;也可有尿道压迫症状,如尿痛、尿频及难产或坐骨神经痛等。此外,还可有臀部及双腿疼痛、全身或局部炎症表现。
因该病变位于盆腔深部,且极为罕见,因此诊断较为困难。直肠内指诊是诊断本病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几乎所有患者均可触及病灶, 绝大多数表现为直肠后有一无压痛,边界清楚的圆形或卵圆形囊性肿物,小部分表现为条索状肿块,对直肠产生压迫,但直肠黏膜完整光滑。影像学检查对尾肠囊肿的诊断至关重要,腹部平片仅能发现直肠后的囊性肿物,X线钡剂灌肠和纤维结肠镜可见直肠受压变形、肠腔变窄,但直肠黏膜无异常[3]。腹部或直肠腔内超声亦可发现直肠后骶前间隙有一边界清楚的多囊或多房性薄壁囊性或囊实性肿物,对确定肿块的存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对巨大肿块不能探及全貌。若要进一步了解囊性肿物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尤其是压迫症状明显时,应加做CT或磁共振成像,尿路造影等检查,不仅有助于囊肿的鉴别诊断,而且对于了解囊肿的准确定位、大小、内部的成分以及与周围重要脏器、血管的关系,有非常重要的诊断意义,可有效地指导手术的径路及切除范围。术前不主张对肿块进行诊断性活检,因为针吸活检所取组织较少, 很难作出正确的病理诊断。再则, 穿刺针吸特别是经直肠内穿刺, 可导致囊肿感染、化脓、破溃、不利于一期手术处理。手术切除后的病理诊断为最终诊断。术前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查可作为囊肿有无恶变的指标[2]。血清CEA水平升高,高度提示肿瘤有恶变趋势且预后欠佳。尾肠囊肿应与其他原发盆腔肿物,如骶尾部畸胎瘤、直肠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直肠平滑肌肉瘤等进行鉴别。
尾肠囊肿临床上极为少见,术前诊断十分困难,加之临床医生对之认识不足而采用不适当的手术方式,使术后经常复发。手术探查并尽可能完整切除是目前此病的惟一有效方法。手术切口和径路主要取决于肿块的大小和肿块下极与肛门的距离。对于直肠内指诊能摸清肿块全貌者, 均可行经骶尾切口切除,对下极距肛缘8 cm以上直径大于5cm的肿块宜经腹切除。对于巨大的肿块, 上端突入腹腔, 下极距肛缘5cm以下, 宜经腹和经骶联合切除。经肛门直肠内切除的方法应谨慎采用。除非肿块很小, 且刚好位于盆隔上方。尾肠囊肿一般体积较大、位置深在,在解剖分离时常常会在外力下溃破,尤其是囊肿底部破裂,不仅创面污染严重,而且难以完整切除囊壁,所以在囊肿的分离与切除过程中,我们主张先行囊肿顶部内膜的分离辨认,然后主动减压,减少创面污染机会,使囊肿体积变小,随后将囊肿内膜从顶部向底部完整游离,在游离过程中注意周围重要脏器、血管的辨认,避免副损伤。因囊壁与骶尾骨粘连紧密,术中须行锐性分离,必要时切除尾骨和部分骶骨以完整切除囊壁。部分切除或囊肿引流术日后均会复发,完整切除是防止术后复发的惟一方法。
:
[1]Hjermstad BM,Helwig EB. Tailgut cysts: report of 53 cases[J]. Am Clin Pathol, 1988,89:139-147.
[2]王今,王宇.尾肠囊肿的诊断及外科治疗2例报告[J].北京医学,2003,(25)1:67.
[3]汪建平,黄宗海,等. 尾肠囊肿2例[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3,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