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例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分析及对策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临床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189例≥60岁老年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占同期医院感染的41.2%,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占42.13%,其次为泌尿系感染和胃肠道感染。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严重的基础疾病、长期住院、各种侵入性操作,大量抗菌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所至的二重感染和机体机能衰退,免疫力低下。结论:老年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积极采取综合防范措施,是降低医院感染的关键。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医院感染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isk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elderly inpatients with nosocomial infection. Method: We investigated respectively the patients over 60 years old with nosocomial infection. Result: The percentage of elderly patients was 41.2% for total patients with nosocomial infection among Jan. 2003 to Nov. 2005. The organs that infections involved were included respiratory systems (42.1%) mainly, and next were urinary tract and gastrointestinal tract. The main risk factors were serious basic diseases, long-term hospitalization, various invaded operations and opportunistic infection which caused by application of large amount of antibiotics and immunoinhibitors. Conclusion: The elderly patients are high risk populatio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and the complex preventive measures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t.
Key words: Elderly patient; Nosocomial infection
本文通过对189例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预防和要点,从而为有效地控制和预防老年患者的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60岁医院感染病例,平均年龄67.6岁,其中男127例,女62例。
1.2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参照卫生部2001年下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感染患者均为入院48h后发病,经病原学和辅助资料证实有感染者。并对其包括原发病、感染部位、住院天数,激素和抗菌素使用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
2 结 果
2.1 基础疾病:本组医院感染病例189例,均有一种以上的基础疾病。其中心血管疾病61例(32.3%),慢性肺部疾病42例(22.2%),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等;恶性肿瘤33例(17.66%),外科疾病(颅脑外伤、骨折、肠梗阻等)36例(19.04%),慢性肾病尿毒症5例(2.64%),糖尿病12例(6.34%)。
2.2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189例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例次为197次,呼吸道感染占83例次(42.13%),其次为泌尿系感染31例次(15.73%),胃肠道15例次(7.61%),切口感染10例次(5.07%),皮肤粘膜9例次(4.56%),其它49例次(24.87%)。
2.3 住院时间:本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43.6d。住院时间<10d的患者13例(6.8%),>10d的患者45例(23.80%),>20d的52例(27.51%),>30d的79例(41.79%)。
2.4 侵入性诊疗操作:本组患者中117例接受侵入性诊疗操作,占医院感染总病例数的61.90%。其中接受2种侵入性诊疗操作的15例,接受3种以上侵入性诊疗操作的7例。其中接受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者8.63%,接受内窥镜检查者9.67%,接受动、静脉插管及腹膜外透析者5.37%,接受其他侵入性诊疗插管(鼻饲、留置导尿等)和胸腹手术者76.36%,这些都增加了感染入侵的途径。
2.5 抗菌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本组患者中49例在入院时有明显感染指征,28例有不明原因发热,在医院感染前应用二联或三联抗生素87例(46.03%),其中使用天数5~58d,平均10.82d。有5例住院期达1~1.5年,反复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症状,反复痰培养阳性,反复更换抗生素治疗。因治疗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者5例(2.64%);接受多次化疗21例(11.11%)。
3 讨 论
本组资料显示,老年性患者感染发生率占同期医院感染者的41.2%,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究其主要原因有:
3.1 高龄人群本身就器官老化,加之就治者多慢性基础疾病,如脑血管意外、慢性阻塞性肺炎、肺气肿、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部或全身免疫力低下。一旦造成院内感染后又由于其感染特点与一般病人不同,机体反应慢,其临床表现和X征缺乏特异性,加之临床医生重视不够,往往造成误诊和漏诊。医院感染与原发疾病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不仅住院日延长而且死亡率增高。
3.2 本组老年患者呼吸系统医院感染占首位42.13%,一方面是老年患者由于各脏器功能衰减,呼吸道粘膜受损,纤毛运动功能减退,加之长期卧床至肺活量下降,咳嗽反射减弱;另一方面老年人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如气管插管、吸痰等机会增加,使上呼吸道病原菌向下呼吸道蔓延所致。
3.3 老年患者病情重经创伤、麻醉呼吸机、胸腹手术及各种导管等侵入性操作,增加感染的入侵途径。
3.4 调查表明:住院日与感染率成正比,长期住院交叉感染机会增加感染率增高,因此住院时间是医院感染另一重要因素。
3.5 抗菌素和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造成菌群失调及二重感染,进一步削弱的机体的防御能力。
4 建 议
调查表明医院感染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治愈率,延长老年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资源的消耗及病人和家属的身心痛苦。为积极并有效预防和控制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特提出如下建议:
4.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规范操作程序,加强无菌观念,减少不必要的侵袭性操作,严格做好呼吸器械及各项侵入性治疗器械的消毒管理,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
4.2 合理使用抗菌素及抑制剂:严格掌握抗菌素的适应症,控制预防性用药。对已发生感染者应依据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使用抗生菌,从而防止条件致病菌及二重感染;严格控制放化疗及激素的使用适应症。
4.3 加强卫生宣教,搞好基础护理,重视对老年患者进行康复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指导。对行动不便者加强基础护理及易感部位的护理,定时翻身拍背,鼓励进行有效咳嗽及适当的四肢活动,从而促进疾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感染机会。
4.4 加强环境监测,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每天要定时开窗通风,流通空气。并进行病室空气监测培养,对重症监护病房有条件可安置空气净化装置,加强探视人员管理。对已感染病人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必要时予呼吸道隔离或床边隔离,并加强基础护理,以控制蔓延。
4.5 积极治疗基础疾患,同时加强支持治疗,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预防控制老年医院感染发生和有重要的意义。
【】
[1]谭耕爱.80例高龄患者住院医院感染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2):92.
[2]冯笑峰,王滨,等.医院感染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2):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