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的病理诊断及鉴别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姜亦兵 周大可 李燕 时间:2010-07-12

【摘要】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的病理诊断及鉴别。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8例前列腺癌进行病理分析。结果  38例患者均为前列腺腺癌。其中高分化癌3例,中分化腺癌11例,低分化腺癌21例,未分化癌3例。38例均侵及周围纤维或平滑肌组织,其中18例侵及神经,4例侵及腰椎。结论  通过仔细观察光镜下前列腺癌的典型特点,并结合其他检查手段,可有效的对前列腺癌进行诊断及鉴别。
        近10年来,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检测手段的改善,城市人口中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1-2]。本文对我院收治的38例前列腺癌进行病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资料38例,均来源于我院泌尿系外科行手术的前列腺癌患者。患者年龄48-81岁,平均(63.6±8.5)岁。年龄段在40-49岁的2人,50-59岁的5人,60-69岁的12人,70-80岁的14人,80岁以上的5人。
        1.2 方法  所有标本均为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取得,并采用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病理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分型。 
        2  结果
        2.1 病理诊断分类 38例患者经肛门指检,均发现前列腺质地较硬,部分患者有压痛。经病理检查,均为前列腺腺癌。其中高分化癌3例,占7.9%;中分化腺癌11例,占28.9%;低分化腺癌21例,占55.3%;未分化癌3例,占7.9%。以中、低分化腺癌为主。38例前列腺癌均累及周围纤维或平滑肌组织,其中18例侵及神经,4例侵及腰椎。
        2.2 病理观察具体表现  前列腺腺癌病理形态呈多形性表现,主要的病理观察结果为:(1)结构异常:出现小腺体增多结构以及筛孔状、乳头状、肾小球样大腺泡结构;(2)细胞异型:腺体表现为单层细胞,核明显增大,出现直径>2.3um 的大核仁;(3)腺外脂肪、横纹肌组织浸润,以及神经周围浸润;(3)出现腺腔内黏液、嗜酸性结晶体、胶原小结等异常改变。
        3  讨论
        前列腺癌为老年人疾病,大多数前列腺癌发生在前列腺后叶,可能与老年雄激素的分泌水平下降,前列腺后叶萎缩最为明显有关。本组病例38例患者均诊断为前列腺腺癌,说明前列腺腺癌是前列腺癌的最主要发病形式。另外,据较多国内外报道,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与患者年龄呈显著正相关[3]。Coffey曾报道美国50岁以上男性尸检中腺癌发病率为12%~46%,并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但其中只有少部分病人出现临床症状[4]。本组38例患者的年龄分布为48-81岁,年龄段在60-80岁的患者居多,为26人(68.4%),这和国外的研究相吻合。
        尽管免疫组化技术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多,但目前对前列腺癌的可靠诊断仍依赖于光镜下的组织病理检查[5]。前列腺癌的病理诊断主要重视腺体结构紊乱、核仁增大及间质和周围组织神经浸润[6]。
        前列腺神经、骨转移、淋巴转移的情况较为常见,主动脉附近的淋巴结常被累及,内脏转移发生率相对较低,多发生在未分化癌的晚期病例,且预后不佳[7]。本研究中未分化癌有3例(7.9%),并未发现有内脏转移。高分化腺癌的转移、蔓延较为迟缓,又长期局限在前列腺内,因此预后往往较好。低分化、未分化腺癌的转移、蔓延较快,范围较广,早期转移到神经、骨骼等,骨转移以髂骨、骶骨及腰椎多见,预后通常较差。本组病例中高分化性腺癌仅占7.9%,中、低分化性腺癌占到了84.2%,同时有18例侵及神经,4例发生了骨转移,侵及腰椎,。
        一直以来,前列腺癌的误诊和漏诊率相对于其他脏器腺癌较高,这和病理取样少,切片质量差,病理医师的诊断水平参差不齐有关[8]。本组患者的前列腺癌病理组织镜下特征主要为:①结构紊乱,出现腺腔内乳头和分支结构、淀粉样小体、基底细胞层和分叶状结构的消失。小腺体增多、密集,呈筛状或蜂窝状结构,排列杂乱,彼此呈直角浸润间质或正常腺体。腺周围基膜扭曲、中断或突破。②细胞异型,核明显增大,染色质增加,核与胞质比例失常。③腺体表现为单层细胞,无基底细胞出现,这点可作为腺癌的诊断依据之一[9]。④癌周或其间常见平滑肌增生,80%可侵及神经。本组病例病理形态学主要表现为结构异常,腺体排列紊乱,基底细胞消失,核异形明显,核仁明显增大,并出现间质、肌组织浸润。通过仔细观察前列腺病理组织形态特点,并结合免疫组化检查和超声检查等结果,可有效的对前列腺癌进行鉴别诊断。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经肛门指检,均有前列腺质地较硬,部分患者有压痛。因此加强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若在老年患者肛门指检中触及硬结者,应高度怀疑为前列腺癌,这不仅对患者得到及时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为临床分期提供充足的线索。另外,由于前列腺癌的形态学与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高级别上皮内瘤(PIN)、基底细胞增生性病变、透明细胞筛状增生、萎缩和萎缩后增生、梗死和鳞化,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等良性病变有相似之处,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重视这些病变与前列腺癌的病理鉴别诊断。 
参 考 文 献 
[1] 谢晓冬,伍秋生,向军等.东北地区三所前列腺癌发病情况的初步分析[J].辽宁医学杂志,1997,11(5):246-248.
[2] 蒋智铭,任加强,朱虹光等.前列腺癌病的进展[J].中华病殚学杂志,2005,34(l0):629-630.
[3] 周志耀,顾晓箭,郑世广.良性前列臃增生和癌的关系[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89,10:41.
[4] Coffey DS,Benson MC,Charodo A,et al.National cancer institue roundable on prostate cancer: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Cancer Res,1991,51:2498.
[5] 王淼.44例前列腺恶性肿瘤病理分析[J].天津医药,1990,3:151-154.
[6] 蒋智铭,张惠箴,陈沽清等.穿刺活检100例前列腺癌的形态学观察.中华病理学杂志,2000,29:272.
[7] 崔岩,刘爱珍,刘晓玲.前列腺癌32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5,3(8):697-698.
[8] 叶明福,柳凤轩,谢青等.容易漏诊的前列腺偶发癌.中华病理学杂志,1995,24:359-361.
[9] Egan AJM, Lopez-Beltnm A, Bostwick DG. Prostatic adenocarcinoma with atrophic features: malignancy mimicking a benign process.Am J Surg Pathol,1997, 2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