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的核心内容——和
【摘要】 中医在辨证用药运用发散的思维方式,同时大道至简地可用“和”这一字概况,认为以“和”的理念灵活运用临床实践和基础理论研究中,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学术见地。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和;气通人和
中医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两千多年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丰富经验有机结合的产物,同时不断融合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逐渐形成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笔者认为其核心思想为“气通人和”[1],而其最为核心的内容则可用“和”这一字概括,本文拟从“和”讨论中医这一核心内容。1 “和”的涵义 早在《礼记·中庸》就有记载:“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文子·上仁》》引老子曰:“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阴阳交接,乃能成和。”《老子指归·得一篇》曰:“和,其归也;弱,其用也。”《老子》四十二章则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生一”,表明老子之学的终极目标是追求绝对的统一性。但绝对的统一性并非一个僵化的死体,所以由“一”一定要产生“多”。但“多”又并非割裂整体、各自独立,所以“多”犹然不离于“一”,万事万物犹然是一个整体。由“一”而衍生为“多”,又由“多”而复归于“一”,其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和”。和即是阴阳平和,即是协调可持续的状态。
中华民族是推崇“和为贵”之民族,这一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浓郁的中医学中,体现得非常透彻,在临床用药中,将疾病、五脏六腑、药物性味归为阴阳、五行等相互佐制的抽象又形象的概念中,重视以“致中和”为最终目的。其认为,任何偏颇的长期存在,必将导致阴阳失衡,导致疾病的产生。故而,“和”是中医的目的和价值。
2 “和”的内容
2.1 体内外环境之“和” 中医先哲早在两千多年前,就非常注重人体与外环境的和谐,《灵枢·风露》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表述了人与天地相参的观点,而在《灵枢·邪客》中,更明确提出了天人相应观:“人与天地相应也”。“天人相应”作为中医整体观的主要思想之一。《素问·生气通天论》道:“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就是指人体之气必须与天相应,接受天然之气的滋养,从而内外环境的和谐平衡,阳气固密,贼邪就不能侵害机体。
针对天人相应这一观点,中医学系统完备地划分出内外环境的对应关系,如肝气与春气相应,心气与夏气相应等。同时,对于内外环境的相互影响的枢纽桥梁关系,《灵枢·五阅五使》指出“五官者,五脏之阅也”,认为,“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素问·五常政大论》倡导,治疗及养生康复“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应首先了解主岁之气的情况,不可违背天人相应之,不要补实泻虚,而造成疾患与损伤。张介宾曰:“五运有纪,六气有序,四时有令,阴阳有节,皆岁气也。人气应之以生长收藏,即天和也。”四时寒来暑往,其气变化有生长收藏之规律,人体亦然。
同时,外环境不仅指环境,社会环境所致的内环境的和谐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一因素所致的内环境的紊乱主要指情志因素,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即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情绪状况的传递。《灵枢·本脏论》:“意志者,御精神,发魂魄,和喜怒者也。”就表明,意志的功能是驾驭精神,收摄魂魄,调节机体对寒温的适应能力,适当控制情绪,做到“和喜怒”,这即是情志调摄的要点。
2.2 体内环境之“和” 这里的内环境包括五脏六腑阴阳之“和”,人体患病的原因是阴阳不相和谐的结果,中医中药所达到之“和”,主要以改善内环境之“和”为切入点,也即“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中医学治病养生的要点在于协调或调动这一自愈本能[2],张仲景《伤寒论》第58条云:“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素问·至真要大论》就认为,诊治须掌握天之五气,人之五脏五行更胜之规律,内环境的和谐需要与外环境的对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张介宾注:“适其中外,疏其壅塞,令上下无碍,气血通调,则寒热自和,阴阳调达矣。”王冰亦云:“令药气至病所为故,无太过与不及”,将恢复机体的平和之状态,注意适度之掌握,勿太过与不及,作为疾病治疗调节之法度与典范。《素问·痿论》将治疗痿证原理,归纳为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素问·五常政大论》提出,治疗无积者求其脏,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行水渍之,“和其中外”,可使疾病得以有效医治。《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折之,不足补之,佐以所利,引领治疗的精义在于“和以所宜”。
同时,人体内环境需要五味来滋养,倡导调和五味对内环境的平和具有重要意义,《素问·生气通天论》云:“谨和五味”,使骨骼强健,筋脉柔和,气血通畅,腠理致密,有利于延年益寿。《素问·经脉别论》提出“调食和药”,注重在针刺同时,调节饮食,并配合药物治疗。《素问·经脉别论》中提出:“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指出如若饮食、情感、劳逸及医疗等“过用”破坏体内环境之和,从而致病。
2.3 男女阴阳之“和” 在中医学范畴中,“和”也包括了男女阴阳的和谐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道:“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男女关系的和谐,对阴阳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素问·上古天真论》在养生理法的叙述中,提出顺应阴阳变化,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和于术数”,方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如若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起居无节,则会致“半百而衰”。因为男女不和,纵欲过度,会导致精液枯竭,真气耗散,阴阳失衡,最终提早衰老,故掌握生命阴阳运动的规律,围绕燮理阴阳,进行养生,使其达到平衡协调,是推迟衰老,延年益寿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养生学理论的核心。古代先哲提倡“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灵枢·本神》则道:“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就表明人必须在适应四时昼夜和社会因素的变化的同时,注重男女之间的和谐,采取相应的摄生措施,方可健康长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提倡掌握和理解“七损八益”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素问·痿论》道:“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指出纵欲过度会导致痿证的发生。古人在养生上就非常智慧地强调“欲不可早,欲不可强,欲不可纵”的养生之道,即房事之性欲不可以提前,不可以勉强,更不可以放纵的观点。
3 《内经》的重阳思想
《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阳气者,精则通神,柔则养筋”。论述了阳气在人体的地位、作用和生理病理。阳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景岳全书·大宝论》)在阴阳的侧重方面,有其崇阳的思想,因为阳气是一身之气中具有温热、兴奋特性的部分,是人体内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升腾、发散等作用和趋向的极细微物质和能量。[3]阳气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导和动力,《素问·生气通天论》又道:“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这说明要调和人之阳气,才能巩固它的防护功能,不然就会招致病邪的侵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者,藏精而起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和阳在生理上是互相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互相转化的关系。“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平衡的关键在于阳气固密。阴阳失调主要责于阳。阳气过盛,失其固守慎密之性,则病理性的机能亢进,导致精血的耗损;阳气不足,则失其卫外之机能,导致气化失司,浊阴滞留,窍道壅塞。无论何种病因,总是从扰动阳气开始。故在贯彻“和”这一精髓的同时,就应当注重阳气的调摄。
4 小结
中医辨证用药的思维方式,可大道至简地用“和”这一字概括,笔者以“和”的理念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和基础理论研究中,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学术见地。
【】
1] 阮善明,陆宁,戴金.董襄国教授论中医核心思想-气通人和[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1):6?7,10.
[2] 付景华,徐岩春.中医学原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43.
[3] 孙广仁.《内经》中阳气的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2):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