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中医证型与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何伟平, 邱宝珊, 王士贞
【摘要】 [目的]通过对患者发病情况的问卷调查及相关客观指标的检测,探讨慢性咽炎中医辨证分型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发病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选择合格的受试对象102例(包含肺肾阴虚、脾胃虚弱、痰凝血瘀等证型各30例和脾肾阳虚证型12例),记录所选对象发病的各种相关因素如饮食嗜好、生活职业环境、全身疾病、生活习惯等以及对咽部微生物、免疫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各组患者的年龄和平均病程的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4组证型的年龄和平均病程差异均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而性别、职业、户籍的χ2检验结果显示4组证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辛辣"、"生冷"、"熬夜"统计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煎炸"、"吸烟"、"饮酒"、"失眠"、"劳累"以及一些相关环境因素和情志因素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是否患有"扁桃体炎"、"龋齿"、"慢性咳嗽"、"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等疾病的不同慢性咽炎人群中,证型分布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4组证型患者咽拭子培养结果和免疫4项中的免疫球蛋白IgA、IgE、IgM、IgG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慢性咽炎中医各证型与年龄、病程、辛辣或生冷饮食习惯、熬夜生活习惯、邻近器官或全身疾病等发病因素有相关性,而与性别、户籍、职业、工作及生活环境(如粉尘污染、不良气体刺激及种类、长期空调密闭环境)、煎炸饮食、烟酒嗜好、生活习惯(如失眠、劳累等)、情志因素(如抑郁、急躁、恼怒、紧张等)、咽拭子培养结果、免疫4项各指标等发病因素均无相关性。
【关键词】 慢性咽炎 中医证型 相关因素
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临床上以咽喉干燥,痒痛不适,咽内异物感或干咳少痰为特征[1],属于中医"喉痹"范畴。本病为临床常见多发病及难治病,中医该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在远期疗效方面明显优于西医[2],但慢性咽炎病因病机复杂,目前尚未有统一的量化标准,影响了临床疗效的可重复性。为了探讨建立临床上慢性咽炎中医辨证分型的部分量化标准,提高辨证的准确度,笔者通过对患者发病情况的问卷调查及相关客观指标的检测,并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在探讨慢性咽炎中医辨证分型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发病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方面做了一次尝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选择 纳入研究的全部病例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耳鼻咽喉科门诊及住院部的慢性咽炎患者,共选择符合以下筛选条件的患者102例。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
1.2.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有关慢性咽炎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4]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对慢性咽炎的辨证分型。
1.2.2 排除标准 经检查证实为口咽、喉咽及喉部良恶性肿瘤、鼻咽癌放疗后等患者;有其他全身疾病可能影响检测指标观察者;年龄在18岁以下或75岁以上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不具备以上中医辨证标准中的典型证候,或属证型兼夹者;因各种原因不能配合完成观察者。
2 研究方法
按以上标准选择合格的受试对象102例(其中包含肺肾阴虚、脾胃虚弱、痰凝血瘀等证型各30例和脾肾阳虚型12例);由研究者及1名高级职称中医师共同负责辨证。对所有入选对象分别进行相关因素调查及实验室指标检测。
2.1 观察指标
2.1.1 相关因素调查问卷 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1)一般情况问题5项:性别、年龄、藉贯、职业、病程长短;(2)工作及生活环境问题3项:粉尘污染、不良气体刺激、长期空调密闭环境;(3)饮食嗜好问题5项:有无进食煎炸、辛辣、生冷饮食,有无吸烟、饮酒情况等;(4)工作及生活习惯:有无熬夜或失眠情况、工作压力情况;(5)情志因素:抑郁、急躁、恼怒、紧张等;(6)全身及局部因素:如邻近器官疾病、消化不良、心脏病、风湿病、内分泌紊乱、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
2.1.2 实验室指标 主要包括咽拭子培养和免疫球蛋白IgA、IgE、IgM、IgG等免疫指标的检测。
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形式表示,使用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法)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本次研究共收集符合标准之慢性咽炎病例102例,其中肺肾阴虚、脾胃虚弱、痰凝血瘀3组证型各30例,脾肾阳虚证型12例。被调查者年龄介于20~75周岁之间,平均为(37.0±11.91)岁。其中男73例(占71.6%),女29例(占28.4%)。将4组证型的一般情况进行比较:对各组的年龄和平均病程数据特点进行探索,发现不符合正态分布,故使用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法)。结果显示,4组证型的年龄和平均病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由表1可知脾肾阳虚证型组年龄最高,而痰凝血瘀证型组平均病程最长。使用列联表资料的χ2检验,结果显示,4组证型的性别、职业、户籍等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1 4组证型一般情况比较
3.2 相关因素 使用χ2检验对4组证型的环境、饮食、生活习惯和情志4方面共17个因素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在饮食因素中,"辛辣"的统计量χ2=16.57,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可以认为是否嗜食辛辣的慢性咽喉炎人群的证型分布是不同的,结合表2可知,在痰凝血瘀型中,有嗜食辛辣的患者较多;"生冷"的统计量χ2=9.49,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可以认为是否嗜食生冷的慢性咽喉炎人群的证型分布是不同的,结合表2可知,在脾胃虚弱型中,有嗜食生冷的患者较多;而"煎炸"(χ2=16.29)、"吸烟"(χ2=5.16)、"饮酒"(χ2=3.73)等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在生活习惯因素中,"熬夜"统计量χ2=13.33,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可以认为是否熬夜的慢性咽喉炎人群的证型分布是不同的,结合表2可知,在肺肾阴虚型中,有熬夜习惯的患者较多;而"失眠"(χ2=1.68)、"劳累"(χ2=7.06)等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在"粉尘"、"不良气体刺激"、"长期空调环境"等环境因素方面和"急躁"(χ2=3.20)、"恼怒"(χ2=1.94)、"紧张"(χ2=2.21)等情志因素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另外,在本次调查中所有患者没有出现情志抑郁的情况。表2 不同相关因素的证型分布比较
3.3 伴随疾病 对慢性咽炎相关的6种常见伴随疾病分别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在是否患有"扁桃体炎"(χ2=19.89)、"龋齿"(χ2=13.79)、"慢性咳嗽"(χ2=32.64)、"慢性胃炎"(χ2=35.52)、"慢性结肠炎"(χ2=31.22)等疾病的不同慢性咽炎人群中,证型分布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由表3可知,患有扁桃体炎和龋齿的患者中痰凝血瘀型比例较高,患有慢性咳嗽的患者中肺肾阴虚型比例较高,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中脾胃虚弱型比例较高,患有慢性结肠炎的患者中脾肾阳虚型比例较高。而是否患有声带小节息肉(χ2=2.05)的慢性咽炎人群中证型分布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3 不同伴随疾病的证型分布比较
3.4 咽拭子培养和免疫学指标检测 4组证型患者咽拭子培养结果经卡方检验,χ2=2.35,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4组证型患者免疫4项中的免疫球蛋白IgA、IgE、IgM、IgG经方差分析,均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4 讨论
脾肾阳虚证型组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最小49岁,最大75岁,其余3组证型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5岁之间,经统计学分析,4组证型年龄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以脾肾阳虚证型组年龄最高。中医学认为,老年患者因年事渐高,肾中阳气亦渐衰,肾阳先衰,火不生土,不能温煦脾阳,而使脾阳受伤,加之六淫内伤、饮食劳倦侵扰发病,亦更耗气伤阳,终使脾肾阳气俱伤而成。因此,慢性咽炎中的老年患者较青年患者更易为脾肾阳虚证型。
4组证型平均病程存在差异,其中以痰凝血瘀组平均病程最长。痰凝血瘀为本虚标实之证,慢性咽炎反复发作日久,余邪滞留咽喉,久则经脉瘀滞,咽喉气血壅滞而为病。因此,各证型若发作日久,均可向痰凝血瘀证型转归,该结果符合中医"病久必瘀"的理论。
经统计,在痰凝血瘀证型组中,嗜好辛辣的患者较多,占该型患者的80%(24/30),其他3组证型嗜食辛辣的患者均占同型患者的16.7%,有显著性差异。原因可能是因患者嗜食辛辣,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常,致水湿停聚为痰,凝结咽喉,加之过食辛辣,易致肺胃蕴热,邪热搏结,上蒸咽喉,炼液成痰,阻滞咽喉气血而为病。
4组证型在生冷饮食方面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脾胃虚弱证型组中,嗜食生冷的患者占该型患者的80%(24/30),其余各组分别为36.7%、41.7%、33.3%。过食生冷寒凉,最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寒湿内生,脾为湿困,运化无权,水谷精微生化不足,津不上承,咽喉失养,发为喉痹。因此,慢性咽炎脾胃虚弱型的患者在饮食调理方面忌食生冷寒凉显得尤为重要。
4组证型在熬夜习惯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肺肾阴虚证型组中,有熬夜习惯的患者约占66.7%(20/30),其余各组分别为23.3%、25.0%、46.7%。长期熬夜者可致相火妄动,极易耗损肾阴,肾阴不能上输滋养肺脏,金水无以相生而致肺肾阴虚,咽喉失于滋养,加之阴虚则火旺,上炎灼于咽喉而发病。
慢性咽炎可由邻近组织感染,如鼻腔、鼻窦、甚至龋齿蔓延而来。经统计,4组证型全部患者伴有扁桃体炎者有19例,伴有龋齿者10例,伴有声带小结或息肉者5例,共34例。4组证型在邻近器官疾病因素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痰凝血瘀证型组伴有邻近器官疾病的患者占80.0%(24/30),肺肾阴虚和脾胃虚弱证型组均为16.7%(5/30),脾肾阳虚证型组为0,表明痰凝血瘀型慢性咽炎患者中,伴有邻近器官疾病者较多,且邻近器官疾病以扁桃体炎为主,其次为龋齿。邻近器官的疾病可产生各种炎性分泌物及有害病菌,引起慢性咽炎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余邪滞留,日久不去,气机阻滞,痰浊内生,气滞血瘀,痰瘀互结,脉络闭阻而为病。由于解剖位置的极其相近,慢性扁桃体炎常常会引发慢性咽炎。这一结果与临床实际相符合。
慢性咽炎还可由全身多种疾病因素引发。经统计,4组证型全部患者中伴有慢性咳嗽病史者有12例,伴有慢性胃炎者23例,伴有慢性结肠炎(慢性腹泻)者7例,共42例。4组证型在全身疾病因素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肺肾阴虚证型组伴有慢性咳嗽病史的患者为最多,这一结果表明合并有慢性咳嗽病史的慢性咽炎患者多为肺肾阴虚型。分析其原因,多因久咳耗伤肺阴,母病及子,金水无以相生,肺肾阴液不能上输滋养咽喉而发病。
脾胃虚弱证型组伴有慢性胃炎病史的患者为最多,共有19例,这一结果表明合并有慢性胃炎病史的慢性咽炎患者多为脾胃虚弱型,该结果与临床实际相符合。
脾肾阳虚证型组伴有慢性结肠炎(慢性腹泻)病史的患者最多,共有7例,这一结果表明合并有慢性结肠炎(慢性腹泻)病史的慢性咽炎患者多为脾肾阳虚型。分析其原因,盖因久泻久痢,耗伤脾肾阳气,脾肾阳气亏损,失去温运固摄功能,寒邪凝闭,阳气无以上布于咽喉而为病。
由于经费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的样本数量及客观指标相对不足,且停留在表浅的研究层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论的可信度。但根据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提示我们在临床上对慢性咽炎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可以有选择地重点询问与辨证分型密切相关的年龄、病程、辛辣或生冷饮食习惯、熬夜生活习惯、邻近器官或全身疾病(如扁桃体炎、龋齿、慢性咳嗽、慢性胃炎、慢性腹泻等),这些因素对于慢性咽炎的辨证都是有益的补充,尤其是在全身和局部辨证存在一定困难时,更具有价值。
【参考】
[1]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59.
[2]张勉,黄卓燕.中医中药慢性咽炎近况[J].河北中医,2003,25(9):714.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
[4]王士贞.中医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中医药出版社,2003:158-159.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