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常见证型的诊断性症状构成分析
【摘要】 目的通过对20年来心衰常见证型资料的回顾性研究,分析常见证型诊断性症状的构成特点,为证的规范化及临床辨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机检索,人工录入并整理文献信息,运用统计学原理进行分析。结果根据频数分布情况,初步得出心衰常见证型的定位症状以及定性症状。结论心衰证型的诊断标准亟待规范,文献研究是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心衰证型 症状 文献研究
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终末期表现,死亡率高。医学从发病机理、病理变化等方面对此病的研究有显著进展,但预后并不乐观。中医药辨证对缓解症状,改善疗效等方面具有优势。然而目前心衰的分型多为自拟,尚缺乏统一的标准,且证的诊断指标不一致。因此,心衰常见证型的诊断依据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利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心衰常见证型做进一步分析,确立常见证型具有明确诊断意义的症状构成,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来源在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运用检索词 “心衰”进行初级检索,年限为1988~2008年,检索到文章35 786篇;以文献主题,运用“辨证治疗”进行二次检索,检索到相关文章56篇,运用“证候分型”进行二次检索,检索到17篇,共计73篇。
1.2 纳入标准
具有明确中医辨证分型,同时具有症状描述的心衰文献。
1.3 排除标准
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的文献,予以排除;心衰单一证候的治疗研究,予以舍弃;对一稿两投的文章,以1篇计;个案报道,予以排除;仅对心衰的病机进行分析的文献,予以排除;有证候分型,但无症状描述的文献予以排除;动物研究及证候实质研究,予以排除。
1.4 文献录入
按照《中医药学基本名词术语》《中医诊断学》[1]《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2]《常见症状中医鉴别诊疗学》[3]对文献中的不规范证名进行规范,个别无法确定的,依据所给出的临床症状进一步分析,加以规范。如心气不足,心阴亏损,规范为心气阴两虚证;心气虚衰,瘀血阻滞规范为心气虚血瘀证等。同时对症状进行规范,文字表述复杂的或语意相同表述不一致的重新分析整理,如疲乏无力规范为疲乏;心慌规范为心悸等。
1.5 分析方法
建立数据库,统计症状出现的频次及频率。
2 结果
2.1 整理根据以上标准,在73篇文献中,筛选出41篇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分析。其中心气阴两虚证24条,气虚血瘀证25条,阳虚水泛证26条,心肾阳虚证9条,心阳暴脱证11条。因后两证文献较少,故未予分析。
2.2 症状分布特点见表1~3。表1 心气阴两虚证的症状分布(略)表2 心气虚血瘀证的症状分布(略)表3 阳虚水泛证的症状分布(略)
3 讨论
根据文献查询结果,对心衰各证的症状进行明确描述的文献较少。通过现有文献的分析,心气阴两虚证及心气虚血瘀证的主症均为心悸;阳虚水泛证的主症为浮肿,出现频率均超过90%。诊断性症状可分为定位症状及定性症状,心气阴两虚证的定位症状主要为心悸;定性症状主要为气短、疲乏、动则加重、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失眠、盗汗或自汗;舌脉表现为舌红、脉细数或结代。此型与1993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心衰气阴两虚证的主症及舌脉表现的描述基本一致。
心气虚血瘀证的主要定位症状为心悸、胸闷、心痛;定性症状为气短、口唇青紫、疲乏;舌脉表现为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指导原则》中气虚血瘀证的主症及舌脉表现为:心悸气短、胸胁作痛、颈部青筋暴露、胁下痞块、下肢浮肿、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结代,与之比较,二者有较大的出入。而胁下痞块的出现频数为11(44%),颈部青筋暴露的频数为3(12%),下肢浮肿的频数为10(40%),因此,是否将其定为主症尚需进一步的研究,有必要寻找其他的研究方法去论证。
阳虚水泛证的主要定位症状为浮肿、心悸、喘促不能平卧;定性症状为形寒肢冷;舌脉表现为舌质淡、舌体胖大、苔白、脉沉细或结代。《指导原则》中阳虚水泛证的主症提及咯吐泡沫痰。而咯吐泡沫痰的频数为8(30.8%),因此,该症状是否作为主症需进一步研究。
初步得出结论为:心气阴两虚证的定位症状主要为心悸,定性症状主要为气短、疲乏、动则加重、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失眠、盗汗或自汗;舌脉表现为舌红、脉细数或结代。心气虚血瘀证的定位症状主要为心悸、心痛;定性症状主要以舌脉表现为判断依据;阳虚水泛证的主要定位症状为心悸、气喘不得卧,浮肿;定性症状为形寒肢冷;舌脉表现为舌质淡、苔白、脉细或结代。
由于本次研究文献数量有限,其结果尚不能完全体现心衰常见证候的症状分布特点,只是为心衰证候的下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为证候客观化研究的方法及切入点提供,个别证型与《指导原则》中所述主症有一定差别,因此是否应该修改《指导原则》值得商榷。将来有必要引入循证医学的理论,进一步明确心衰证候的诊断指标。
【参考文献】
[1]朱文峰.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医药出版社,2002:177.
[2]姚乃礼.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71.
[3]朱文峰.常见症状中医鉴别诊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