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 时间:2010-07-12
【摘要】脑卒中、冠心病、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构成三大死因的常见疾病,致残率高。而抑郁症(PSD)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抑郁的出现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妨碍神经功能的恢复。以Zung抑郁自评量表为工具,对118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3.2%的脑血管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状态,分别给予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心理干预和小剂量药物,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生命质量。
【关键词】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After the apoplexy the despondent correlation factor analyzes and nurses the 
countermeasureJia Xiuping
【Abstract】The apoplexy, the coronary disease, the malignant tumor is the serious harm humanity health constitutes three big causes of death the common diseases, crippling rate is high. But after the depression (PSD) is apoplexia the common illness complication, the despondent appearance not only affects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lso hinders the nerve function the restoration. Despondently from comments take Zung the meter as the tool, carries on the clinical analysis to 118 examples patients, the result 43.2% bloods vessel of brain patients has the varying degree despondent condition, separately gives the cognition intervention, the behavior intervention,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the small dosage medicine treatment,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patient despondent condition to enhanc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result, improves the life quality.
【Key words】Depression; Correlation factor; Analyzes and nurses脑卒中、冠心病、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构成三大死因的常见疾病,致残率高。而抑郁症(PSD)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抑郁的出现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妨碍神经功能的恢复[1]。以Zung抑郁自
评量表为工具,对118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3.2%的脑血管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状态,分别给予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心理干预和小剂量药物治疗,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生命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神经内科从2002年1月~2004年7月收治的病人中,经临床CT诊断或MRI确诊为卒中病人118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其中出血性疾病37例,缺血性疾病81例。男31例,女87例,年龄19~82岁。病程13天~3个月,失语、痴呆及发病前有抑郁史者均未列入本观察。
1.2诊断标准: 对发病后两周的卒中病人,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40分,确诊为抑郁症。
1.3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神经营养,加用盐酸氟西丁(百忧解)每日1次每次20mg,并给予心理护理。
2结果
2.1发生率:118例患者中有51例确诊为抑郁症。
2.2影响因素分析[2]。
2.2.1病变部位:PSD的发生可能损伤与情感有关的中枢或由此导致神经递质变化而出现抑郁症状,大脑左半球损伤比右半球更易出现抑郁症状
。特别是左侧半球前部卒中患者的PSD发病率较高。
2.2.2神经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卒中病人神经损伤后,运动障碍、言语障碍越重生活能力越差,抑郁症状也越重。
2.2.3社会心理因素:家庭支持满意度低于临界水平,则PSD发生率会明显升高。
2.2.4认知障碍:PSD病人认知模式是一种“负性定式”,认知歪曲。
2.2.5家庭因素:近期负性生活事件、家庭突发事件的影响及家庭关系紧张、缺乏家人关心的患者发生抑郁的程度重。
2.2.6疾病因素:卒中本身作为应激源,可诱发心因性抑郁障碍。
2.2.7性格特征:内向性格69例,发生抑郁者占59.7%,外向性格51例,发生抑郁者占27.1%。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2.2.8其它:即往卒中史,卒中次数,病灶范围有一定的关系。
总之,PSD是多种因素的结果。主要与病变部位、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三者相关联。
3讨论与护理
据报道,脑血管病患者抑郁发生率为20~60%[3],本组病例中抑郁发生率为42.3%,与国内文献报道一致,临床应予高度重视,抑郁评估及
护理极为重要。
3.1行为干预,促进肢体及语言功能恢复:脑血管病患者躯体残疾的严重程度与抑郁症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活动范围受限,交流困难,社会适应和工作能力受限,使自我评价与自尊降低有关。因此在疾病急性期偏瘫肢体保持良肢位,病情稳定后即开始进行偏瘫肢体及语言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及语言功能的早日恢复,预防足下垂、废用性萎缩的发生制定康复训练目标和计划,提高生活能力。临床实践证明,早期康复与常规药物治疗相结合,比单纯用药物治疗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显著。
3.2心理干预:卒中后抑郁病人常见情感淡漠,寡言少语,注意力分散,睡眠紊乱,缺乏自信等不良情绪。针对个体制定出不同干预措施,利用热情、鼓励的语言,真诚安慰病人,并引导患者宣泄内心的苦闷,然后给予患者鼓励支持,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提高承受能力,引导病人讲心理话,谈感兴趣的事情,减轻抑郁孤独心境。帮助患者认识生存的价值,提高自尊,自信,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3认知干预:脑血管病患者常因不能改变残疾症状而感到抑郁绝望,健康在疾病恢复过程中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尊重病人,要向病人介绍疾病的起因`症状与转归以及护理康复的计划和措施,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治疗有所了解,面对现实,承认疾病,对脑卒中有客观的认知和评价,对医护人员有信赖感,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减轻抑郁症状。
3.4加强社会支持,交流的作用:对住院病人来说,除了医护人员应成为其重要的支持者外,特别需要家人及社会上其它人员的关心和支持。护理人员要动员患者家属所有成员都参与治疗与护理,鼓励患者最亲密、最信赖的人多来探视,陪伴,给予精神支持和生活上无微不致的关心,交流可缓冲负性事件对病人情绪的影响,并赢得家庭的支持与亲朋的帮助,建立起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所以充分发挥和利用家庭支持,以及朋友,同事社会团体的支持作用,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减轻抑郁症状。临床发现家庭社会的支持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家庭支持差者抑郁的发生率明显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