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计袖带污染的调查及防护
作者: 沈秀勤,陆纯泉,施利红,范本义
【摘要】 目的 了解血压计袖带细菌污染情况,探讨测量血压时设置防护屏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方法 对60只血压计袖带的细菌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并对100例测量血压时设置防护屏障做了研究。结果 血压计袖带污染情况严重,有无防护屏障对血压值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防护屏障阻挡病菌效果好。结论 选用单层塑料薄膜可作为测血压屏障物有效阻挡病菌的穿透,具有简单易行、实用有效等优点。
【关键词】 血压计袖带;污染;调查及防护
临床上体温计、压舌板、止血带等已实行“一用一消毒”。然而,与皮肤接触面积远大于上述物品的血压计袖带却未做到定期消毒,这些物品由于反复使用,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潜在污染源之一[1]。为此,笔者对我院60只血压计袖带的污染情况进行了监测。
1 研究目的
了解医院血压计袖带细菌污染情况,探讨测量血压时设置防护屏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 物品准备
取全院各科血压计袖带60只,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60支,5cm×5cm规格板,一次性保鲜膜1卷,500ml输液瓶60只。
3 取材及过程
3.1 血压计袖带污染状况的监测 取样方法:将血压计袖带置于桌面上展开,以接触皮肤面距两端各5cm处为取样区,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1支,在5cm×5cm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共采面积100cm2),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棉拭子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试管内,立即送检。
3.2 设置防护屏障对血压测得值影响的试验 按随机方法处理观察对象100例,年龄20~45岁。试验用屏障物选用单层塑料薄膜(常用一次性保鲜膜)。将薄膜绕上臂一周,在其外束血压计袖带,视为设置屏障物后测得值,按有无屏障物分别进行两次测试,复测时水银柱降至0处3min后进行复测。
3.3 屏障物的防护效果试验 取我院各科常用的血压计袖带60只,500ml输液瓶60只及相应的塑料薄膜。选用单层塑料薄膜为屏障物,500ml输液瓶为上臂模型,将塑料薄膜及输液瓶分别经熏蒸消毒或高压灭菌备用。将塑料薄膜绕输液瓶一周,再将血压计袖带冲气使得水银柱达20kPa持续1min,然后缓慢放至0处。在瓶壁和袖带内侧分别取样送检。取样方法按《规范》要求。
4 结果
4.1 血压计袖带携带细菌情况 见表1。
4.2 血压计袖带病原菌构成比 见表2。
4.3 设置防护屏障对血压值的影响 见表3。
4.4 屏障物的防护效果 细菌培养结果表明,60只血压计袖带上均有1~2种细菌生长,而塑料薄膜防护的输液瓶上均无细菌生长。 表1 血压计袖带细菌污染情况表2 血压计袖带病原菌构成比 表3 100例不同条件下两次血压值对照
5 讨论
内感染是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评价和决定医院医疗质量的决定因素,加强医院内感染的控制监督,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医院内感染病原菌的传播媒介中,由于血压计袖带反复使用,这种接触传染可能成为医院内传染病原微生物的常见方式[3]。
血压计袖带污染情况检测结果表明,60只袖带均带有不同程度细菌污染。从监测结果看污染程度依次为外科、妇产科、内科及儿科。分析原因:(1)血压计袖带污染情况明显与平时使用次数关系密切,且呈正相关,例如儿科血压计用得最少,污染最轻;(2)袖带污染程度与平时清洁消毒有关,例如内科病房虽然血压计使用次数较多,但由于平时经常进行清洗和紫外线消毒等,所以该科的污染情况要比外科和妇产科轻得多。
根据临床调查和试验统计的结果,笔者认为,血压计袖带紫外线常规每日消毒一次,虽然对长期重复使用而言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未达到“一用一消毒”的原则要求,不能从根本上阻断细菌传播。建议每日一次常规紫外线消毒,有体液等污染时及时清洗、消毒。在每位患者测血压时可用单层塑料薄膜作屏障以阻挡病原微生物的穿透。
关于设置防护屏障对血压测定值的影响。笔者通过对100例不同条件下连续测量两次,对测得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值进行自身对照,经统计处理差异无显著性,说明设置防护屏障不影响对血压的观察。
6 小结
试验研究表明:(1)血压计袖带携有大量病菌,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传染源;(2)血压计袖带每日常规紫外线消毒一次,同时对每位测血压的患者设置防护屏障具有实用意义;(3)防护屏障不影响血压测量值;(4)选用单层塑料薄膜可有效阻挡病菌的穿透,具有可靠、价廉、方便等特点。
因此,血压计臂带等用品保持清洁[4]的基础上,建议有关消毒隔离质控标准中增加对血压计、听诊器消毒的规范要求,以减少医院内感染。
【】
1 郁庆福.医院获得性感染.上海:上海技术出版社,1984,1-19.
2 吴安华,任南,文细毛,等.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1998-1999年监测资料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6):401.
3 金钧.医院感染调查.中华护理杂志,1999,25(12):637.
4 上海市护理质控中心.上海市医院消毒隔离灭菌实用手册,第2版,200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