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探头对我区乳腺疾病的诊断及病理对照分析
作者:陈新丽 徐华军 张祖林
摘要 目的:探讨高频探头对我区乳腺肿块的诊断及病理对照。方法:用高频超声对230例乳腺的声像图特征及跟踪观察,并进行手术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230例中,良性肿块220例,超声符合率95.5%(214/224);乳腺癌6例,超声符合率83.3%(5/6)。结论:高频探头对浅表器官敏感性高,对囊实性占位易跟踪,观察准确率高。
超声应用高分辨力及高频探头发现乳腺肿瘤已应用十分广泛,但在跟踪肿物大小、边界、内部回声、血流信号,及良恶性区分十分重要。本文就近5年来我区乳腺疾病术前经超声扫描、术后经病理确诊230例乳腺肿块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如下。
资料与方法
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临床拟诊为乳腺肿块,全部经手术病理得到证实。年龄为14 —68岁,平均41岁;良性病变224例,平均年龄33岁;乳腺癌6例,平均年龄41岁;应用GE750超声诊断仪,7.5MH2浅阵式高频探头;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病变乳房,直接扫查法,按常规检查乳房各个象限,观察内容包括肿块位置、大小、外形、边缘特征、有无包膜、内部回声,检查乳房肿块,并根据彩色血流信号,按常规进行峰值流速、阻力指数测定。
结果
230例乳房肿块中,乳腺纤维瘤92例,占40%;乳腺小叶增生72例,占31.3%;乳腺囊肿38例,占16.5%;乳腺炎28例,占12.1%;乳腺癌6例,占5%。良性肿瘤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符合率为95.5%(214/224);恶性肿瘤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符合率为83.3%(5/6)。
高频探头在检查乳腺肿块时,乳房腺体层内探及圆形或椭圆形实质性中等回声肿块,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内部呈细小均匀的光点回声,伴有侧方声影,后方回声增强,血流信号丰富,为乳腺纤维瘤。对乳腺结构不良为一侧或双侧乳房局限性或弥漫性腺体增厚,内部呈弥漫性小结节,边界不清,结构紊乱,回声不均匀,有的形成大小不等的小囊肿散在病区内,呈现多个囊性无回声区,无包膜回声,位置较固定,血流信号检出多在边缘。边界清,壁较厚,光滑。乳腺炎并发脓肿的多为产后,病史明确,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局部有压痛,脓肿未完全液化时,边缘局部增厚,边界不清且不光滑,内部回声减低,周边组织光点增强,有炎症渗出。当脓肿形成后,乳房增大腺体层被大片状液暗区填充内见细小密集光点。振动时见光点漂游,后方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周边及内部均可见,囊肿合并感染,对周边血流信号亦明显。乳腺增生病是生育晚期妇女的多发病之一,最常见于25~40岁之间[2]。而乳腺囊肿与脂肪瘤乳房腺体内见圆形或椭圆形囊性包块,壁规则光滑,内部透声好,后方组织回声增强如图4。但常因囊液内含有蛋白性碎屑,异物聚集成团,且坚硬似结石,后方有活动性声影。如因乳汁淤积性囊肿,超声表现为实质性低回声。乳房脂肪瘤表现局部隆起,触之软有弹性,超声可见局部脂肪层增厚,呈中等回声结构,边界不清,须与炎性乳癌鉴别。
乳腺癌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在我国妇女肿瘤中仅次于宫颈癌而居第二位[2],乳腺恶性肿瘤,其乳房腺体层内可见形态不规则肿块,表面凹凸不平无包膜,周边呈锯齿状浸润,内部呈低回声或不均质回声,后方回声衰减或衰减不明显,部分病人可伴有腋窝淋巴结肿大。恶性肿瘤彩色血流有深入式包绕,与部分作者报道的乳腺恶性肿瘤的血流相似[2]。不典型病例,如乳腺癌属非浸润性,边界尚规则,后方无衰减易误诊为乳腺纤维瘤或慢性炎症。
讨论
随着超声仪器对浅表器官敏感性不断提高,临床诊断乳腺疾病或肿块,用超声探查,低频探头显示不清,更无法鉴别良、恶性病变,高频超声对乳房肿块的显现率高,并在超声下能准确地判断肿块为囊性实性或囊实性。根据肿块的大小、形态、有无包膜以及肿块内部的回声情况,后方回声及侧方回声对判断肿块的性质及后随访有很大的帮助。乳腺纤维瘤常见于青年妇女,约占乳腺肿瘤的10%,与女性雌激素有关,多为单发性,以左侧乳房多见,该肿块生长缓慢,压之坚韧活动良好。乳腺纤维瘤属良性疾病,但有恶变可能,故一旦发现,应急时切除常规病检,排除恶性可能。本组有6例乳腺癌,因边界较清,形态也尚规则,超声误诊为纤维瘤。
综上所述,本文应用高频超声诊断乳房肿块,受妇女的乳房年龄、月经、妊娠及哺乳期等因素影响,声像图显示
不完全相同;部分乳腺增生病与正常乳腺组织的声像图无明显差异,单靠超声诊断易造成漏误诊。须结合临床症状及月经前后改变方可作出正确诊断。正确诊断的关键与操作人员的手法及工作经验以及仪器的分辨力密切相关,乳房较小的肿块,无论良性恶性声像图均以低回声为主,B超在鉴别诊断上仍较为困难,更不能代替病理诊断,所以,一旦发现乳房肿块,尤其是单发实质性较小的低回声肿块,应在超声引导下取活检,病理可疑者,及早手术以免延误诊治时机。随着超声分辨率的不断提高,能够清晰显示组织及结构,高频探头对乳腺疾病诊断将会得到更好应用。
1 张缙熙,姜玉新主编.浅表器官及组织超声诊断学.第一版.北京: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41.
2 周涌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第三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394
3 裘法祖主编.外科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