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针灸的辨证论治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幸生,张道宗 时间:2010-07-12
  摘 要: 针灸疗法仅用经络辨证来指导临床是片面的,必须运用中医理论体系,以脏腑辨证为基础,结合经络辨证及其他辨证方法对疾病进行分析归纳,采取相应的针灸方法,扩大针灸疗法的应用范围,提高针灸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针灸;辨证论治;定性;定位

    疾病的发生和,其症状表现是错综复杂的,作为一种治疗方法,针灸仅仅应用经络辨证指导临床是片面的。临床上应该运用中医理论体系,以脏腑辨证为基础,结合经络辨证及其他辨证方 法,对疾病进行分析归纳,以区分其病性(寒热虚实等)、确定其病位(表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辨证

    由于产生的背景及实践基础的不同,临床上存在着众多的辨证方法。目前常用的有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等八种 〔1〕 。辨证包括定性和定位两个方面。

   1.1 定性

    的飞速发展,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方法,但传统的中医辨证论治对于临床诊治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研究病因病机时必须全面掌握症状与体征,了解可能致病的客观因素,对病证的性质进行判断,即:“审证求因”。

    (1)外感六淫(含内生五邪)引起的主要症状与体征: 风:怕风、出汗、痒(咽喉痒、皮肤痒)、游走性疼痛、皮疹、面目浮肿、眩晕、震颤、抽搐、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突然昏倒、脉浮缓或弦。 寒:恶寒或畏寒、战栗、无汗、固定性疼痛、面色苍白、手足冰冷、口不渴、喜热饮和热敷、咯稀薄白痰、口泛清水、大便稀薄、舌苔白、脉迟或紧等。

    湿:头重如裹、肢节酸困、倦怠无力、胸腹痞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口淡乏味、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腹泻、尿少、浮肿、咯痰多、白带多、淋浊、湿疹、疮疡流水、舌苔白腻、舌体胖大、脉滑或濡等。燥:干咳无力或痰中带血、鼻干、咽干、唇燥、口渴、心烦、大便干结、尿少、皮肤干裂、舌质干红、舌苔少或剥脱、脉细数等。

    火(热):发热、面赤、口苦、口臭、口渴、心烦、喜冷饮和冷敷、咯粘稠黄痰、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谵妄、发狂、舌质红、舌苔黄、脉细数等。暑:参见湿和火(热)部分。 (2)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主要症状与体征: 气滞:疼痛、闷胀。气滞疼痛的特点为时轻时重、多呈窜痛、部位不固定、往往是胀重于痛、可在温暖之后暂时减轻、并常与精神因素有关。

    血瘀:疼痛、肿块、出血、瘀斑。血瘀疼痛的特点为疼痛剧烈、多呈刺痛、部位固定拒按、夜间加重。出血呈暗紫色、有血块、面色晦暗、口唇色紫、皮肤干燥无光泽、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等。 痰饮:主要有恶心呕吐、心悸、眩晕、背冷、胸部痞闷、胁肋胀痛、腹泻、关节痛、皮肤麻木、皮下肿块、癫、狂等。

    (3)正气不足引起的主要症状与体征:  血虚: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舌指甲淡、头发枯落、头晕眼花、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无力。 阴虚:形体消瘦、口燥咽干、手足心热、午间潮热、颧红盗汗、舌质干红、脉细数。  气虚:面色苍白、少气懒言、语气低微、倦怠无 力、自汗、活动时诸症加重、身体喜按、舌质淡嫩有齿痕、脉虚无力。  阳虚: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除有气虚的症状与体征外,尚有面色滞暗,形寒肢冷,严重时则大汗淋漓、昏迷不醒、四肢厥逆、脉微欲绝。

   1.2 定位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传变与定位都离不开人体脏腑经络及其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气、血、津液。一般来说,病邪侵犯躯体病位浅者居表,病邪侵犯脏腑而病位深者居里。(1)病位在表 表病,一般是指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而引起的外感病初起阶段。此外,各种原因引起的经络病也应归属于表病。表病究竟表现在哪一经络,尚需结合经络辨证,寻找在所属经络循行的部位上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2)病位在里

    里病,表示病变部位在脏腑。主要有:  病在心:心悸、心烦、易惊、失眠、多梦、健忘、神昏、谵妄、癫狂、心前区痛、脉律不齐、出汗、口舌生疮、活动不灵等。 病在肝:情志忧郁、善太息、易怒、胁肋胀痛、眩晕、耳鸣、耳聋、目赤肿痛、视物不清、月经不调、抽搐、痉挛、震颤、麻木、小腹及阴囊牵引疼痛等。病在脾:脘腹痞闷、厌食呕恶、口淡无味、腹泻、浮肿、白带多、内脏下垂、肌肉萎缩等。 病在肺:鼻塞、流涕、咳嗽、咯痰、咯血、胸部闷痛、失音、浮肿等。  病在肾:腰痛、腰膝酸软、遗精、阳痿、早泄、性欲异常、早衰、牙齿松动、毛发稀少、生长发育迟缓、智力迟钝、男子精少不育、女子闭经不孕、小便困难或淋漓不尽、夜间多尿、呼吸困难(呼多吸少)、五更泄泻、耳鸣、耳聋等。病在小肠:小腹胀痛、腹泻、小便短赤、排尿涩痛、尿血等。病在胆:胁肋疼痛、口苦、黄疸、寒热往来等。 病在胃:胃脘疼痛、口渴、能食、消谷善饥、呃逆、呕吐、嗳气、嗳腐吞酸、便秘、牙龈肿痛等。病在大肠:小腹疼痛、腹泻、便秘等。  病在膀胱:尿频、尿急、尿痛、尿血、遗尿等。

   2 论治

    2.1 原则

    古人是非常强调针灸的施治原则的,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等。现分别介绍如下:

    (1)“实则泻之”、“盛则泻之”、“满则泻之”、“邪胜则虚之”是指对病邪亢盛而正气未衰的某些病证可以采用具有泻实性能的穴位和泻法操作。

    (2)“虚则实之”、“虚则补之”是指对正气不足的某些病证可以采用具有补虚性能的穴位和补法操作。

    (3)“热者寒之”、“热则疾之”是指对热邪偏盛的病证可以采用具有清热性能的穴位和速刺法或放血操作。

    (4)“寒者热之”、“寒则留之”是指对寒邪偏盛的病证可以采用具有温寒性能的穴位和留针或艾灸操作。

    (5)“菀陈则除之”是指对瘀血凝滞的病证可以采用活血化瘀性能的穴位和放血操作。

    (6)“陷下则灸之”是指对阳虚下陷的病证可以采用具有升举阳气性能的穴位和艾灸操作。

    (7)“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是指对虚实不明显的病证可以采用与其相关的本经穴位和平补平泻法操作。

     2.2 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疾病,是通过针刺与艾灸某些穴位来完成的。因此,穴位与手法的选取在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般选取穴位可针对病性和病位两方面进行。

    (1)针对病性

    风:可选取百会、人中、风府、风池、翳风、风门、肩 骨 禺 、曲池、合谷、八邪、环跳、风市、阳陵泉、光明、太冲、八风等穴以祛风。

    寒:可选取大椎、神阙、关元、命门、三焦俞、肾俞、关元俞、阳池、足三里、后溪等穴以祛寒。

    湿:可选取中脘、水分、脾俞、三焦俞、肾俞、小肠俞、膀胱俞、曲池、间使、足三里、丰隆、阴陵泉、委中、三阴交等穴以祛湿。

    燥:可选取阴陵泉、曲泉、三阴交、照海、太溪、然谷等穴以祛燥或润燥。

    火:可选取曲池、合谷、二间、劳宫、少府、少泽、太冲、行间、然谷、内庭等穴以祛火。

    气滞:可选取大肠俞、膻中、气海、中脘、天枢、期门、支沟、内关、太渊、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以行气。

    血瘀:可选取大椎、膈俞、血海、三阴交、太冲等

    穴以化瘀。 血热:可选取曲池、尺泽、委中、血海、三阴交、太冲、行间等穴以清血热。

    痰饮:参见祛湿穴位以化痰饮。

    血虚:可选取膈俞、绝骨、血海等穴位以补血。气虚:可选取气海、关元、章门、肺俞、脾俞、肾俞、气海俞、三焦俞、足三里等以补气。阴虚:参见祛燥穴位以滋阴。

    阳虚:可选取大椎、命门、膏肓、养老、关元、曲骨等穴位以温阳。

    (2)针对病位

    病位在心(心包):可选取手少阴心经的通里、郄门、神门;手厥阴心包经的间使、内关以及巨阙、膻中、臂中、小海、照海、心俞、厥阴俞等穴以调理心气。病位在肝胆:可选取足厥阴肝经的行间、太冲、蠡沟、期门;手少阳胆经的风池、肩井、日月、环跳、阳陵泉、光明、悬钟、足临泣以及内关、四渎、支沟、外关、阳池、肝俞、胆俞等穴以调理肝胆之气。

    病位在脾胃:可选取足太阴脾经的公孙、三阴交、阴陵泉、血海;足阳明胃经的梁门、天枢、梁丘、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内庭以及脾俞、胃俞、中脘、章门、内关等穴以调理脾胃之气。 病位在肺:可选取手太阴肺经的尺泽、列缺、太渊以及合谷、迎香、肺俞、膈俞、天突、膻中、定喘、印堂、尺泽等穴以调理肺气。

    病位在肾:可选取手少阴肾经的太溪、照海、复溜、交信以及肾俞、志室、命门、京门、中极、子宫等穴以调理肾气。位在小肠、膀胱:可选取手太阳小肠经的少泽、后溪、天宗、曲垣;足太阳膀胱经的攒竹、三焦俞、肾俞、小肠俞、膀胱俞、委中、昆仑、申脉以及神门、尺泽、横骨、照海、水泉等穴以调理小肠、膀胱之气。

    病位在大肠:可选取手阳明大肠经的曲池、合谷以及尺泽、天枢、大肠俞、内庭等穴以调理大肠之气。 总之,脏腑辨证是中医辨证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临床各科辨证的必备基础。经络辨证是对脏腑辨证的补充和辅助 〔1〕 ,临床上应用针灸疗法治疗疾病时仅仅运用经络辨证是不够的,必须以脏腑辨证为基础,结合经络辨证等辨证方法,才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扩大治疗范围,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

    〔1〕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上海:上海技术出版社,1995.14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