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镜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红 时间:2010-07-12
【摘要】   目的 探讨阴道镜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妇产科门诊2005 ~2007 年240 例疾病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 并行宫颈活组织检查, 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 ( 1 ) 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病变中敏感度为8014% 、特异度为8718% 、假阴性率( 漏诊率) 为413% , 阳性预测值为8319% ; ( 2) 阴道镜图像与组织学结果相比: 醋白上皮符合率为6617% , 二联征符合率为7718% , 三联征符合率为100% , 可疑宫颈癌符合率为100% ; ( 3) 宫颈疾病以30 ~40 岁发病所占比率最大( 4615% ) 。结论 阴道镜检查技术诊断宫颈疾病结果准确可靠, 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特别对CIN 的早期诊断、早期及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阴道镜检查; 宫颈疾病; 宫颈癌 

 阴道镜检查是利用阴道镜在强光源照射下,将宫颈阴道部上皮放大10~40倍直接观察,藉以观察肉眼看不到的较微小病变,在可疑部分行定位活检,能提高确诊率,为临床宫颈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了更真实、准确、丰富、形象的临床依据[1]。本文了240例阴道镜检查结果,并与细胞学、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3月~2007年3月,我院门诊阴道镜检查240例患者。年龄23~75岁,平均35岁。临床诊断分别为宫颈糜烂186例,宫颈息肉24例,宫颈那氏囊肿7例,急性宫颈炎4例,宫颈肥大3例,宫颈尖锐湿疣11例,可疑宫颈癌5例。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对上述患者常规进行液基超薄细胞学(TCT)检查,其细胞学病理报告采用TBS系统,报告结果分为正常细胞(NIL)、轻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LSIL)、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不典型鳞状上皮(ASC?US)、非典型腺上皮细胞(ASC?H、AGUS),同时进行阴道镜检查,醋酸试验及碘试验,对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图像分析,对上述病例均在3、6、12、9点及阴道镜下病变严重部位行多点活检(便于研究对比),进行组织学检查。 

    1.2.2  阴道镜图像特征  (1)正常转化区:移行区内未见异常上皮、异常血管和异常腺体开口;(2)宫颈湿疣:湿疣结节呈外凸形生长,表面可见外翻状的细小乳头,或密集丘疹样白色上皮;(3)醋白上皮:应用醋酸后宫颈表面出现一过性白上皮,表面多无血管显现,边界清晰或模糊,厚薄不均,白色消失可快可慢;(4)白嵌点二联征:移行区内外可见醋酸白上皮伴低平、细小的镶嵌,或伴密集细小的点状血管,醋酸白上皮消失速度较慢;(5)白嵌点三联征:移行区内外的边界清楚、污浊、厚重的醋酸白上皮,持续时间较长,可伴粗糙的镶嵌、相距甚远的异形血管;(6)可疑宫颈癌:移行区内有醋酸白上皮、粗镶嵌、粗点状血管及其他异形血管同时或单独出现,并可伴猪油状、微小脑回状上皮改变;(7)阴道镜检查不满意:移行带上移至宫颈管内或因接触性出血严重无法检查[2]。以上7种图像中,宫颈湿疣、醋白上皮、二联征、三联征、可疑宫颈癌图像视为阴道镜阳性结果,其中:宫颈湿疣、醋白上皮组织学预测为CIN?Ⅰ,二联征组织学预测为CIN?Ⅱ,三联征、可疑宫颈癌组织学预测为CIN?Ⅲ(包括原位癌)及浸润癌。正常转化区视为阴性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  以宫颈病诊断为金标准,将阴道检查结果与组织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用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及阳性预测值4项指标评价阴道镜在宫颈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2  结果 

    2.1  宫颈细胞学诊断结果  本研究240例患者当中,细胞正常者为149例,占62.1%;细胞学异常的例数为91例,占37.9%,其中LSIL者为50例,占20.8%;HSIL者为16例,占6.7%;ASC?US者为14例,占5.8%;ASC?H者5例,占2.1%;SCC(鳞癌细胞)者为4例,占1.7%;AGUS者2例,占0.8%。 

    2.2  阴道镜图像及组织结果 

    2.2.1  阴道镜阳性结果  阴道镜检查阳性例数为87例,占总数的36.2%,与细胞学检查结果相比,阳性筛出率为95.6%;与组织学结果相比,宫颈湿疣符合率为44.4%,醋上皮符合率为66.7%,二联征符合率为77.8%,三联征及可疑宫颈癌符合率为100%。 

    2.2.2  阴道镜检查阴性结果  正常转化区与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为95.7%。 

    2.2.3  统计学结果  阴道镜检查总阳性数为87例,组织学结果CIN加浸润癌共计73例,与组织学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为83.9%(73/87),灵敏度为80.4%(70/87),特异度为87.8%(167/190)。假阴性率(漏诊率)为4.3%(6/141)。 

    2.3  宫颈病变与发病年龄分布  本组240例患者中,经病理确诊为CIN及浸润癌者共73例,占细胞学检查异常者(91例)的80.2%(73/91)。年龄分布上,以30~39岁发病者所占比例最大(46.5%),尤其为CIN?Ⅰ、CIN?Ⅱ发病高峰年龄,但CIN?Ⅲ(含CIS)以40~49岁所占比例最大(9.6%),浸润癌发病高峰仍以50~59岁比例最大(4.1%)。即CIN的病变程度及病理级别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升级,宫颈浸润癌以50岁以上妇女为多。 

    3  讨论 

    3.1  阴道镜检查对CIN诊断的临床意义  阴道镜检查不仅在诊断宫颈早期癌变和辨别肿瘤与炎症等方面有价值,而且在方面,特别是在宫颈上皮瘤样病变的治疗上,有特殊应用价值,因为阴道镜可以看到上皮变化的位置和范围,阴道镜照相术或机图像存储对宫颈病变的追踪观察非常重要。由于CIN是一种癌前病变,其中一部分可能进展为宫颈癌,故对CIN的早期诊断十分必要。依其非典型增生的程度,CIN分为CIN?Ⅰ、CIN?Ⅱ和CIN?Ⅲ。有时它们的差别可能非常微小,然而CIN总体有15%可为子宫颈癌。我们很难预测每一例CIN的结果,它们都有进一步恶变发展的危险性,如CIN?Ⅰ、CIN?Ⅱ和CIN?Ⅲ发展为癌的危险分别为15%、30%和45%,甚至CIN?Ⅰ或CIN?Ⅱ可以直接发展为浸润癌,而不经过CIN?Ⅲ(包括CIS)阶段,虽仍有一定幸运者不经治疗消退或逆转,但这对每个案例而言是难以估价和不应心存侥幸的[2]。无论如何,CIN发展为原位癌为正常的20倍,发展为浸润癌为正常的7倍。这就是要对CIN予以重视和正确处理的理由[3]。宫颈病变的治疗有效地扼制其病变,即在CIN——早期浸润癌——浸润癌的连续发展过程中,由于治疗而予以阻断,在宫颈病变到癌的自然演变一般需10年左右,这将是重要的不可疏忽的时间。所谓宫颈癌是可以预防、可以治愈的疾病,其关键亦在于此期的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而阴道镜检查由于其放大能力,辅以醋酸试验、碘试验,明显提高了CIN的诊断阳性率,降低了漏诊率,故成为CIN较好的诊断手段,降低了有创宫颈活检的盲目性,为临床恰当合理地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取阴道镜下有异议的阳性部位进行组织学活检,明显提高了组织学诊断的准确性。 

    3.2  阴道镜图像的观察体会  通过本组病例由细胞学——阴道镜——组织学系列检查的临床研究,笔者认为正确分析阴道镜图像,是提高阴道镜检查阳性率的重要环节,其中醋白上皮、二联征、三联征是CIN最常见的三种图像,并反映了CIN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组织学特征,体现了宫颈病变发展的渐进过程,通常不透明或透明度较差的CIN分级较高,这是由于细胞核与胞浆比例较高之故。另外,醋白上皮与周围正常上皮的边界越锐利,细胞的异形性越高,CIN的级别越高,醋白上皮可单独出现,也可与镶嵌、异形血管等交叉与重叠,从而呈现典型的二联征、三联征。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要认真仔细观察,辨认醋白上皮的颜色、程度、厚度及边界,注意其是否与镶嵌、异形血管以二联征、三联征的形态出现,并予以高度的重视,及时活检,从而明显提高确诊率[3]。本研究提示醋白上皮、二联征、三联征、可疑宫颈癌与组织学结果的符合率为66.7%、77.8%、100%、100%。 

    3.3  宫颈癌的年龄分布趋势  宫颈癌的发病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且随着人们开放意识的增强,性生活开始过早、过频或多性伙伴的出现,导致HPV感染机会增加,使得宫颈癌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对女性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CIN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将会明显改变宫颈癌的发生率和预后。阴道镜的广泛应用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这种可能。本研究发现:CIN的高发年龄在30~40岁,可能与其处在性活动高峰时期有关。另外,还发现宫颈癌的发病仍以50~60岁为高峰,这正体现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对30岁以上的已婚女性定期筛查,会及早发现CIN并予以及时处理,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
   1 乐杰.妇产,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5-287,442-444.

2 沈铿,郎景和.妇科肿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8-39.

3 张志胜.阴道镜图谱,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