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噪音掩蔽治疗耳鸣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2

             作者:黄紫青,黄超英,韦梦燕,颜凯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噪音掩蔽法对耳鸣病人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出音乐噪音掩蔽法对治疗耳鸣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80例感音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20例给予口服ATP片,B组30例给予窄带噪音掩蔽治疗,C组30例给予音乐加窄带噪音掩蔽治疗。结果 A组有效8例(占40.00%),B组有效18例(占60.00%),C组有效25例(占83.33%)。C组疗效明显高于A、B组(P均<0.05)。结论 音乐噪音掩蔽法疗效显著,患者无痛苦,无副作用,病人更易于接受。

【关键词】  耳鸣;音乐;噪音;掩蔽治疗;护理


  耳鸣是一种常见症状,是一种长期困扰病人的顽症,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耳鸣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耳鸣已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由于耳鸣的原因及部位非常复杂,治疗极为困难,为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我科从2002~2004年,采用电脑编辑将音乐声加到掩蔽噪声中治疗耳鸣,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感音神经性耳鸣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成三组(即A、B、C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均做耳鼻咽喉检查、纯音电测听和声阻抗测试、排除传导性耳鸣及其他耳病引起的耳鸣。治疗前三组病人的一般情况,见表1。

  表1  治疗前三组病人一般情况比较(略)

  各组年龄、性别、耳鸣时间比较,P均>0.05

  1.2  治疗方法  A组:口服ATP片,每次20mg,每天3次,10天为1疗程,连服两个疗程。B组:通过电脑给予窄带噪音掩蔽治疗,每天1次,每次30min,10次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C组:通过电脑给予音乐加窄带噪音掩蔽治疗,每天1次,每次30min,10次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

  1.3  效果评价标准  治愈:耳鸣完全消失。有效:耳鸣明显减轻,达到其中一项标准,均视为有效:A 耳鸣由持续变为间断;B 耳鸣的响度降低;C 耳鸣的音调降低。无效:耳鸣无变化。

  2  结果

  2.1  三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2  三组疗效比较(略)

  与A组比较,a:χ2=10.04;与B组比较,b:χ2=4.02,P<0.05

  2.2  不良反应  B组有4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其中2例感觉头胀、头晕不适,2例对噪音有厌烦感,其他两组未见不良反应。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耳鸣为无外界声源刺激,而耳内主观上有声音感觉,它是一种听觉紊乱现象。病人易有烦躁、焦虑,病人主诉时护士应耐心倾听其感受,给予安慰和理解;向病人介绍耳鸣常见的原因、特点及方法,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告知病人过度紧张、焦虑可以加重耳鸣,应尽量放松心情,耐心接受治疗,树立治疗信心。

  3.2  专科护理  ①首先向患者介绍噪音治疗的原理及方法,音乐对多种疾病有治疗作用,特别是一些神经精神性疾病[1,2]。通过电脑编辑将音乐加到掩蔽噪音中治疗耳鸣,病人在愉快的音乐中进行治疗,一方面噪音刺激抑制耳鸣的强度,使耳鸣被掩蔽相对消失;另一方面音乐的音调、节奏能安神宁心,刺激听觉感受细胞,改变该神经细胞的灵敏度,调节自发放电活动的亢进或缺乏,从而从根本上消除耳鸣。②让病人先听几段音乐,从中选出病人喜欢的曲子,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接受治疗,每天1次,每次30min,10天为1个疗程。③告知病人最佳治疗时间最好选择在耳鸣最烦恼时间之前的半个小时,注意选择时机。

  3.3  健康宣教  造成耳鸣的原因有多种,有一些耳鸣是可以通过预防加以避免,如尽量不使用对耳有毒性的药物,避免长期使用随身听,不去噪音强烈的活动场所;适当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及铁、锌等微量元素,对耳鸣有一定的预防作用[3]。

  4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耳鸣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治疗耳鸣的有效方法较少,且疗效不佳。掩蔽治疗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在治疗中部分患者有厌烦感及一些不良反应如头胀、头晕而放弃治疗。音乐噪音掩蔽疗法,通过音乐刺激听觉感受细胞,消除耳鸣,并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厌烦感,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本组病例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效果较窄带噪音掩蔽效果好。患者在享受音乐的同时达到治疗效果,促进身心健康,不失为治疗耳鸣一种新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
    [1] 裘建尧,任广水,韩峭青,等.音乐疗法治疗老年性耳鸣115例分析[J].疗养医学,2000,9(5):12-13.

  [2] 黄晓莹,黄涛.音乐治疗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4578-4579.

  [3] 孙建军.耳鸣耳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