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62例
【关键词】 病窦综合征;血府逐瘀汤;中药疗法
2003-08—2006-05,笔者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味病态窦房结综合征62例,并与宁心宝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心血管病诊断治疗学》[1] 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动态心电图:窦缓≤40次.min,持续≥1min,且并非由药物引起,同时伴有临床症状者)。相关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以下简称风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的诊断,参见《内》[2] 。
1.2 一般资料 全部92例均为我院中医科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男38例,女24例;年龄16~65岁,平均39.5岁;病程12日~20年;原发病:冠心病28例,风心病9例,心肌病8例,心肌炎14例,原因不明3例;伴晕厥24例,头晕气短21例;有典型阿斯综合征发作史7例;有心肌缺血表现47例;22例有不同类型心律失常,其中Ⅲ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2例,Ⅱ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4例,室性期前收缩8例,窦性停搏3例,房性颤动3例,左束支传导阻滞2例。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16~63岁,平均37.2岁;病程10日~21年;原发病:冠心病13例,风心病4例,心肌病3例,心肌炎9例,原因不明1例;伴晕厥12例,头晕气短11例,有典型阿斯综合征发作史2例;有心肌缺血表现23例;14例有不同类型心律失常,其中Ⅲ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1例,Ⅱ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3例,室性期前收缩5例,窦性停搏2例,房性颤动2例,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全部病例阿托品试验均为阳性。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予血府逐瘀汤加味。基本方:黄芪30g,桃仁12g,红花10g,当归12g,生地黄9g,川芎10g,赤芍药6g,牛膝9g,柴胡6g,桔梗6g,枳壳6g,桂枝5g,制附子3g,苦参10g,地龙10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
1.3.2 对照组 宁心宝(北京长城制药厂生产,国药准 字:Z11020120)2片,每日3次口服。
1.3.3 疗程及其他 2组同时配合常规及原发病治疗,均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标准 显效:自觉症状消失,心率达60次.min以上,动态心电图明显改善,阿托品试验转阴或其窦性心率提高>15次.min,6个月内无复发;有效:自觉症状减轻,心率达50次.min以上,动态心电图有不同程度改善,阿托品试验窦性心率提高>10次.min;无效:症状及各项检查指标均无改善。
2 结果
组62例,显效38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5.48%。对照组30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5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由于窦房结病变导致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患者可在不同时间出现一种以上的心律失常。属中医学心悸、胸痹范畴,其病位在心,但与脾、肾有关,以气虚血瘀为多见。表现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气虚则血行不畅,久则脉络瘀阻;心脉瘀阻,心血不足,不能养心,故心悸怔忡;血亏气虚,故神疲乏力;血瘀气滞,心阳被遏,则胸闷不适,心痛时作,脉来迟缓或结代,甚则喘促晕厥。血府逐瘀汤加味方中黄芪补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桃红四物汤、牛膝、地龙活血化瘀而养血;制附子、桂枝温经通络;柴胡、枳壳调整气机。药证实,黄芪、附子、桂枝、苦参具有提高心率的作用[3] 。诸药合用,能有效改善窦房结及其周边组织的血液供应,从而改善窦房结的起搏功能及传导功能,达到提高心率的作用。
【】
[1] 陈国伟,顾菊康,陈灏珠.心血管病诊断治疗学[M].合肥:安徽技术出版社,2003:637-639
[2]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80-310,313-336,345-353,353-354
[3] 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0,65,151,281